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前后陕西凿井事业研究

2016-03-03

关键词:凿井水井西北

邬 婷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历史文化研究】

抗战前后陕西凿井事业研究

邬 婷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水源不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缓解旱灾,促进生产,支持民族抗战,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提倡开发西北,陕西水利事业因此获得发展契机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以凿井为代表的小型农田水利事业更是获得空前进步,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以及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

陕西;凿井;灌溉;生产

凿井工程有利于汲水蓄水,以洁净充裕之地下水供应民众,对于减缓荒旱、促进生产发展、方便人民生活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陕西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井水的发掘和利用历史悠久,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缓解自然灾害、保证军糈民食,陕西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凿井事业因此获得空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

一、陕西凿井事业的发展背景

(一)自然灾害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且多集中在秋季,雨量稀少和时空分配不均的自然环境导致陕西旱灾频发,有所谓“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之谚语,水源不足长期困扰着陕省人民,给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造成了极大不便。1929年前后,包括陕西在内的西北地区发生罕见旱灾,时间持续长达几年,许多地方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居民流离失所、饿殍载道,甚至出现了卖妻鬻子、人吃人的惨状。据记载,陕西在1928年始露旱情,1929年时旱情加重,长期少雨致使各季农作几乎绝收,“据当年9月5日陕西救灾委员会统计,在全省92个县中,发生旱灾的县达91个,除滨渭河各县略见青苗外,余均满目荒凉,尽成不毛之地。在91个灾县中,有特种灾县24个,重灾县27个,一般灾县15个,轻灾县25个……全省940余万人口,饿死者达250万人,逃亡者约40万人,有20多万妇女被卖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东等地”。[1]

可以说,这次大旱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陕西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当时,不少人认为旱灾的出现与水利失修有关,外籍水利专家巴尔格在其《陕西渭河灌溉区域计划书》中就指出:“连年灾歉,其农民何尝不挣扎抵抗,以图生存,然终不免沉沦于劫运者,厥故何哉?实因灌溉与泻水问题不能解决耳”。[2]叶遇春在《陕北水利问题》中也说:“陕北多旱,环境使然。其救济之法,唯有开渠以灌田,辟沟洫以蓄水,俾可拯民于饿殍也”。[3]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的张嘉瑞则直接表示:“在以旱灾著名的关中,水利遂为百政之首”,[4]尤其重视水利建设在缓解和防范旱灾方面的作用,主张大力发展陕西水利事业。

(二)民族危机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的相继发生,更是引起了各界高度的警惕,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加强国防经济建设以备抗战势在必行。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是抗战建国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受到干燥少雨的自然气候影响,农业经济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较其他地区更为迫切。时人王树滋称:“近年国难日深,举国警惕,对于开发西北,建设西北之呼声,更成为复兴民族,复兴国民经济之根本要图。中央对于国人此项要求,亦颇重视,全国经济委员会已设立西北办事处于西安,首先举办水利交通诸大政,而西北各省当局,亦莫不怵目灾患,各自努力:或整理扩张旧有河渠,或重新计划开导水道,与中央通力合作,共谋水利事业之进展,而为开发西北之先鞭。”[5]

抗战正式爆发后,华北平原、长江流域等传统产粮重地很快沦入敌手,国家能支配的粮食大量减少,而大批工厂和民众迁往以西南、西北为中心的后方地区,又致使后方粮食需求激增,一度面临粮荒问题。为了保证军糈民食,支持抗战建国,发展农田水利以增加粮食生产更加迫在眉睫,“欲挽救我国现今生产缺乏之危局……是以修治西北河流,兴办水利,较之其他各事业尤为迫切”。[6]民国著名水利专家、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的李仪祉也说:“兴水利,劝农功,国民经济建设中之最关重要者也,而尤为抗战时期之必不可缓者也”。[7]把农田水利建设视为战争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各界提倡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民族危机,社会上关于开发西北的呼声越来越高。早在193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就制定了《西北建设计划》,拟对包括陕、甘、宁、绥、新等省在内的西北地区进行开发,并基本明确了其在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各方面的努力方向。此后,大批社会志士和政府人员前往西北进行考察,号召加快西北经济建设。1934年,宋子文考察西北期间就曾说:“经济委员会的使命,是为全国做经济之建设……知道西北民众陷于特别痛苦之中,所以特别注重西北。”[8]关于陕西农田水利建设,辜仁发在《陕西农村生产建设应取之途径》一文中提出:“凡局部起伏不平地带及不能用地面水普及灌溉之区域,应则提倡凿井吸地层之水,俾资补救”,[9]号召大力发展凿井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事业,以促进陕省农业生产。

