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蕃古道苍茫天路千年古道

2016-03-02税晓洁

西藏人文地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成公主吐蕃玉树

税晓洁

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出关中平原向西,入甘肃进青海,翻日月山过倒淌河折向西南,穿行辽阔青藏高原上的黄河、长江、澜沧江诸源头,翻昆仑巴颜喀拉山口、唐古拉山雪岭,至那曲纵横藏北雪原,自大唐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直至吐蕃逻些(今西藏拉萨)纵横数千公里,一路翻山越岭,跨越多个气候带,实在漫长而艰辛。

青海,冬日的长江上游通天河。 

——公元641年(太宗贞观十五年),大唐文成公主李雪雁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所走的这条远途,后世称之为唐蕃古道。

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从石器时代业已开始。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从今天酷寒无比的青藏公路沱沱河大桥边,到藏东昌都卡若等地均有相关遗迹。但直到汉代,中原与西藏往来,主行何道众说纷纭,至今仍殊难考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地理环境对于两地之阻隔。正是在文成公主进藏开辟“汉藏热线”之后,“吐蕃丝路”日渐成熟,驿站林立,商旅不绝,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开辟了中国交通史的一个新篇章,加强了内地和青藏高原的交流。这条道路,从中原一直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等南亚诸国。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经该道传入南亚,印度的熬糖术,也是从这条道路来到中原。

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从青海方向进藏的主要通道,比如214国道、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的许多段落,仍还大致沿袭这条“唐蕃古道”。

河源

大唐文成公主进藏成亲,是在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陪伴下,由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的。史书载,松赞干布专程赶往柏海(今青海玛多)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旧唐书》卷一九六说:“弄赞亲率其部兵次栢海,亲迎于河源”。

传说中,江夏郡王李道宗就是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当唐太宗为松赞干布的诚意感动决定和亲时,苦于没有适龄女儿出嫁,几经遴选,看中伶俐活泼、聪颖过人的宗室李道宗之女李雪雁,册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江夏郡王李道宗这次送女儿来黄河源,是故地重游。之前六年,贞观九年(635年),他与侯君集等大将为了追击吐谷浑军,就来过这一带,史载他们深入青藏高原“行空荒二千里,盛夏降霜,乏水草,士糜冰,马秣雪。阅月次星宿川,达栢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青海查旦乡至那曲索县途中,风雪中的牦牛。

星宿川,唐《十道图》中已经指出就是今天的“星宿海”;栢海,即黄河源上的扎陵湖或鄂陵湖。

扎陵、鄂陵二湖,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淡水湖。扎陵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蓄水量达46亿立方米。鄂陵湖形如金钟,东西窄、南北长,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坝阻隔而又相通,形似蝴蝶,南北长32.3公里,东西宽31.6公里,面积610.7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07.6亿立方米。

这两个紧紧相连的姊妹湖,其实也是黄河的一部分。河水遇阻成湖,在我国一些大江大河的高地源头并不罕见。长江源头的玛章错钦、雅西错;雅鲁藏布江源头的马泉湖,也都是河湖一体。在青藏高原海拔都在四、五千米的宽缓台面上,河水流到地势低洼处汇集,漫延到到一定程度,也就自然成了湖。扎陵、鄂陵两湖以西,众多小湖泊宛若星辰密布草原,统称星宿海。据说,全中国湖泊最多的县份,不在江南也不是湖南、湖北,而就在青藏高原上的玛多县。

今天的我们,要到达扎陵湖、鄂陵湖,已经很方便,越野车可以轻轻松松开到湖边。从青海省会西宁到这里,几百公里的路程,开车顺利的话只要几个小时,两个紧紧相连的大湖,其实就在西宁到玉树214国道边上,紧挨着玛多县城。

青海 玉树 藏族自治州 结古镇玛尼石刻。

当我来到扎陵、鄂陵湖边实地探访时,心中不免有一丝疑惑:松赞干布当年为什么要选这里作为文成公主的迎送之地?没错,两个大湖风光都堪称绝美,但气候实在太恶劣了,即使夏天,也酷寒难耐。气象资料显示:扎陵、鄂陵湖区多年平均气温为-4℃,是青海省高寒地区之一。冬季漫长而寒冷,10月至翌年4月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6.5℃;1978年1月2日曾测得-48.1℃的最低气温。夏季短而凉爽,最热的7、8月份,月平均气温只有8℃左右。

