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动力课堂模式探索

2016-03-02陈红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实验课高中化学

陈红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

高中化学动力课堂模式探索

陈红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第四高级中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动力息息相关。在众多的新教学模式中,动力课堂是能发挥学生能动性的一种优化课堂模式。从拓展课堂、注重实验、提高效率三方面论述,提供动力课堂的模式探究。

拓展课堂;利用实验;效率;文本

一、发掘师生双方潜能,拓展课堂空间

激发学生动力,需要学生的积极性,也需要教师的优质辅导。两者共同发掘潜能,才能达到拓展课堂的目标。

1.整合文本,深挖资源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依据,对他们进行很好的把握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拓展课堂时也要以之为主要依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新教材中都设计了一些课后小活动,本身这就是一个可利用的素材,另外,由于化学学科是个科学意味很浓的学科,素材也是很广泛的。比如我们学习了“燃料及其利用”这课,就可以在学生间开放一个小课题,结合当前世界燃料紧张、传统燃料污染严重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2.建立兴趣小组,反哺课堂教学

兴趣小组并非新鲜事物,但真正将兴趣小组搞得很有特色,深入人心却很难,要么流于形式,成为浪费时间、耗费精力的“鸡肋”,要么离题太远,偏离了教学轨道,成了“个别生”的专利。其实兴趣小组建立的目标很大部分还是课堂,是为课堂服务的,比如我们可以建立“生命之源”兴趣小组,从水质到水的科技新利用,还可以建立“生活中的元素”兴趣小组,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为生活服务,为学习开一扇”窗“。而这些都是能从课堂中找到身影的,也会最终对课堂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二、充分利用实验课,让课堂有声有色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本源,而化学课更是如此。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化学的实验课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一定要将试验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不是仅仅引导学生入门;其次,学生应该在实验中悟到自己的东西,包括爱好;最后,高中阶段的实验科目应该不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有新的选择。

1.足课,高率开展实验课

很多学校对实验的态度是错误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都很低,形式也都停留在“教师演,学生看”的阶段,学生动手机会少。这要从几方面入手解决。一方面要在实验室设备、实验员编制等方面分析,教师要尽量在这方面满足学生需求。其次,师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集中精力,提高成绩,忽略了各种实验。还有,个别教师惧怕实验不成功,不甘于真实演示,而是靠说教,免去了很多麻烦,当然还有很多学校过多考虑安全因素,取消了一些实验。这些都需要教师一一克服,打消传统思想和畏难情绪。

2.引导学生热情参与

对于实验,有的学生乐于参与,但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动手,抵触实验,而有些实验是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才能掌握要领、熟悉步骤,体会到其中的原理和结果,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全面参与。比如,在提问时,要照顾全面,在提问时要注意方式,有效提醒所有学生关注课堂。

3.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际教学要吻合

教师对实验的主旨一定要在教学中体现,并且达到教行统一。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强调实验课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分心,比如过分强调实验仪器注意事项,提及和试验无关的学校规定等。另外,教师一定要求学生既要细心,又要大胆,不能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

三、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效率

1.设计好随课小练和课前测试

课堂练习十分重要,它是师生之间学习情况的一种快速反馈,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通过练习的训练和评价产生师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使学生的思维在灵活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方面得到发展。如何提高效果;除了知识内容的设计,主要是练习形式的设计。比如在练习快速记忆分子式时,教师可以做成卡片或者电子卡片,通过快速闪动,多次重复让学生抢答,单独回答,或者到黑白书写;在描述物质化学性质时,可以要求学生写成拟人化的“人物特征”,这样都能提高学生兴奋点,也加快记忆。另外,课前的测试也可以设计,这正是对前节知识的归纳,测试内容不要多,但一定要面面俱到,也要照顾到所有学生,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强化课堂效果。

2.将考试游戏化、戏剧化

很多教师每周定时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小测是考查考生一周内对必考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这种形式如果被学生接受是不错的,但如果让学生就认为是一次“考试”会给学生比较大的压力,造成学生逆反,从而削弱测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考试的形式上要多动脑筋。其实每次只是小小的改动和变化,都会让中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反应。比如在考试的题目设计上,打破填空、选择、解答的框架,用小问答、学校心理测验、小生活知识问卷等;另外也可以让小考试多一些花絮,如设计选择题时,答案设置要有规律性,让学生专注于猜测下一次规律,其实也就是关注考试,也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

[1]李风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2(8).

[2]周贺.化学课的开放性[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9).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实验课高中化学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有趣的实验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