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小学语文“五环节”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简析
2016-03-03董瑛
董 瑛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三里店小学)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小学语文“五环节”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简析
董 瑛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三里店小学)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重头戏、主阵地。新课改实施以来,合水县三里店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两大原点,经过深入反复的探索、试验,构建了“预习检测,以学定教;激情导入,揭题明标;导学展示,艺术精讲;激活练习,达标测评;总结升华,推荐作业”为基本环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都围绕学习的目标展开。既保证课堂导学的紧张有序,又彰显出开放性课堂的生动活泼。
环节一: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这一环节的主旨是对上一课布置预习的检验测试,验证学生对教师预先布置的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完成两项任务:第一项是掌握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与要新学的知识建立联系情况,为顺利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第二项是了解掌握学生第一次自学教材情况,为以学定教调整课堂教学预案做准备。这个环节绝对不是过去教学环节中复习提问的简单重复,而是针对将要进行的新知识学习所进行的第一次学生自学。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或提纲时要下功夫精心设计,既要考虑布置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又要布置学生第一次自学教材内容的问题,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尽量布置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能弄明白的问题,如果检测时发现学生有没弄明白的地方,那很有可能就是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这也正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突破的地方。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学;要依靠学生的自学,通过自学探究获取新知识。
环节二:激情导入,揭题明标
一堂语文课要想取得成功,导入是很关键的一步。教师在导入时就要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教师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例如《桥》一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场景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对文章以《桥》为题的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味、思想内涵却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导课时我通过播放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倾泻的音像,再现语言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后,根据第一环节预习检测情况整理归纳出学习目标,使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环节三:导学展示,艺术精讲
这一环节是“五环节”课堂教学的中心,主要采取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点拨引导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导学展示”是指在提出自学合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突出师生“五动十说”,“五动”即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动眼观察思考、动口表达议论、动耳感受体验、动脑思考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凸显学生主体,激活学生思维;“十说”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体会说、表态说、争论说、纠正说、补充说、抢着说、质疑说、修改说、探讨说、评价说,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呆板封闭状态,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灵活的、生动的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从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艺术精讲”是指教师在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学生不预习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没讲之前不讲)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积极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进行关键性的精讲,对于难点知识进行重点点拨启发,创造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四:激活练习,达标测评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促使学生运用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课堂达标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课堂达标检测的作用不仅在于检测,它还可以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课改以后,有些教师渐渐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再需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语文教学中重“人文性”轻“工具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中。紧扣当堂的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检测,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环节五:总结升华,推荐作业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深化知识网络和体系,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既对课文内容的情感进行了凝聚和提升,又落实了语言实践活动。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
[2]全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注: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小学语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732)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