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觉报道新常态
2016-03-02邢江朱一南
邢江 朱一南
澎湃的试验
2015年8月,澎湃新闻发布招聘启事,为即将成立的“新摄影部”招聘摄影记者,但澎湃表示今后不再招聘传统单一技能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记者的要求是必须具备拍照片、拍摄视频、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能力。
2015年荷赛获奖摄影师、杭州《都市快报》原摄影记者陈荣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盟了澎湃。年底,以陈荣辉为主力的澎湃新闻年度策划报道《一路向北》出炉,算是给“新摄影部”开了个好头。
《一路向北》的报道内容是欧洲难民危机。在15天的时间里,摄影记者陈荣辉跨越近4000公里,全程跟踪了难民逃亡欧洲路线,从登陆国希腊到中转国奥地利,最后到达目的地德国,做采访、拍照片、录视频。可最后形成的报道,并不是常见的记者采访式报道,而是团队策划的结果,由“登陆”“边境”“未来”“新生”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包括照片、视频采访、图表和文字报道,阅读第一部分“登陆”时,左侧的路线地图还会随着阅读进度而变化。为了完成这个报道,团队除了文字记者、编辑外,拍好的素材由专门视频剪辑人员处理,另外还有数据图表制作人员。图片、文字、视频、图表和页面设计,共同为讲述一个丰满的故事而服务。
这种报道实践被称为媒介融合报道(也有称全媒体融合报道)。
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其1983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技术》(Technology of Freedom)中提出。他根据当时的观察指出,形态融合正在使各类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到了21世纪,这一概念被传媒学者们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更多概念和理论,它已不仅指多媒体报道样式日益兴起,也指不同媒介产品正在进行多元组合,甚至正在造成媒体机构内部的“再分工”。而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无疑在加剧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网站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 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浏览量,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三名滑雪爱好者因雪崩罹难。《雪崩》报道,融合了15段视频、40张(册)图片、5段音频和5条广告,视频、音频、照片、文字相互影响,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这则报道一经发布,便成为全球媒体业界讨论的对象,很多人说“它预示着媒介融合的成功”。
三年后,《纽约时报》在每周日推出的周刊《纽约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也成为媒介融合的前沿。在回顾2015年摄影界大事时,《英国摄影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将该杂志的改版列为其中之一。杂志再次获得了投资,被认为表明《纽约时报》正在重新审视纸质杂志的价值,同时改版后的杂志还创造了新的广告销售记录,一共吸引了40个广告商,220个内文页面中的121页都有人付费。
更有特色的是,改版后的《纽约时报杂志》加大了摄影的比重,通过更大篇幅的影像作品来提供视觉冲击,也在媒介融合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事实上,改版纸质杂志只是投资的一部分,新杂志同时拥有纸刊和网络版,希望杂志是能够在多个平台呈现的产物。这一方面是杂志采编内容在网络(包括移动端,目前超过50%的读者通过移动设备阅读《纽约时报》)上的出现,另一方面是网络产品思维也影响着杂志内容风格。在编辑马格南摄影师保罗·佩勒格林(Paolo Pellegrin)拍摄的北非移民尝试进入欧洲这一选题的照片时,文字部分只有图片说明而没有像往常那样配发一篇长文章,该杂志设计总监Gail Bichler 说:“这是因为我们先构思了如何在网络上编排这个图片故事,然后就试着把想法移植到纸刊上了。”
还有另外两个有趣的融合实践。
2015年4月26日出版的杂志中,编辑部请来法国艺术家JR通过在纽约熨斗大厦前方的广场地面,制造一张150英尺(约45米)长的阿塞拜疆籍服务生巨幅肖像来为Walking New York这一期创作封面。同时,Walking New York这期拥有专门的交互式网页,网站用户可以在页面上看到一组纽约最受欢迎的街道的360度全景图。