1941年夏,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考察西北,鉴于西北之地荒民瘠,“为谋根本拯济西北之困穷,使能随国防事业前进,孳育民生,以补助渠工之不及,并能普惠于各种地形及水源缺乏之处,只有开凿各式水井,吸取地下水脉,以兴百世之利”,[10]进而提出“十年万井”计划。1942年8月,全国工程师学会暨各专门学会在兰州举行年会,于右任将此计划提出,获得大会讨论通过,并决定由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组织西北“十年万井”计划研究会,由西北农学院水利系主任沙玉清为主任委员、刘梦锡等为委员,与国立西北农学院会同研讨于氏所提方案,草拟实施办法并定期举行。按照于右任所拟之草案,“十年万井”计划的主要工作包括人才培养、研究实验、勘测调查等几部分内容,预计以1943年为预备期,1944年为试凿期,从1945年开始为普凿期,十年内在西北地区共凿水井10 220口,以有效缓解西北旱灾问题。“十年万井”计划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陕西凿井事业也因此加快了发展步伐。

二、陕西凿井事业的发展概况

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居民多以务农为生,农作物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小麦、棉花等农产品更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作为一个内陆省份,陕西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稀少且时空分配严重不均,仅仅依靠天雨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来蓄水、引水以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至关重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陕西农田水利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期,以“关中八惠”为代表的各大惠渠先后完成,与此同时,在一些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不能到达之处,小型农田水利事业也快速发展,其中尤以凿井工作成效最为显著。

(一)初步发展阶段

1931年,陕西省建设厅成立凿井队一队,并在天津约请开凿新式浇田水井之技师在陕试凿,一年内凿井十数眼,成绩殊佳,故拟在关中推广此项水利,预计在渭河以南凿井14.5万余眼,以五年为期;在渭河以北凿井42万余眼,以十年为期。并由省政府拨款3万元,购置凿井用具200副,无偿发给关中区33县,每县各6副,使其各成立凿井队倡导办理。凿井工作一面由人民自行出资举办,一面由省建设厅辅助办理,并督促各县政府、建设局、区乡公所等配合办理。同时,建设厅凿井技工训练班负责为各县训练凿井人员,分期派往。[11]按照计划,陕西省建设厅在建设人员训练所开办凿井技工训练班。据记载,其第一期于1932年3月开课,共招收长安等12县工友25名;[12]第二期于1932年9月开课,当年12月毕业,毕业学员25人;[13]第三期于1933年2月开课,当年5月结业,毕业者37人。[14]

1933年,陕西省政府委员会议通过《陕西省建设厅救济灾荒广凿灌田水井办法》,决定将当前之凿井队2队扩充为12组,每组8人,派往各地帮人民普遍凿井,并划定武功、郿县、富平或蒲城几县为模范凿井区,尽先开凿。[15]当年,陕省建设厅先后在省城孤儿院、咸阳苗圃及长安县凿井4眼;[16]并与华洋义赈会合作,派凿井队七队先由灾情最重之武功县开始,在灾区各县普遍开凿水井以资灌溉;[17]同时,公布《陕西省建设厅开凿省垣引用水井办法》,计划在省城东部及北部开凿甜水井12眼以资人民饮用。[18]1934年,先是在醴泉、武功凿成灌田水井3眼,在省城及东关凿成甜水井2眼;[19]后又在省城北城九府街等处凿成甜水井4眼;[20]当年七月中旬至九月中旬,再派凿井队在郿县渭河沿岸凿井23眼,并在蒲城县尧山中学和西安平民所各凿成甜水井1眼。[21]