眼前的两个大湖烟波浩淼,风情奇特,湖边野生动物众多,具备成为风景名胜的诸多优越条件,但在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年总是一直难见远客,玛多县至今也还谈不上什么旅游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与这严寒气候有关。当然,寒冷并不能阻碍青藏高原旅游发展,某种意义上寒冷也是资源。同样高寒的大湖纳木错,就声名赫赫。在此,我们不妨从另一个方面猜想一下松赞干布为何在此迎娶文成公主的种种可能。

比如,在公元641年那时候,这一带要比现在要温暖得多。文成公主是当年正月丁丑日从长安出发的,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走到这里,正是草原上鲜花盛开的最美季节。

我国的气温,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在殷、周、汉、唐时代,温度高于现代。

竺老先生1973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说:“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中,在第七世纪中期,气候变得和暖了。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八世纪初和九世纪的初和中期,西安的皇宫里和南郊的曲池都种有梅花,而且还种有柑桔。公元751年皇宫中柑桔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温,而现在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

唐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唐玄宗李隆基种于蓬莱宫。天宝十年九月结实,宣赐宰臣150多颗。竺可桢先生的研究结果: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原始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隶社会的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

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受机械论左右,竺可桢先生说:“有些人认为在人类历史时期,世界气候并无变动。这种唯心主义的论断,已被我国历史记录所否定。”

玉树

松赞干布在黄河源区接到文成公主后,从扎陵、鄂陵湖以西某地乘牛皮筏渡过黄河,继续南行不远,就是海拔近五千米的巴颜喀拉山。越过之后,越走地势越低,氧气越来越足。到达玉树时,海拔一下子降到3000多米,俨然另外一个天地了。不管唐代的玉树气候究竟能比现在温暖多少,今天玉树州称多、玉树、囊谦等县,青稞成片的农耕风光仍并不鲜见。

今天我们从西宁到玉树往西藏方向所走的214国道,据考证大致沿袭文成公主当年所走的唐蕃古道。一千多年后,我们沿着这条路旅行,心旷神怡的感觉会时常充盈心头。出玛多县不远就是黄河源头第一公路桥,因为是源头之水,河水清澈透明,看起来不大,但确是货真价实跨越了黄河干流。复前行百公里左右,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以南,就已经进入长江流域了。

万里长江自上而下第一条年径流量超过黄河的重要支流雅砻江的源头,就在巴颜喀拉山口以南只几十公里的雪山深处。公路沿宽缓雅砻江源河谷草原顺流而下,两边鲜花盛开,牛羊成群,再继续往南,过称多县清水河镇,继续往前,到歇武镇,就有能看见树木了。

对于低海拔居民而言,凡有过较长时间高原生活经历者,树木对人体的意义,都有深刻体会。看见树,就意味着舒服。歇武是川、青、藏地区的交通要道。路边的歇武寺视觉上很是震撼。

歇武继续前进仍美景不断,开车不要半个小时 通天河挡住去路。一新一旧两座大桥竖立通天河上,过了河,也就是跨过了长江。长江南源当曲、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玛尔河均发源于玉树州境内,汇合后称通天河,出境之后成为川藏界河,就改称金沙江了。

进入中国的“黄石公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塞丹霞地质公园途中。

这个地方叫直门达,桥边有首漂长江的尧茂书烈士纪念碑,还有江泽民题写的“三江源”纪念碑。继续沿峡谷前行,转一个弯,豁然开朗,宽缓河谷间屋舍俨然,山坡寺庙金光闪闪的,海拔这时为3600多米,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就是玉树州府结古镇。

