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的多维支架搭建

2016-03-02陈云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汇书面支架

陈云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浅谈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的多维支架搭建

陈云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在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合理展开思维进行写作任务分析,构建符合逻辑的写作框架结构,准确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

书面表达;支架;思维;内容

书面表达教学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的书面表达教学依然停留在浅层次的语言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多的是简单模仿和机械照搬,而思维参与度较低。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较高质量的书面表达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核心教学模式之一,依托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本质为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学习支架的帮助下,通过团队合作和独立探索等形式,实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支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所搭建的支架对学生知识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朱永举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确定最近发展区、选择学习任务、提供支架、进入情境、合作探究、效果评价六个阶段。近期,笔者以支架理论为依托,执教了模块五第二单元Task板块的研究课。笔者发现,在书面表达技能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发掘利用教材,为学生的写作搭建多维支架,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一、语汇支架

优秀的书面表达离不开准确优美的遣词用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多地侧重于词法、句法的分析和记忆,而准确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通常较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可以首先选定主题,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激活学生相关的语汇储备;再通过听力、阅读等学习活动,形成有针对性的语汇输入,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炼。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语汇应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教师可以设置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情境,鼓励学生在仿真情境中进行表达训练。

二、结构支架

书面表达本身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例如,记叙文往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进行写作;说明文的写作逻辑一般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者从整体到局部,从现象到本质等等;议论文通常情况下先提出问题,然后陈述观点、阐述理由,最后进行总结概括,而本课的教学设计则遵循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并适时干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书面表达的内在逻辑。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对所写内容进行谋篇布局,使习作的框架结构更完整、更合理,逻辑性更强。

三、内容支架

目前的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往往是将一些极其简单的信息套用在某些所谓的“万能句型”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给定话题的相关知识匮乏,联想迁移能力薄弱。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思维,丰富与话题相关的信息,扩展书面表达的内容。

四、思维支架

语言归根到底是一种工具、一种载体。学生应该通过这种工具接收更多的信息、领略更多的智慧、碰撞更多的火花。因此,思维的发展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而书面表达的教学既是学生提升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展示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呈现现象或者数据,鼓励学生通过数据分析问题;或者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等。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要善于利用别人协助搭建的支架实现自身的认知发展,因此无论是师生的互动还是生生的互动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并且巧妙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适时的干预,既不能全盘告知,也不应放任自流;最后,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1]李玉苑.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1(11).

[2]朱永举.例谈支架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3(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语汇书面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Keys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书面表达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