到1936年,陕西省建设厅凿井队已扩充至10队,凿成各种灌田井及饮水井300眼。因限于经费不能扩大规模,特会商组织陕西省凿井合作事务所,拟向农本局借款百万元以扩充凿井队1 000队,预计十年内普遍完成,以解旱灾。[22]同时,为弥补各大惠渠之不足,实现普遍凿井灌田,陕西省建设厅“特派员前赴河南、河北、山西各省实地考察各地凿井方法及凿井队组织事宜,以资借镜”。[23]

1937年,陕西省公布《陕西省贷款凿井及开修塘堰实施计划》,向农本局筹借贷款50万元在长安、蓝田、临潼、渭南、华阴、华县等六县凿井开塘。凿井地点选在沿渭河两岸,在储水层距地面30市尺以内之区域,一面督促人民贷款自凿浅井,一面由政府组织凿井队50队代人民开凿管井,预计第一期凿成管井500眼,其中长安120眼,临潼、渭南各100眼,蓝田、华县、华阴各60眼;凿成土井2 000眼,其中长安480眼,临潼、渭南各300眼,蓝田、华县、华阴各240眼,[24]后此项计划虽因“七七事变”只完成1/5,但民间已获益颇多。[25]

(二)高速发展阶段

1943年,陕西省凿井工作由省建设厅转交省水利局,陕西凿井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水利局接办凿井业务后,立即拟定工作计划,预计先就关中各县分期督导普遍凿井,并先后组织凿井队3队,负责凿井探验及试凿深井或自流井,分别派往洛川、耀县及朝邑一带工作;与此同时,拟具第八区各县万井计划暨醴泉等十一县凿井4 600余口计划,[26]以劳动服务方式发动民众亲自挖凿为原则,预计于1943年度在关中之第七、九、十行政区各县凿井4 682口,并以1943年3月1日至1944年3月1日一年为期,在第八区境内沿黄、渭、洛三河两岸及沟岔低洼之地凿井1万口。

1943年底,按照水利法之规定,陕西省凿井工作再由省水利局转交省农业改进所。1944年初,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接办全省小型农田水利业务,当即拟定1944年《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计划草案》,按照计划,农改所1944年度增加凿井队15队,专门在关中沿秦岭山阴各县开凿自流井;同时,在关中第八、十两区指导农民组织凿井队完成水车井2 000眼,并于各县适当地点凿示范井数眼以资提倡;此外,还积极提倡开凿渭河河岸浅井,改良关中平原旧井。[27]该年5月,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再制定《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竞赛实施计划》,决定由省农改所主持,在长安等关中六县及南郑等陕南五县举行凿井等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竞赛。

1945年5月,为补救关中地区渭南等12县旱灾起见,农改所拟定《陕西省关中区凿井防旱计划》,“拟在关中区平川井浅之地多凿水井增加灌溉面积,多种秋禾增加食粮生产藉资补救以维军糈民食而利抗建工作”,在关中八区之渭南、华县、华阴、临潼、平民、朝邑、大荔、郃阳、韩城、蒲城等10县及十区之长安、临潼等2县共计12县中凿辘轳井及水车井等以备灌溉;根据计划,各县应凿井数分别为:渭南2 267口,华县1 133口,华阴1 541口,潼关52口,大荔2 185口,朝邑2 221口,平民2 250口,郃阳175口,韩城54口,蒲城634口,临潼1 500口,长安2 000口,共计凿井16 012口,可灌田955 770亩。[28]当年6月,陕西省政府又训令“各县平川地带凡井水水面在五丈以内者督饬农民自凿灌田水井以资防旱”,并于7月将计划面积扩展到关中19县,计划共凿井37 300眼。[29]

经过政府和民众的积极配合与不懈努力,陕西省凿井灌田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1930年底,陕西各县新旧灌田水井总计68 453眼,灌田面积395 230亩。[30]但自陕西省农业改进所1944年接办小型农田水利到1947年止,共凿成自流井21眼、管井117眼,并督导农民利用小型农田水利贷款挖成水车井49 340眼,[31]短短四年间凿井事业获得飞速发展。

