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美育设计构思

2016-03-03范广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美育多媒体教学软件

范广宇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北第四小学 黑龙江大庆 163451)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美育设计构思

范广宇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北第四小学 黑龙江大庆 163451)

对于一般小学来说,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教师的课堂讲解也可以简单化。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这也就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因为只有学生会学,才能不断从周围获取知识完善自我。

多媒体教学 软件设计 合理构思

当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网络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的参与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学生在网络捜索阅读所需的知识,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理解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与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

另外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白版和电子公告牌和其他同学讨论问题,进行协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这种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表达,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新旧知识交融,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这种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协调各方面的能力,促讲了学生认同感的形成,这对学生走向社会是很有益的。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网络教学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在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这样教师就可以从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通过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兼顾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但这个网络教学的过程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因为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知识,还要掌握网络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个别化辅导,所以高素质的教师是网络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美育设计构思上应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首先,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完美的教学过程必定是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双方协调统一的结果。而作为与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存的审美活动它也是由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的审美对象作为前提;另一方面,审美主体必须有审美需要以及相应的主观条件,即软件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审美客体)以及受教育者(审美主体)两个方面。

审美活动是建立在审美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的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既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审美对象,就应设法去吸引审美主体的欣赏,以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主体)的审美或受教育的需求,使学生和软件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为审美活动的发生创造条件。

针对这一点,设计者就可以寻找学生熟悉的事物或场景(如动画片里的主人公、著名快餐店的标记等)来作为新课的引入部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安排人机交互等方式去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例如:学生通过键盘输入来回答选择题,答对的话会有美妙的音乐加以表扬,答错的话又会有另一种声音或画面出现以表示遗憾或鼓励学生继续答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反馈,真正参与到了整个教学当中。在与计算机进行“谈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推动了整个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其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让学生对软件中所呈现的各种美的感受和鉴赏,培养和提高他们审美的创造力,让他们从教育者安排的美好环境中走出来,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为整个人类创造也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是软件美育作用的一个落脚点。

一个没参加过劳动的学生不可能领会一首歌颂劳动的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也不可能表现出应有的感情。道理很简单,由于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感受和体验,缺乏一定的感性的认识。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说学生要想对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必须首先让他从事各种相关的审美体验,从感性认识的基础出发,逐渐形成一定水准的审美创造力。

这种审美体检表现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作构思上就是利用软件创作平台所包含的各种网络功能,让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查询,体验知识之间的关联美,逐渐培养他们对各种零碎的学习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能力。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由教师掺扶着学生慢慢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学(例如:上课时老师首先交代学习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几个域名通过校园网到Intemet上去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学习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课堂以外的各种其他学习资源进行选择、加工、创造与再创造的能力。

最后,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未来的社会中,需要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等健康人格的人才,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介入,使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改变,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变化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逐渐为计算机所替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陌生。

面对这种局面,软件在设计上不能只停留在单机版阶段,应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既然Internet将全世界都连在了一起,那么多媒体教学软件也应当考虑将整个教室的学生通过教室网连在一起。建立在这种设计构思上的软件弥补了人与人交往日益缺之的弊端。学生通过计算机这一中介使彼此之间建立了联系,有了沟通,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以网络传输的方式传达给计算机的另一边,这样的软件无疑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美育多媒体教学软件
论公民美育
禅宗软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软件对对碰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