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6-03-03张丹军
张丹军
(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教育教学研究】
新兴技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张丹军
(西安文理学院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
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普及,电子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大学的教育方式也慢慢由传统的课本纸质教育到网络课件、视频教育转变,学生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学习、沟通交流,学习知识的面涉及更广。新兴技术潮流下的教育方式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大学图书管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潮流趋势下迎接新挑战并调整对策,成为图书馆业务研究的重点。
新兴技术;大学图书馆;挑战;对策
现代新兴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主推动力。新兴技术环境下电子学习应用产品和软件带给学生们多种多样的知识内容,比如平板电脑、电脑、手机、阅读机等的应用是目前学生中最常用的娱乐、学习产品,大学图书馆倘若不针对性地采取革新对策,将无法在新兴技术环境下生存,继续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1]
一、新兴技术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一)网络课程模式新颖、种类全
从教学形式看,我国近几年各类教育机构都加大了新兴技术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将教学与学生游戏、娱乐融为一体,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国外使用新兴技术教学比我国更早更广泛。
网络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常被教师推荐学习,一般主要常见的是考证、管理;在技能培训的课程上,此类课程是在开放式教育的当今所衍生出来的针对学者学习的一种网络授课方式,汇集各类专业人才在一个平台上讲课,或是著名、成功的专业人士讲课,比如余世维的管理思维、翟鸿燊的团队思维、马云的成功励志演讲等,也有知名的邢帅网络教育学院在YY平台上针对各类学科技能课程,等等。此种开放性的网络课程已经远远为学生们提供了书本上所没有的拓展知识,成为自主学习的一个热门。[2]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较,网络课程带来的是免费的拓宽知识面的教学资源以及提供学习的互动平台,还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可自由支配空余时间,课程种类新颖、繁多,大学图书馆必然会受到冲击。
(二)电子产品成为移动学习最好的媒体终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也不断在更新换代,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也在降低,网络信号覆盖广速度快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学习课堂外另一种强大的学习工具。手机、平板电脑的智能化、便携性、网络速度快捷使其成为学生在大学教育终端媒体中最受欢迎的媒体终端。同时不少科技公司针对此类终端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了相应的学习软件,促进移动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三)将游戏与学习融合一体
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思维方式,游戏与学习相同可以将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并能被学生愉悦地接受的一种教学新兴技术,将游戏的元素、规则、奖励设计到课程中,学生通过接受不同的游戏任务来积累分数、经验或者其他奖励,在体验游戏时有效地达到教学的效果,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目前有一款游戏“猜成语”,也属于学习型的游戏,猜对成语后会有正确的解释和典故出现,是对人们提高词语的正确运用的愉快游戏。学习和娱乐都是需要通过兴趣来获得知识的,在高等教育中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挑战中学习获得额外的知识,通过游戏中的情景模拟激发学习的潜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此种方式的教育在高校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
二、大学图书馆在新型技术环境下的现状
首富李嘉诚名言“知识改变命运”道出了当今知识成为人一生中重要的资本,也是现今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本,大学作为成就人才、传递知识的容器,图书馆成为最重要的元素。大学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的图书资源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在新兴技术潮流下,大学图书馆必须顺应发展趋势,摒去不足,脱胎换骨,才能继续实现自身价值。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自我封闭
大学图书馆在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藏书体系,有管理系列、科技系列、政治系列、小说系列、娱乐系列等,受不同时期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模式发展制约影响,各高校逐渐形成“小而全”的自我封闭、满足的现象,一味地追求图书馆发展的自我满足,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不做资源共享建设。比如有些高校在图书建设中,只局限本校或本分校总体学生人数,限定了服务对象的多少和服务的范围大小,在一些图书或者外文期刊上只订购一小部分,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阅读需求,利用率低下,又浪费了资金。大学图书馆的自我局限必须打破,才能在新兴技术环境下有生存的空间。
(二)被动接受服务
大学图书馆主要靠纸张为载体传送知识,受到历史的影响多珍藏古代著名书籍和近现代西方著名文献亦或是珍贵书籍,收藏保护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有些书籍只能教师借阅,学生需有特殊证明才可借阅,尤其是专题信息咨询类的服务。图书馆的服务也只是等着读者上门,服务地点以图书馆为中心,很少寻求其他的方式去服务学生并呼吁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
(三)资源共享方式单一
由于大学图书馆管理制度、管理体制以及馆内工作人员的整体思维高度和素质受到一定的限制,总停留在单一的资源分享方式上,图书馆内阅读、书刊外借等简单服务提供给学生的一般是原始的文献,形式也很单一,比如报纸、书籍、期刊等,没有跟上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步伐。
三、新兴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的对策
《地平线报告》专业聚焦技术类型,并与当代所处的时代环境、时代特征紧密相连,在今年的报告中,通过对当前研究项目、相关资源文章等进行分析,得出新技术下高校教学的关键趋势主要在开放、非正式及个性化学习、角色转变等,这几个趋势对当代图书馆的命运都是巨大的挑战,只有重视并加以分析利用,并能将图书馆的贡献继续发扬。综合新兴技术环境下高校的发展趋势和大学图书馆目前存在的现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服务观念的革新
革新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开放性”,同时也成为当下的流行用语,“开放”的词义很广,在这里主要指思想的开放、资源的开放。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多数内容、数据、资源等不再受版权的限制,开放免费提供给他人使用,图书馆是高校最大的信息资源中心,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学习资料等,支撑着学校的教学、学习、研究、发展,因此在开放资源方面要深度重视。大学教育系统中,新兴技术应用成为主流,图书馆保守的服务理念已不再适合当今的发展,开放性的服务理念逐渐被教育工作者和接受教育者所认同。大学图书馆应在保持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同时通过网络提供增值的信息服务,可供选择的空间增大,并且配以专业、科学的管理人员管理线下图书馆和线上图书馆的工作。简单来说,大学图书馆可以参照企业的经营模式,将图书的知识当成是商品,在线上建立一个图书馆——商学院,有经济能力的大学可以专门聘请专业的团队做建设,经济条件受到控制的在采购图书时可以向商家索取电子版的图书,当然这也会根据商家的版权受限来决定,另外呼吁学生积极将现成的图书录入成文字,不仅提高学生的打字能力同时也是间接学习,更是为学校出力,经过专业的管理人员校对后放到本校的“商学院”,线下的图书馆将开放给学生阅读,不设门槛,线上线下的开放性会涉及部分版权的问题,学校在建设的时候要充分处理好。[4]复旦大学图书馆在面临新兴技术冲击下转变对策是成功的,开设图书馆网页,由参考咨询部承担网页维护更新、电子资源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各系各学科服务等工作,同时设立专业部门对体验用户进行调查,从学生的类型、选择图书馆的目的、需求等进行完善,将图书馆逐渐带入自我营销与推广的方式中,目的就在于能够准确定位图书馆在新时代下的服务功能,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