三、影响及评析

抗战前后的一段时期内,陕西凿井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对于促进生产发展和方便居民生活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一方面,凿井工程弥补了大型农田水利的不足,改善了陕省灌溉用水短缺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陕西地域广袤,虽有各大惠渠等大型水利,但灌溉面积尚不及十之一二,凿井事业较之大型农田水利简便易行,易于见功,速于得利,且每口井所费资金少、开凿时间短,家家户户均能开凿,积少成多,利益较诸大型水利实有过之无不及,对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大有裨益。根据陕西省凿井灌溉经验,“凡旱田因有凿井灌溉之设备,每亩可增加之产量约为百分之二十。同一耕地,因井水灌溉,可改一熟制为两熟制,则其增产量又倍之,而此种田地,虽遇大旱,不致完全无收,重演流离死亡之惨剧,其救荒备旱之意义,较之增加生产尤为重要”。[32]另据陕西省农业改进所估计,“水车井每眼可灌田30亩,春秋两季约增收食粮12市斗,每斗以价值150元计,每眼约增加收益5.4万元”。[33]井水被利用于农业灌溉,不仅避免了因降雨量不足和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农作减产绝收问题,更以井水源源不断之供应促进了农产品单位产量的增加,部分地区的作物熟制也因此得到改变,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农产总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凿井事业虽以灌田为主要目的,但兼顾饮用井,尤其注重在省城西安广泛开凿甜水井,不仅缓解了水源紧张的问题,还有效改善了饮用水的水质。西安城区除西南一隅井水甜淡适宜可资饮用外,东区、北区各地均因含矿物质较多,井水咸苦,[34]为解决民众公共饮水计,陕西省建设厅在西安市区开凿甜水井多处,附近居民得以饮用清洁健康之自然水,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凿井事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凿井灌田事业的推广和普及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陕省人民得以免于饥荒甚至有了余粮,在此基础上,一部分农民把剩余的农产品带到市场上出售,活跃了农村小商品交易,而售出的稻谷、小麦、棉花等农产品被转售于外地或直接被应用于工业生产,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凿井事业也带动了农村地价的大幅上涨。凿井有利于汲水、蓄水,受气候影响较诸河流水库更小,即使在干旱少雨的时节也能提供水源,有利于防治恶劣的自然气候所导致的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有井水灌溉的地亩总是受到大家争相抢购,地价迅速上涨,远远高于普通旱地数倍,有的地方甚至出高价而无人愿意出售。根据闫伟《陕西实业考察报告》1934年的统计,陕西已垦的平原和山顶高原之地,因无灌溉之利,每亩地价最低者仅2~3元,最高者亦不过10~20元,而可用井水、泉水、河水灌溉而水旱无患之川地,地价在全省地亩中最贵,最上等者每亩50~60元,最下等者亦达6~7元。[35]

当然,陕西凿井事业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数量不足。据国民政府农商部的统计,陕西省面积约3亿亩,其中耕地5 250万亩,[36]建设厅、水利局、农改所历年凿井数加上原有之旧井,总计应该不超过15万眼,以平均每眼溉地10亩计,共灌田不过150万亩,较之全省地亩总数实属微乎其微。其次,分布不均。鉴于地理因素的限制,陕西凿井事业主要限于关中一带,尤其是泾阳、兴平、咸阳、长安等黄渭沿岸地带,在缺水更为严重的陕北地区,因黄土层太厚,工程量大且不易得水,凿井数量较少,井水对社会生产生活所发挥的效力极其有限。尽管如此,陕西凿井事业在抗战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其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便居民生活以及活跃农村经济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值得我们充分肯定并借鉴运用。

[1]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水利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12.

[2] 巴尔格.陕西渭河区域灌溉计划书[J].顾葆康译.西北农林,1936(创刊号):1-8.

[3] 叶遇春.陕北水利问题[J].西北论衡,1943,(1):25.

[4] 张嘉瑞.引渭问题[J].陕西水利月刊,1933,(4):1-3.

[5] 王树滋.西北水利鸟瞰[J].建国月刊,1936,(2):1-30.