突如其来的玉树大地震牵动人心,震中竟在州府不远处。这个唐番古道上的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损失惨重,令人揪心。从整个中国版图看,玉树藏族自治州位置在青海省西南部,东接四川,西连新疆,全州虽只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和曲麻莱六县,人口不到30万,面积加上格尔木代管的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地区(唐古拉山乡6.4万平方公里),却达26.7万平方公里。一个州面积,竟然比内地很多省份还要大。

玉树,正是传说中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度蜜月的地方。在当地的传说里,玉树是藏文译音,其含义为“遗址”,音义结合,恰好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也有传说称格萨尔王妃珠姆诞生于此,故取名“玉树”。

历史上,玉树古为西羌牦牛种之地;隋朝前后为苏毗和多弥辖区,唐时为吐番的孙波如领地,宋代成为黎州属下的囊谦小邦属地,元朝归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辖,明朝囊谦王室的贵族僧侣屡被赐号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明末清初,玉树各部头人为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赠爵为诸台吉;清朝受青海办事大臣直接管辖,为囊谦千户领地,下有百户独立长等部落。民国时期,设置玉树、囊谦、称多3县,归玉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当地人还说,玉树土司,清朝时为囊谦千户所属的四十族之一,是一百户部落,但因为其牧地处于清朝官员往返青海于西藏之间的唐蕃古道要津,故为清朝官员所熟知。久而久之,在官场中竟然只知玉树,而忽视了囊谦为四十族的总称。这一官方偏见,慢慢铸成历史事实,今天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谓,即渊源于此。

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军军政委员会驻玉树特派员办公处成立。1951年12月25日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机构,也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一个自治州。

中国的“黄石公园”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塞丹霞地质公园。

从直门达沿214国道前往玉树,距城镇还有几公里的地方,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就在路旁一个叫新寨的村庄。据说经石达20亿块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内容一般均与藏传佛教有关,有佛经,其中以六字真言居多,以及佛像、神像等,还有动物或妖魔鬼怪,内容非常丰富。

因为徒步长江,我曾从不同方向到达过玉树。在这片地形复杂的高原,印象最深的正是路。记得多年前,从结古镇到治多县城的沙石烂路要跑两天,不时遇险抛锚。记忆里,虽然一路上藏族同胞开朗乐观,从容面对,让我等充满抱怨的汉人自惭,但行路之难却是刻骨铭心。近些年,这里的交通日新月异。看着新闻里损失惨重的结古镇,心痛不已中稍觉欣慰的是新建的机场已经在发挥作用,灾后重建的结古镇,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人们已经纷纷迁入新居,一座美丽的高原新城巍然崛起,功莫大焉。

在这片寒冷的高原,交通的重要性异乎寻常。茫茫昆仑,巍巍唐古拉间,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著名河流都源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生态地位命系国脉,但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拟议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取水口,就在玉树县直门达以上的侧坊一带。大自然面前,究竟怎么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真要慎之又慎。

农牧

玉树本地居民以游牧为主,1999年全州总人口为25.27万人,其中藏族占97%,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苗族、布依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玉树藏族同胞纯朴好客,随便走进一个牧民的帐篷,都能喝到香喷喷的酥油茶。每年7、8月份,玉树草原牧草茂盛,处处可见绿草青青,花团锦簇,牛羊成群的兴旺景象。7月的玉树有传统的赛马节,当地赛马的传统由来已久, 不仅有经济表演,更有热情的民间歌舞。

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大致可以分为东南部峡谷山地农牧区、中部山原滩地牧副区、西部丘状谷地待开发区。这里虽然高寒缺氧,却拥有世界罕见的高原三角洲,谷地纵横,水草丰美,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绮丽,是青藏之间一块有着鲜明特色的壮美高地。

与一般想象里不同,玉树地区的农业,据史料记载也已有一千年以上。玉树地区唐时为吐番的孙波如领地,《新唐书》中有孙波男子“唯务战于耕而已”、“地寒宜麦”的记载。

这些田地,主要分布在通天河、澜沧江流域的河谷地带。1914年,甘肃学者周希武来到玉树,经过一年的实地勘差和调查,写了一本《玉树调查记》,里面说:“除供本地各族食粮外,玉树二十五族中的其余各族(周希武调查,玉树藏族共分25族,男女三万余口),其“食粮均仰给于此。其交易以牛、羊、皮毛、酥油。”

