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为鉴,育人以德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

2016-03-02邵俊清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学民族德育

邵俊清

(江苏省沭阳县吴集初级中学)

以史为鉴,育人以德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

邵俊清

(江苏省沭阳县吴集初级中学)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深化,中学历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德育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历史也以其自身的史学意义,对我国德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做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德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历史教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是十分适合德育的。德育简单来说就是思想道德教育,而道德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能够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随着提升,德育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当代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德育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美德,而坚贞不屈、诚实、善良等都是德育的重点培养内容,而历史学科中很多的英雄故事和伟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对学生德育最好的素材,同时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学生也可以充分看到这些爱国人士的爱国情怀,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投笔从戎的班超,苏武牧羊、不失汉节,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都是从古至今我国著名的爱国英雄,从这些爱国人士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的爱国情怀,我国还可以感受到他们忠诚、善良、坚韧等优秀的品质,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1世界已经逐渐成为了人才的世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能够在增加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是完善我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遗产和传统美德,其中尊师重教,尊长爱幼都是我国优秀美德的典范,历史学科中有很多的名人事迹都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因此从很多的历史事件中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感悟,对学生是一个很多的启迪和教育。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通过历史事件突显历史人物的教育性,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思考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例如,汉光武帝刘秀“效法明君,律己责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名人事迹,通过这些历史事迹的讲解,学生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有了重新的认知和领悟,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发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也是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做好的素材。例如,在讲解“红军长征”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长征的报道和讲堂,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听听红军口中的长征,这样一来,学生们了解到了长征的艰难险阻,也了解到了红军的英勇、坚强等优良品质,不再只是空想,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对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人民群众的作用,强化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人民群众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人民群众也是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最强有力的后盾。因此注重人民群众教育,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意义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就要树立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国家的今天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撑,社会主义是适合我国国家的发展国情的,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而且社会主义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中最科学的,因此在中学历史德育的开展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的感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自身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决定了历史教育是德育最好的素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以史为鉴,真正的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王治国.浅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06-109.

[2]赵凯.培养合格的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0(4):139.

●编辑 王洁琼

猜你喜欢

中学民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们的民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在多解中学创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多元民族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