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6-03-03李桂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幼儿园

李桂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 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

浅谈幼儿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李桂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 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

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正面与积极的影响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去获得。在一个人是幼儿的时候,正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此时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幼儿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其智力得到开发,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幼儿可以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了阐述,比如说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好孩子的榜样以及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幼儿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当一个人还是幼儿时,对时间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的欲望也较为强烈。此时幼儿已经可以独自进行某些活动,也渐渐有了自主的意识,身体四肢是比较灵活的,这一阶段对他们学习各项技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对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同时也是幼儿第一次与那么多人接触。当幼儿在与幼儿园的孩子们沟通交流时,会不知不觉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园的教师需要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与控制以避免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当幼儿一旦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家长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将其矫正,效果依然可能不如人意。因此,幼儿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1.让幼儿有所期望,激发其上进心

有关研究表明,给予幼儿适当的期望是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的;如果不给幼儿期望,幼儿的上进心将不容易被培养;当然,给予幼儿的期望不能够设定的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因为当幼儿没有达到相应期望时,幼儿会产生失望的心理。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给予幼儿不同期望来帮助幼儿更好发展。比如说,幼儿教师制作许多代表奖励的卡片或者红花等,将这些代表奖励的东西奖励给那些表现比较好的幼儿。再比如,当教师想对幼儿自己吃饭的能力进行培养,就可以对幼儿表明,在一个星期里可以不依赖家长或老师自己吃饭的就可以得到老师制作的小红花。在这样的期望下,幼儿将会很快学会自己吃饭。教师对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时也使幼儿获得了信。因此,当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设置期望时,要以幼儿的个体特点作为参考,从而使教育效果得到提高。

2.在游戏中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规范

幼儿才刚刚开始人生,此时他们的幼儿园生活应当是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想要幼儿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就要通过一些合理科学的游戏来实现。当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当注重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不断操作和探究以及重复等来使幼儿建立积累经验。比如说,当幼儿教师与幼儿玩“世界商贸银行”的游戏时,教师把幼儿分成五个组,每个组六个人,教师给每组都提供几件一样的工具并且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钱币,将制作好的钱币存入银行,存入钱币最多的小组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在这个游戏中,每一组需要把自己组多余的工具与别的组工具进行交换来获得自己组需要的工具,因此,幼儿在愉快游戏的同时,也形成了集体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并且会独立思考,不怕困难了。

3.教师、家长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幼儿学习的第一位榜样就是教师。所以,教师要严于律己,体现出教师良好的形象。幼儿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们更加喜欢脾气温和的教师。面对做错事情的幼儿,教师要耐心地教导关爱他们,使其改正不良行为,而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教师在与幼儿和家长交流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得体合理,对幼儿要起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师应当热情地招呼来访的家长和朋友,对他们亲切问候,这些都会引导学生模仿。幼儿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他们喜欢模仿自己所见过的事物,家长的一举一动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父母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习惯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应注重的问题

首先,对幼儿的培养计划要科学周密,并且便于实施。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训练培养时,所实施的方法要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符合,方便计划更好地完成。在培养计划刚开始的时候,要对幼儿的要求简单些,例如,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等。接着再提一些对他们来说比较复杂的要求,比如对待其他的小朋友和长辈时要进行问好。其次,当幼儿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时,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具体,让幼儿容易理解。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幼儿的年龄,比如在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时,教师要教育幼儿在进入学校时与家长说再见,见到幼儿园遇到小朋友要打招呼问好,放学要与老师再见等等。这样对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幼儿才会更加容易理解。最后,要为幼儿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良好氛围,对于幼儿学习环境的建设,要根据幼儿特有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进行。在幼儿活动的地方要布置的活泼整洁,餐厅以及卧室的布置要注重细节。那么多孩子一起相处,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教师要注意幼儿之间矛盾的调节,教育他们之间要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为幼儿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这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大工程。在对幼儿进行培养时,教师家长都要对孩子的年龄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之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林秀明.贯穿日常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新课程(上),2016(07).

[2] 林玉姬.浅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3] 张玉红.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6(07).

[4] 许秋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五法”[J].甘肃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幼儿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