[6] 秦孝仪.革命文献(89辑)[M].台北:中华印刷厂,1981:2.

[7] 李仪祉.抗战期间之农功水利工作[J].陕西水利季报,1937,(2):1-3.

[8] 宋子文.建设西北[J].中央周报,1934,(309):1-2.

[9] 辜仁发.陕西农村生产建设应取之途径[J].陕政,1943,(4):26-29.

[1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于右任“十年万井”计划案[J].民国档案,1999,(4):43-45.

[11] 要闻:各省建设要闻(二十一年十月份):陕西兴办水利凿井备旱[J].山东省建设月刊,1932,(10):21.

[12] 训练凿井技工纪要[J].陕西建设周报,1932,(46):15-20.

[13] 第二期凿井技工毕业[J].陕西建设周报,1933,(37):8-13.

[14] 第三期各县凿井技工已毕业[J].陕西建设公报,1933,(5):49-58.

[15] 凿井队扩充十二组[J].陕西建设周报,1933,(48):15-17.

[16] 凿井近事[J].陕西建设公报,1933,(6):40-46.

[17] 开凿灌田水井由武功开始[J].陕西建设公报,1933,(7):43-45.

[18] 省垣凿井开工[J].陕西建设周报,1933,(9):35-38.

[19] 本厅凿井队近日工作之情形[J].陕西建设公报,1934,(36):31-40.

[20] 省垣凿井续志[J].陕西建设公报,1934,(23-24):35-40.

[21] 本厅凿井队工作续志[J].陕西建设公报,1934,(38):47-50.

[22] 省内消息:建设当局筹组凿井合作事务所[J].陕西棉讯,1936,(46):5.

[23] 地方建设:陕西省:凿井灌田之筹划[J].中国国民党指导下之政治成绩统计,1936,(1):215.

[24] 陕西省贷款凿井及开修塘堰实施计划[J].陕西水利季报,1937,(2):19.

[25] 陕西省银行经济研究室.十年来之陕西经济:中册[M].西安:陕西省银行经济研究室,1942:207.

[26] 孙绍宗.一年来的陕西水利[J].陕政,1944,(5-6):49-53.

[27] 陕西省一九四四年小型农田水利计划(一)[Z].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案卷号:72-6-110(1):15-16.

[28] 农业改进所关中凿井防旱计划(一)[Z].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案卷号:72-6-115(1):5-7.

[29] 农业改进所关中凿井防旱计划(三)[Z].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案卷号:72-6-115(3):136.

[30] 水利统计:陕省各县凿井凿井灌田调查统计表[J].陕西建设统计汇刊,1930,(2):114-116.

[31] 小型农田水利督导室预算分配(一)[Z].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案卷号:73-1-7(1):11.

[32] 沙玉清."十年万井"建设西北[J].中央周刊,1943,(23):7.

[33] 辜仁发.陕西农村生产建设应取之途径[J].陕政月刊,1943,(4):26-29.

[34] 省垣饮用水井开凿情形[J].陕西建设公报,1933,(17):27-32.

[35] 闫伟.陕西实业考察报告书[J].开发西北,1934,(1):36-47.

[36] 李仪祉.陕西之灌溉事业[J].陕西水利季报,1936,(2):1-27.

[责任编辑 朱小琴]

A Study of KMT’s Well-Digging in Shaanxi Provinceduring Anti-Japanese War

WU Ting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China, with the dry climate and low rainfall, Shaanxi Province is short of water which causes great inconvenience to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n the 1930s-1940s, the KMT government and all social sectors advocated to develop the northwest China so as to ease the drought, promote production and support the Anti-Japanese War. Shaanxi Province achieved greatly in water conservancy through the small-scale irrigation of digging wells whic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rural economy.

Shaanxi Province; well-digging; irrigation; production

2016-04-27

邬婷(1992—),女,四川巴中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K264.39

A

1008-777X(2016)05-0040-05

猜你喜欢

凿井水井西北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水井的自述
一座西北小城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深立井施工凿井绞车集控系统改进与应用
乌龟与水井
西北望
浅谈提高凿井井架安装速度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