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髋部术后足踝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分析

2016-03-03冯利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足踝髋部高龄

冯利君

高龄髋部术后足踝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分析

冯利君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行髋部手术后足踝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效果。方法 20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术后2 d指导患者进行足踝运动,彩超检查其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最小屈伸角度持续时间在2s/次、3s/次及最大屈伸角度5个持续时间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屈伸角度持续时间在2s/次、3s/次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最大屈伸角度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髋部手术后足踝运动可明显改善下肢静脉回流情况,且最大屈伸角度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为2 s/次、3 s/次最佳。

髋部手术;足踝运动;下肢深静脉回流

高龄患者行髋部手术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生率在45%~60%[1]。由于高龄患者血管内聚物增加,血小板粘性强,因此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者可能引起患者肺栓塞。为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此次研究探讨高龄患者行髋部手术后足踝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本院20例行髋部手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3例,女7例;年龄78~95岁,平均年龄(84.3±3.6)岁;其中股骨粗隆骨折9例,股骨颈骨骨折1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栓形成、存在心血管疾病者、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试验方法 术后2 d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检查,最大屈伸角度为足踝跖屈45°、背伸30°,最小屈伸角度为足踝跖屈30°、背伸20°,各取5个时间点,交替运动时间为1s/次、2s/次、 3s/次、4s/次、5s/次,每次交替运动时间间隔10min;外加静息状态1个时间点0 s/次。

1.2.2 检测方法 仪器为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HD15,明确患者腹股沟,明确股静脉及大隐静脉位置,在大隐静脉与股静脉入口处1cm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检测探头与股静脉保持50°倾斜角。每个时间段均随机选取4个时间间隔为8 s的血流锋速,计算其平均值。

1.2.3 运动方法 静息状态:患者平卧床上,仅运动患侧足踝关节,小腿与足保持垂直状态;最小屈伸角度:足背远离小腿进行运动,跖屈的度为30°,足背接近小腿进行运动,背伸角度为20°;最大屈伸角度:足背远离小腿进行运动,跖屈的度为45°,足背接近小腿进行运动,背伸角度为3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最小屈伸角度持续时间在2 s/次、3 s/次及最大屈伸角度5个持续时间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屈伸角度持续时间在2 s/次、3 s/次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最大屈伸角度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例患者不同屈伸角度、不同持续时间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变化情况(±s,cm/s)

表1 20例患者不同屈伸角度、不同持续时间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变化情况(±s,cm/s)

注:与静息状态比较,aP<0.05;与最大屈伸角度持续时间3 s/次比较,bP>0.05;与最大屈伸角度持续时间2 s/次、3 s/次比较,cP<0.05

运动角度 0 s/次 1 s/次 2 s/次 3 s/次 4 s/次 5 s/次静息状态 29.3±3.3最小屈伸角度 32.4±5.6 41.1±6.3a37.8±6.5a32.8±6.0 30.6±5.5最大屈伸角度 40.7±7.8ac52.5±7.1ab48.7±7.2a42.2±6.4ac39.4±5.7ac

3 讨论

高龄患者行髋部手术后需要经常卧床,因此极容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存在局部疼痛,且站立或行走时疼痛症状加剧[2,3]。Virchow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为三种[4,5]:①静脉血流滞缓,如长期卧床、久坐;②静脉出现损伤,如外伤、感染等;③血液高凝状态,如手术、怀孕等。踝关节是由关节面及距骨滑车关节组成的,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其运动方式主要为跖屈及背伸。因此为防止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根据足踝关节的运动特点进行适当的锻炼。

结果表明,两种屈伸角度均可以增加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最小屈伸角度存在2个持续时间点,最大屈伸角度存在5个时间点。其基本原理是足踝运动使瘀滞的血液向心脏流动,促进血液循环。

本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屈伸角度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在2 s/次、3 s/次最佳,其原因是最大屈伸角度时关节的收缩运动较强,对静脉的血流速度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高龄患者行髋部手术后足踝运动可明显改善下肢静脉回流情况,且最大屈伸角度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在2 s/次、3 s/次最佳。

[1]顾夙.浅析高龄髋部术后足踝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当代医学,2013,1(1):41.

[2]王晓燕.深呼吸频率进行足踝主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国医学工程,2015,3(6):48.

[3]王德分.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5(12):1659.

[4]李敏.家庭康复护理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机能恢复的影响分析.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2):36.

[5]王高远,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安徽医药,2014,22(12):23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58

2016-03-0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足踝髋部高龄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足踝外科学组25年回顾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