今天,这里的人口增长了近十倍,粮食主要依靠外运,1990年从西宁调运粮食3050万公斤,不计省里补贴,仅州财政负担的运杂费就达1034万元。有资料显示,1990年农业上方面全州全州实有耕地面积27.3万亩,其中玉树县7.46万亩,称多县5.62万亩,囊谦县13.50万亩,杂多县0.72万亩。全州粮食总产量17102万公斤。粮食平均亩产110.26斤。

玉树地区农牧业发展历史,一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变化和物质技术条件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青海地区民族兴衰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难以考证,玉树农业是否与文成公主进藏有关。当地有研究者认为,从玉树地区至今沿用“二牛顶杠”牵犁而耕来看,似乎未受西宁方面“二牛抬杠”的影响,田间管理、收割、打碾等农活操作也不尽相同,反映本州的耕作技术与河湟地区的耕作技术属于两个不同的农耕体系。

佛法

从结古镇溯巴塘河继续南行约20公里,有一条奇峰突起、危崖高耸、溪水潺潺的苍翠山谷勒巴沟,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庙就座落在这里,周围多处石崖上,刻有多种佛像、佛塔、经文等。

现在,人们在大日如来庙左面石崖上,能够看到的十六行汉字,传说就是文成公主亲手书写的《般若菠萝蜜多心经》。

传说中,文成公主一行在此休整了一月,拿出自长安带来的谷物种子和菜籽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文成公主命随行工匠于贝沟悬崖上雕刻了佛像九尊:端坐中间的是大日如来佛,左右分上下两层侍立四尊菩萨。浮雕左边崖壁上,至今还能看到纹刻的吞米桑布扎书写的藏文“尕恰”十八行,右边崖壁上,刻有藏文佛经十二行和文成公主书写的汉文楷书《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十六行。

在藏文史书中,确实也有文成公主刻石弘扬佛法的记载。在前往拉萨的路上,藏文史书记“文成公主途中在康区丹玛地方的一处青石岩壁上,勒石刻写了《广论卷首》和《普贤行愿品》等经文,在恰都朗纳造立了一尊八十肘高的释迦牟尼佛像。”

传说中,这位原江夏郡王的女儿进藏,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除了庞大的随行官员、卫队、侍女、数量众多的金银珠宝等等,被大唐皇帝太宗李世民当作嫁妆的还有大量工匠、艺人以及典籍、医书、粮食种子等等,极大促进了西藏的社会发展。

文成公主前往吐蕃究竟都带有什么嫁妆?汉文史书其实语焉不详,后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藏文史书中大量而细致的描写。其中被反复提到的是佛经,《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以唐太宗的口吻对即将出嫁的文成公主说:“显乘密宗经律论,能断烦恼八万四,能积无量功德海,取舍十善十不善,成就六度四摄事,赐予爱女作嫁妆。”《王统世系明鉴》更进一步指出,唐太宗送给文成公主的礼物包括“金玉镶嵌的经史书籍,还有佛经三百六十卷。”

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亲自翻译佛经。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神龙元年(705年),吐蕃赞普之祖母遣其大臣悉熏热来献方物,为其孙请婚,中宗以其所养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许嫁。709年,吐蕃遣其大臣尚赞吐等来迎女。四年(710)正月,唐中宗至始平县以送公主,设帐殿于百顷泊侧,大宴群臣和使者。并命从臣赋诗饯别,曲赦始平县死刑以下,百姓免赋税一年,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又改其地为凤池乡怆别里。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了30多年,于开元二十九年(741)春去世。

信仰佛法的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入藏,出嫁吐蕃赞普,随后而去的长安僧人,将内地佛教传入到吐蕃,为西藏佛教的早期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业。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是佛教传入吐蕃的先导者,在吐蕃的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以此之故,文成公主在后弘期的藏文史书中被奉为绿度母的化身,而金城公主则使吐蕃佛教进一步制度化,她将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在大昭寺,并建立拜谒制度,为后世所遵循,同样赢得了吐蕃百姓的高度赞誉。

