APP下载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发展”模式初探

2016-03-03孙卫山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定交流探究

孙卫山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发展”模式初探

孙卫山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

当前,小学教育已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而是更关注人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关注学生未来以什么方式参与学习、生活与工作。因此,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让教真正服务于学,努力去研究学生学的方法和策略,启迪他们以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学习,开展学习,促进其自主健康发展。

一、“以学定教案,促进自主发展”这一模式的理论指导依据

1.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两大显著特征

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受教育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学习,也就是“会学”。

2.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尝试、探究、直观感受、形成体验、掌握规律,是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儿童与生俱来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并且希望自己在活动中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建立认知结构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强调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主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发现,去促进知识的生成构建过程。

5.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罗杰斯提出教育应促进人个性的张扬,教学目标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以发展创造能力为核心。

6.倡导反思与评价,促进师生互动发展的质量观。

二、“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发展”模式主要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思考与交流。

2.目标性原则

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要求,这样才能引导师生朝着一致目标互动发展。

3.实效性原则

现行教材编排过分教案化,不少例题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必须根据学习需要大胆处理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汲取鲜活的内容充实教学。

4.合作探究性原则

要营造一定氛围,提供一定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在多维互动交流中进行有效合作,相互支持、配合与反思,丰富认识。

5.发展性原则

要坚信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适时调整策略,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学习,使之按自己的个性特质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尽可能地得到发展。

三、“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发展”模式设计的课堂教学的一般性环节

1.创设情境引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构筑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或提示探究意向和问题思考系列。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两个实际:

(1)知识水平的实际(必须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2)现实生活和心理特征实际(要从学生熟悉的,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中去汲取素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自学课本或动手实际操作尝试解决问题,并对问题理解、解决情况做必要的记录。

意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对新知的学习形成一定的自我体验,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集体深入探学

(1)小组合作,交流自学、尝试实践心得。此环节要求给予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优先阐明观点的权利。在交流中,小组要指定一名记录员,把小组的观点进行汇总,以便报告员进行小组观点陈述。

意图:融合各方观点,让学生明确清楚什么,还有哪些不清楚,达成共识,以便组间陈述交流。

(2)小组报告员阐明各小组认识,教师仔细倾听各小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认知层次,筛选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呈现给学生。

意图:让学生明确深入探究的意向,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师点拨启智,让学生自主发言或组织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意图:在多维互动交流中,整合信息,对所了解的信息进行自我界定、评判,以升华认知层次。

(4)教师引发辩论,评判各自观点,筛选出最佳答案或结论。

意图;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口才,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不断地自我思考、反省,深度从不同的结论之间建立起有价值的联系,以便准确把握新知的内在规律,获取深层次的认识体验。

3.反馈内化新学

(1)质疑问难。让学生对所学进行质疑或教师设疑挑战学生。

意图:营造质疑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有所发展,勇于创新。

(2)设计基本性练习。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尝试题,让学生独立自主解决。

意图:重视发挥课本习题的导向利用,巩固新学;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基本知识和技能。

(3)反馈评价。让学生说说各自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并在集体交流评价中归纳出最佳答案。

意图:发挥教师导向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内化知识,完成新的认知构建,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深化评价新学

(1)再现性练习。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反馈出来的问题,设计再现性练习题。

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解题方法,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的能力,提高解答问题的速度。

(2)拓展性练习。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设计分层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练习。

意图:为每一位学生设计选择的空间,使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维护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3)反思评价。让学生自主发言,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回顾总结(包括知识和学习感受),教师进行点评或引发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意图:促进知识系统内化,培养学生求真意识,自我评价学习意识,形成自我学习体验,焕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以学定教,促进自主发展”模式在探索实验中主要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策略

1.不少学生不会发问

即使对既定的探究目标也不知从何下手;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此,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的策略让学生会问:

(1)尽量让探究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问;

(2)提供提出问题的范例,让学生模拟发问;

(3)教给学生利用一些问题的枝干来提问,如:为什么……?和……有联系?如何设计……?怎么说明……?以此来训练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4)利用点拨技巧,促进学生深究发问。

会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于是,我们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促进学生的有效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①教给自主探究的方法。如:概念的学习,应重在让学生了解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提示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运算的学习,应让学生清楚运算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要重视其演算过程,去发现其变化的规律,提示其特点;应用题的学习,要重在找准旧知的出发点,理清现在的数量关系,充分运用比较、分析、假想、综合、归类等思维活动,提取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几何知识的学习,应尽量进行动手操作,在剪、拼、移、组等过程中去感受空间观念,描述几何形体的特征与规律性的特点。

②适时促使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可以克服个体思维中的障碍及知识缺陷,分享彼此探究实践成果,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我们建立异质搭配、组内角色动态分工的小组合作机制,适时把握合作探究时机:a.在新知的重点处;b.在思维的关键处;c.在议论的焦点处;d.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并教给学生一些合作交流技巧,比如,多以鼓励性语言对人,批评时对事不对人;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内容,不急于对别人的观点作判断;有必要时进行角色转换,去除自我为中心,融合不同观点,等等。这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

③开展最佳合作小组评选。好胜上进,是孩子的天性。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获得肯定,取得成功。因此,我们从课前预习、课堂探究与讨论、作业、单元测试等方面分项进行小组评价。比如,在课堂探究与讨论这项,我们以表现最为突出的五个小组给予不同等级的量化分,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言辩论、反思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为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我们在合作小组分项评价中给予“问题学生”更重要的量化分。如方法①:在课堂探究与讨论方面,对新知识的内在规律或特性解释合理,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是“问题学生”将可获得比优生成倍的小组量化积分;方法②:针对“问题学生”不同的滞后特征,在组内以结对子形式安排重点扶助,制订帮学计划,以“问题学生”阶段性学习状态和考核情况,作为独立方面纳入最佳合作小组评价范畴。等等。这样,让“问题学生”置身于备受关注的位置,成为帮扶主体,在不断帮学中,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体验中树立起信心,逐渐克服自身弱势,取得一定进步,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

2.教材编排教案化,教材部分例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便于展现学生思维求异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对教材中例题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教学需求,发挥最大效用。

3.课堂不可预知性较多,课堂容量有限

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必要时把创设情境引入环节放置于课前或前一节课末尾,或对每个教学环节设置灵活的增减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调控意识、灵活机变意识,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有序地开展。

这一模式的初步效应: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学,我校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了“以学定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意识,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生动、主动地发展,凸显出以下几个转变:(1)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过渡;(2)学生由被动学习向全体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转变;(3)师生由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交流;(4)由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向重视过程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及知识的构建和学习习惯养成的转变。初步显示出这一模式所焕发出的生命活力。

[1]姜敏.构建以学定教的小学数学生成式课堂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朱香.交易理论视域下“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学定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