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哲学

2016-03-02杨翠欣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矛盾哲学高中生

杨翠欣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哲学

杨翠欣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程,在政治试卷命题中所占比重较大,许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往往不得要领。下面仅就本人教学经验及学生学习反馈,谈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哲学、运用哲学。

一、明确知识体系,理顺知识结构,全面把握知识的基本内容

生活与哲学由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及历史唯物主义等几大版块组成,每一版块均有其基本概念与基本线索。有道是纲举目张,所有知识都可以被一张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知识网络所涵盖。因此,学生一定要在脑海中形成高中哲学主题知识框架,结合课本目录,自己动手或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知识网络,将每一版块的关键词、基本原理等内容简扼地列举出来并加以背诵记忆,如此方能做到提纲挈领,将全盘知识烂熟于胸。同时,在学习每一部分时应注意两大线索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展开来讲又包括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内容及反对的错误倾向。具体到教材知识来说,唯物论部分核心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认识论部分核心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重视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发挥正确认识和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辩证法部分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此外,还包括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即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则分为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求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理解为主,善于思考,辅以背诵记忆,勤加练习

哲学学习相比于思想政治其他模块内容较为抽象,决定了学好哲学决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而应是理解为主,背诵、练习为辅。在课堂上,只有师生高效率地默契配合,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即时掌握基本知识要领。讲授时,老师应力图避免枯燥乏味,要善于从身边事物入手,循循善诱,举例说理。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消化课堂内容,而学生也应积极配合,认真听讲,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深入探索问题本质,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决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高中生更应注重在思考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具体来说,(1)要把握不同,因为唯有如此方能加以区分不致混淆。譬如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重要知识点都是阐述“矛盾”且都涉及“主次”这一关键词,但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主次矛盾”是指复杂事物包含的许多矛盾有主次之分,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则仅指具体到一个矛盾的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2)要把握联系。譬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以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这几个知识点在原理表述及方法论内容上有其相似共通之处,可以迁移运用,只不过所属知识领域不同。

同时,课下的背诵与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趁热打铁,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精读熟记,或每天安排一定时间专门记忆、复习哲学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论内容。就学习实践来看,做题练习也很重要,尤其是主观题,在发散解题思维、锻炼答题思路、培养解题技巧等方面,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学生在练习时不应逃避主观题,而应主动思考,争取做好,然后比对参考答案及老师讲解,认真分析总结,不但要追问自己的错误思路,更要敢于为参考答案纠偏补充。只有这样不断地练习、总结,方能有助于摸索把握答题规律,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运用灵活,举一反三。

三、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原则

毋庸置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哲学学习的基本原则。因为一切哲学源于生活与实践,最终还要去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实践。只拘泥于课本教条,生搬硬套,而缺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是绝不可能学好哲学的。一方面,我们要把教材知识即哲学原理同身边日常事物紧密结合起来,从寻常可见的细节中甚至是成语俗语中见微知著,锻炼我们的哲学思维。譬如“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等蕴涵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法原理,又如“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则启示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或许学生还达不到如哲学家般的思辨高度,但是却应该对身边的一点一滴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索能力,从这些点滴中联想到哲学知识,本身也是一种对哲学的运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开阔视野,把哲学原理同国内外时事热点、焦点相结合,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比如,可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等角度思考时下反腐热潮、依法治国等国内热议新闻。只有让哲学知识回归生活、用于生活,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解题时驾轻就熟,思如泉涌而不愁无话可说。

以上是指导学习生活与哲学的几许心得。除此之外,高中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多读几本哲学方面的书籍,如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挪威作家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毕竟哲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思想之深邃令人痴迷,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所学仅为冰山之一角,不免浅显。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自我主动接受熏陶,远比在课堂上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至于考试时所应掌握的答题规律、解题技巧以及规范书写等形式要件,还需在教学、测验的实践中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统而言之,希望高中生通过学习生活与哲学课程,叩开哲学殿堂的大门,真正学好哲学,用好哲学,切实让哲学知识的汩汩暖流滋润每位学子的心田。

[1]卢梭.忏悔录[M].范希衡,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张东荪.认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矛盾哲学高中生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菱的哲学
对矛盾说不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