三江源

离开玉树以后,文成公主一行,并未沿今天的214国道方向,继续往南走囊谦进入西藏昌都。而是折向了东南。

道理很简单,继续往南,是重重大山,而先向西过澜沧江源头地区,长江南源当曲之后,再翻越唐古拉山,这时的山口简直就是一座小土丘了。

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城往西,现在仍有一条乡村公路,没准就是当年的古道路径,我们漂流长江南源当曲的时候,曾经走过一趟。离开杂多县城,百余公里后,一直向西, 几乎没什么感觉,我们就过了澜沧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与想象中的一山分两水完全不同:是一块几乎没有什么起伏的绿色地毯般的大草原,星星点点交织混杂的水流勉勉强强可以看出左右,似乎就那么不经意间,命运完全不同,一边将进入澜沧江流向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还改名湄公河;另一边就是伟大长江的南源当曲,先西后东,将横穿中华大地。

时近黄昏,远近都金光闪闪。视线尽头,唐古拉山脉呈一个个尖尖的小三角,看起来并不高大,这里的海拔已经四千七、八百米。长江南源当曲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草原。

杂多县以西,过青藏铁路公路,6万多平方公里的唐古拉山乡境内,格拉丹冬雪山以6621米的高度傲然挺立,发育了长江正源沱沱河。唐古拉山乡以北的广阔地域,就是著名的可可西里,属治多县所辖,索南达杰烈士就是在该县西部工委书记的任上殉职。可可西里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的发源地,长江三源在玉树州汇合称作通天河,流出玉树州巴塘河口后改称金沙江。黄河发源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野生动物众多,特别是黑颈鹤,蔚为壮观。

这个拥有三江源头的壮美之地,是中国的生态命脉。国家建立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我曾从当曲草原腹地的莫云乡翻唐古拉山到过西藏索县。唐古拉山以南就是怒江流域了。从索县沿黑昌公路,到藏北重镇那曲,已经不远了。

这一路,与214国道险峻崎岖大山相比,虽海拔高,但确实舒缓很多。不知道当年文成公主走得是不是这里?我们走的时候,差不多可以成为探险了。除了零星的当地牧民,这里基本看不到外人。外界,甚至称这一带为“无人区”了。

今天,内地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川藏公路。与之相比,这条“唐蕃古道”显得有点冷清。沧海桑田,令人慨叹。不过,对于旅者而言,仅就直观感受而言,与从青海入藏的主通道“青藏公路”相比,“唐蕃古道”显然要美丽很多,丰富很多。

据有人考证,总体来说,唐蕃古道的大致走向为:从陕西西安市出发,过咸阳,沿丝绸之路东段西行,越陇山,经甘肃天水、陇西、临洮至临夏,在炳灵寺或大河家渡黄河,进入青海民和官亭,经古鄯、乐都、西宁、湟源,登日月山,涉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然后经切吉草原、大河坝、温泉,花石峡、黄河沿,绕扎陵湖、鄂陵湖,翻巴颜喀拉山,过玉树清水河,西渡通天河,到结古巴塘,溯子曲河上至杂多,沿入藏大道,过当曲,越唐古拉山口,至西藏聂荣、那曲,最后到达拉萨。

奇迹

金城公主远嫁吐蕃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赋诗云: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无法用我们凡人的思维来观照封建皇室的婚姻,这是政治。和亲并非唐太宗首创,也并非中原所独有。政治联姻,对于历朝历代统治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手段,近如当代欧洲亦然,虽然已经符号化。

隋唐时期,吐蕃王朝在统一青藏高原和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通过政治联姻建立利益同盟,以今拉萨为中心形成了吐蕃和亲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汉、藏文有关史料记载,吐蕃分别与苏毗、象雄、吐谷浑、苏禄、小勃律、泥婆罗、党项、南诏及康国等政权建立过和亲关系。其中,松赞干布的祖父达日年塞将妹妹嫁与苏毗王室;松赞干布本人就与唐朝、泥婆罗、象雄、党项等政权和亲;墀德祖丹赞普先后与南诏、唐朝及康国和亲。