(二)建立联机数据库
2006年“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统筹规划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学校最为重点强调的对象,除了城市间高校系统的共享外,跨系统、跨重点机构大学及大型图书馆也要共享。因此,高校不应只把目光放在本校的图书馆上,这样不仅资源受到限制,而且不能给予学生充分利用资源的空间,应该与本省或者重点高校、211工程大学等众多高校图书馆甚至政府图书馆“联盟”,建立以数据为平台、将联机编目发展成为变革的一种重要手段。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子资源系统,全球有112个国家和地区7万多所图书馆都在使用OCLC的服务来查询、出借、保存资料以及编目,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众多图书馆联机,联机编目数据中心可以充分减少编目的时间,提高编目质量和标准化,同时将各高校的图书资源集中起来,提高资源使用价值。
(三)个性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如果以现在的状态和服务方式来支持个性化学习建设仍远远不够,必须要积极参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构建和改良,利用新兴技术对教育环境的影响,将研究以及构建一并嵌入到数字图书馆中,然后再将数字资源在学习环境中无形地影响相互作用。现在的大学图书馆是无法只通过一个一成不变的服务系统来满足所有师生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图书馆可以为师生用户提供大量的资源服务,也可以制定个性化服务,也类似于现在的“私人定制”,为用户提供适合其特定需求而设计的部分。在国外有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重点院系,学科是学校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对象,可以根据专业不同学生需求为起点,针对性地为用户设计一套图书信息。同时还应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在香港还有大学图书馆增加研究咨询服务,专业馆员为用户提供分析、准备资料,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活动。个性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功能,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地位和图书馆馆员的科研能力。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不满足课堂上的知识,参与到课堂外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网络下载应用程序、阅读软件来获取知识,像英语流利说、excelhome等。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正在发生转变,教师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导师和促进者。图书馆作为校园的学习中心、知识的“集中营”,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角色,在课堂以外的非正式学习中,承担着国家重要的任务,教师的能力和资质不同,完成任务的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图书馆在新兴技术的影响下,不仅要加大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技术建设,以实现信息资源与教学融合,还要构建互动式学习沟通论坛,为教师辅导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源平台;此外,馆内人员的技术培训也要重视,有层次地安排学习和创新活动,提升馆员对信息的建立、利用、知识的整合技术能力,积极帮助教师提升课外辅导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图书馆的合理利用及发展做出贡献。
(五)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对策的改变、更新缺少不了专业人才,引进专业的科研、管理、服务人才,或者从校园内培养一批人才,定期培养,鼓励其自主学习,将新思想、新技能、新模式带到图书馆的管理、开发上,让图书馆在新兴技术环境下继续“工作”,为广大师生做贡献。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考虑两个大方向:一方面是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的要求、原则下,对藏书工作、分类要求、借阅要求及具体步骤进行系统培训,体现专业化;另一方面,提高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创新意识,创造条件通过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让每一个管理员成为网络高手,成为信息时代合格的信息人才,将技能应用在管理图书馆的工作中。
四、结束语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为学生蕴藏知识的地方,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服务对策,接受挑战并继续体现自身价值,为学生、老师服务,实现知识资源共享。要深刻认清自身不足,明白了解新兴技术为师生带来的便利,有针对性地改变对策。除改变服务模式以外,还要建立联机数据库、网站,实现与终端媒体的接轨。
[1] 杨艳玲.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253.
[2] 陈宇旸,邱丽英.浅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8):755-757.
[3] 邓欣.新兴技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160.
[4] 饶俊丽.新兴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些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0):120-122.
[责任编辑 朱小琴]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Librari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y
ZHANG Dan-jun
(ResearchCenterforChang’anHistoryandCulture,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popularity of internet, college education changes from traditional textbooks to e-learning courseware and video.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 by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ng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In such an environ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y, college libraries have to work out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is new challenge.
emerging technology; college library;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
2016-05-29
张丹军(1967—),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图书资料室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图书与档案管理研究。
G258.6
A
1008-777X(2016)05-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