2015年10月,杂志宣布与Google Cardboard(它是一款可折叠,可手持,装有塑料透镜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器,使用时必须与智能手机相连——编者注)团队合作,启动了反映全球难民危机的虚拟现实纪录片《无家可归》(The Displaced)的拍摄,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因战争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儿童的故事。11月7日,《纽约时报》向其订户寄去了一百万多份Google Cardboard,借此宣传纪录片,虽然这款设备早在2014年就上市了,但《纽约时报》的这一举措让更多家庭得以轻松体验到虚拟现实显示器带来的拟真效果。这是一次尖端科技与传统出版的融合,也有评论认为:“这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性时刻。”
国内也在这样做
从我们的采访来看,文字与图片的融合仍然是目前最被“当回事”的一类。新华网图片频道主编翟子赫说,“其他频道报道,文字配不配图,对访问量影响并不大。但图片频道的图片报道,文字说明很关键。” 新浪网新闻中心图片主编翟红刚也表示撰写图片说明是图片报道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网站的稿件是没有主文概念的,大家看图时就会留意图说,必须要把来龙去脉和关键信息讲清楚,不能再像报纸那样只有几十字图片说明。”而《东方早报》副总编辑、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的观点则是:“文本的表达和叙述方式有它的逻辑思维在里面,可以让人产生想象,也可以很有逻辑性地进行表述让人去理解。但影像不同,单纯把一幅图片放在你面前的时候,很多时候解读它是很无力的。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在移动媒体客户端的传播领域里,单纯的靠一两张图片传播信息,价值是很低的,也不可能吸引更大的注意力。”
其次,图片与视频(尤其是短视频)的融合正在成为视觉报道未来的一个方向。腾讯网新闻资讯报道团队中,有4个摄影记者,也有4个视频记者,报道内容和方式会交叉进行。而腾讯网新闻资讯部策划组、图片组主编魏传举也表示,今后日常资讯报道中,会逐渐增加视频(特别是2分钟以内短视频)内容,也会优先考虑视频内容。网易传媒移动产品部副总经理姜靖华也支持了这个态度,认为在未来资讯报道中,短视频会越来越多。另外不容忽视的因素还有,国内外大型图片库是目前新闻网站和移动端资讯产品的主要供稿源,他们也在越来越多地提供视频素材。
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也并不甘落后,如曾是国内报道摄影领衔力量之一的《中国日报》现在也已要求摄影记者在拍照片之外,除了独立完成图说撰写、完善相关的故事叙述,还应该尽可能拍摄视频以满足自己新媒体平台的需求。(对拍摄视频有要求的报刊并不止一家——编者注)
第三,网络社交平台为资讯报道提供内容,资讯产品也正在考虑自己如何变成社交媒体。与纸质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之一便是其社交优势,而到了移动互联网,社交优势不仅再次被放大,而且能否融入用户的社交行为成为访问量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比如,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每日都有资讯推送,如果能够被纳入推送内容,访问量将成倍快速增长。翟红刚还谈起不久前新浪在中央民族大学和青年政治学院举办学生活动时做的小调查,他问大学生们如何获取新闻资讯,结果微信朋友圈转发内容和各种资讯App推送的消息通知是两个最大信源。因此,很多媒体都在尝试让自己社交化,新浪图片举办了类似真人秀的“拍照吧,少年!”大学生摄影工作坊,腾讯图片在利用腾讯独有的平台优势扩大社交参与,今日头条收购了社区类图片网站“图虫网”,《都市快报》建立的快拍快拍网本身就是一个图片社区。
第四,自媒体在媒体化,媒体也在自媒体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和助长了自媒体平台的壮大,乃至很多媒体从业者也开始转向自媒体阵营。不过,另外一面也很有趣,那就是媒体开始自媒体化。2016年初,今日头条媒体合作与发展总经理安娜表示,今日头条已与超过2000家媒体达成合作,仅次于微信和微博的入驻媒体数量。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头条号,都成为媒体发声的渠道,而在这些渠道上发声,需要遵循网络自媒体的语言风格和行为方式,这也会反过来影响这些媒体自己的内容形态。
以上的四点并非媒介融合的全部形式,只是我们在此次采访中感受最突出的方面。所有的融合形态都在为一个目的服务,那就是怎样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更便利、更有效、更好玩的传播资讯。新技术在消解摄影的门槛,由此带来的新媒体语境也在提升视频、短视频、GIF图片、动画,甚至表情包的叙事、传播功能。视觉化的故事,单一媒介体验已不如组合媒介来得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