吐蕃曾两嫁公主给“唐蕃古道”所经过的吐谷浑地区的王族。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墀邦公主出嫁吐谷浑王,她所生的儿子是莫贺吐浑可汗(诺曷钵)。

这位墀邦公主,在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路过吐谷浑时,她和诺曷钵等人热情欢迎文成公主并为她送行。敦煌藏文历史文献记载:740年,吐蕃公主杰娃墀玛类嫁到了位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小勃律。不久,747年,与夫君一起被唐将高仙芝所俘,并在唐朝京师长安度过了她此后的余生。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历史上,和亲至少有360次。在文成公主进藏前后,隋与吐谷浑和亲一次;唐与吐谷浑和亲至少七次;唐与吐蕃和亲二次;辽与吐蕃和亲一次;西夏与吐蕃和亲五次;阿萨兰回鹘、龟兹与吐蕃各和亲一次……客观上,和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有其特殊的促进。虽然,唐蕃之间,并没有因为和亲而中止干戈,但和睦成为主流。据有人统计,自贞观八年(634年)至会昌六年(846年)的13年间,双方互派使者就达190余次,其中唐朝使蕃60余次,而吐蕃使唐120余次。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大理卿刘元鼎作为会盟使者远赴吐蕃缔结盟约归来,还特地寻找了一番黄河源头,撰有《使吐蕃所经见记略》,成为唐代地理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文成公主进藏,不仅是中原地区与青藏高原的交流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由此延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经唐蕃古道传入南亚,印度的熬糖术也是经过这条道路来到了中原。

在此之前,玄奘法师取经印度,绕道新疆。文成公主入藏后,僧人前往天竺取经,就有了新的捷径,在义净法师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就记载有不同时期至少十位以上僧人经吐蕃到达印度;到了《宋高僧传》中,也还有印度人善无畏,路出吐蕃,与商旅同行,716年至长安的记载。更为传奇的是大唐使者王玄策,其所作所为,就今天的国际政治生态来看,宛若神话。

公元647年,唐太宗派王玄策取道吐蕃,出使印度天竺。这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该国。上一次,这位原融州黄水(今广西罗城县西北)县令是副使,此时他已擢升为右率府长史并任正史。

王玄策出使,目的一方面在于和洽中印两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去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那个年代信息和情报系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王大使离开吐蕃一进天竺,却正赶上人家国内大乱。天竺大臣阿罗那顺篡权,自立为王,发兵拒绝王玄策入境。

王玄策大使与副使蒋师仁等全体使团官员加上卫队,总计也就三十来人,虽力战,终被擒,沿途诸国进献给唐朝贡物也被洗劫一空。

不可思议的是,王大使趁着夜色逃脱,历经艰辛来到吐蕃边境,发文书征调兵马,吐蕃派遣精锐1200人,尼婆罗派遣7000人。王玄策大使与蒋师仁副使马上率领借来的两国兵马返回,大战数日,斩首三千,溺死一万二千,大获全胜。次年,阿罗那顺被押送至长安。后来,唐太宗驾崩葬昭陵,史书上还有 “刻石像阿罗那顺之形,列于玄阙之下”的记载。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为护送佛袈裟到摩柯菩提寺,王玄策第三次赴印度,路过西藏吉隆县马拉山时,一行人立篆铭以作纪念,这块石刻,至今尚存。

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太子李治嗣位为唐高宗。新任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沿袭其父的政策,并派特使送去大量的金银、绢帛、诗书、谷种等,并特别给文成公主送去了饰物和化妆品,以示嘉勉。

尽管史书有明确记载,学者专家们的研究也都认为文成公主进藏就是走的我们上述唐蕃古道,但并不妨碍民间另有传说称公主进藏时曾路过四川境内,是由现在的川藏公路进入吐蕃的。甚至在整个藏区,都有很多关于文成公主和唐蕃古道的传说和神话,时时会如同山中云海迷雾一般弥漫开来。

诸如此类的很多东西,在今天看来颇不可思议,背后有多少被忽略的人间奇迹,尚不得而知。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吐蕃玉树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玉树留芳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