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的外在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力的影响

2016-03-02尼玛普赤

西藏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尼玛普赤



课堂教学的外在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动力的影响

◆尼玛普赤

摘要: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根据十八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提出并分析了课堂上的一些外在因素,如教师的课堂言行、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动力的影响。

关键词:课堂教学;外在因素;内在动力;英语教学方法

动力是激发人们追求已设定目标的内在力量。如果我们感知到目标非常有吸引力,我们就有强大的动力去做一切必要的事情来达到这一目的。同样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动力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学习的角度看,学习动机、态度、兴趣等都属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从教师的课堂言行、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课堂教学的外在因素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的影响,从而强调了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学习兴趣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师的言行

教师的课堂行为是多方面的,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停地叫喊,这样的行为造成了一个不和谐的课堂气氛,他们处于是否应该积极或消极的两难境地,因为他们的沉默或回答问题的不完美都会遭到老师声嘶力竭的言语惩罚。如此压抑的课堂气氛只能使学生失去动力,甚至抑制他们的主动性。相反,如果教师采取较人性的方法,结果会很不一样。通过观察,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包容学生犯的错误,试图最小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压力,学生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当中,逐渐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葡萄牙心理语言学教授德尔涅伊(Dornyei)在《教学与动力研究》一本中提出:“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耐心投入地支持学生的努力,学生们冒智力风险时应该感到很舒服,因为他们知道如若犯错不会被老师极力批评而沦落到尴尬境地。”(2001)

表扬与批评在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中经常遇到,尽管教师都知道,表扬是最鼓舞人心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只表扬优秀的学有进步的学生,而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老师的表扬与之无缘。作者曾在与后进学生座谈中得知,90%的所谓“差生”,从未得到过老师的表扬,而经常受批评的却占了多数。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实验表明,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当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但表扬鼓励必须多于批评、指责,否则就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设法说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这是我们教师几乎每天都要提醒自己的一种简便的教学行为。

除了耐心和言语上的鼓励,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信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良性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作者的调查,在西藏中学藏族班和汉族班英语教学中,由于藏族班学生的整体英语基础相对汉族班学生差很多,一些老师也相应对藏族班失去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的信任。每当临近高考,汉族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冲刺练习时,藏族班的学生却在虚度光阴,因为有一些老师认为藏族班的学生基础差,帮助他们做高考冲刺练习是毫无意义的。老师们不但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和成绩,反而通过一些言语暗示学生放弃英语学习,比如一些老师会跟学生说:“以你们现在的基础怎么努力也没有用,高考时只能猜题了,因为绝大部分英语考题是ABCD选项。”老师的这种消极态度造成了学生们对英语兴趣的二次伤害,结果很多学生会完全放弃英语学习,甚至不来上英语课。

相反如果老师对教学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学生会被老师的那样一种教学魅力所吸引,从而对老师所讲的课也充满兴趣。2006年至2008年我在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攻读“英语教学法”的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曾经听过一次面向非英语为母语的成人英语课。当时一进教室我感到很惊讶,因为那个级别的班里只有两名学生,在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疑问是老师如何对她的两名学生在如此大的教师里进行正常的英语教学。但是使我震惊的是Irena Izumi老师热情饱满地是像在面对30名学生一样上了一堂课。她的课准备的很充分,教学程序很完整,包括课前相关话题讨论、新课词汇、语法、课文的讲解、课后课堂活动的组织来巩固新学的知识等。下课后我问了其中的一位学生对Irena Izumi老师课的感受,那位学生毫不犹豫地说他很喜欢Irena Izumi老师的课,主要原因是Irena Izumi老师是个“热情源”。

综上所述,教师行为对学生学习动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的动力联系起来,学的动力诸因素相互联系,形成动力机制,教的行为要尽可能科学,前后一致,始终如一,保证学习动力的持续有效地推进,形成良性发展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

二、教学材料

除了教师的言行之外,教学材料的适当运用也会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对别人教学的观察,“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可以利用到英语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大卫·努南把“真实的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定义为:“不是为语言教学而专门制作的生活当中到处可以用的到的真实的材料”(Nunan(1999)。由此可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用到的很多东西比如照片、标签、菜单、报纸、电视、电影等可以运用到语言教学上。在美国夏威夷实习期间的几次听课,我对真实的语言材料在语言课堂中的价值体现深感赞同。

在一次课上,老师带来了一捆报纸到课上,给每两个学生发了一份报纸,让他们谈论报纸上的新闻。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分享阅读感想,向老师提出很多有关报纸里的新闻内容和涉及的词汇方面的问题。这充分说明,学生们非常热衷于阅读和讨论报纸上的新闻。报纸新闻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因为想了解真实事件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们去阅读报纸里的文章。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学到很多平时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与时俱进的英语词汇。曾经在一次我的语法课上,为了更有意义地讲好一般将来时,我收集了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和电视里涉及一般将来时的对话,在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一小组发一份对话材料,然后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一起读对话、了解对话的内容、并且总结对话里构成一般将来时的谓语动词结构,最后让学生们套用自己总结的将来时谓语结构来进一步谈论几年后他们的计划。课后很多学生跟我反应那堂语法课讲得很有意义,深入浅出,一点也不像传统的语法课那样枯燥。我认为这就是真实的语言材料在语言课堂上起的积极作用。如果不把学生充分暴露在真实的英语语言情景里,他们很难实现学习语言的真正目标,无法把语法结构融入到现实的交流当中。

交际教学法产生以后,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关注到真实的语言材料,他们看到了使用真实材料的优点。正如夏春娥所提到的:“真实的语言材料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世界活动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责任心。从这个角度来讲,真实的语言材料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真实语言材料的使用,使学习者曝露于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通过切身体会学到的语言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密切使用建立学习语言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适当与否也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要求的提高,交际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的青睐。英国语言学家理查德和罗杰斯提出:“交际教学法起始于语言作为交际手段的理论,因此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交流能力。”(Richards and Rodgers (2001))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授课及观察经验,交际教学法确实能够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更强。

交际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彼此交流观点想法给予学生机会充分表达思想,学生的安全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多次合作交流得以加强,在这种融洽的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没有压抑感,可以进行更有创造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在美国夏威夷实习期间的一次听课,当中纯粹交际教学法的使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堂只有14个学生的英语写作课,14名学生来自5个不同的国家。老师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就写作题目和主题内容提出建议。首先老师告诉学生们写一篇关于一件难忘事情的小作文,紧接着老师把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跟自己的小组成员讲述一件难忘事情,并根据所讲述的内容相互建议作文题目。大概20分钟的小组讨论之后,老师从每一组里挑选了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关键词,然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根据关键词展开相关的内容。那一节课的内容只是那次写作任务的前期准备,是通过交际教学法获取更多的有关写作题目和内容的想法,这比独自一人思考更有效。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们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增加了使用英语的自信心。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很低,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无事可做。实际上,教师虽不唱主角,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不但要有组织能力,还要有应变能力,教师不再是以一元思维来准备教学活动,而要以多元的思维来运筹整个教学活动,其工作的重点是组织、激发、鼓励和帮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因此,交际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以课堂教学内容策划者、教学活动调节着、支持者、咨询师等的身份随时帮助学生启发思想、促进学习,并解决问题。这样的语言课堂教学效果好于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学生被动听课做笔记的的语法翻译法。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英语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但是交际教学法在具体组织实施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在西藏大学的公共英语课堂上学生人数过多,平均每班60名学生,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状况下,若使用纯粹的交际教学法,不但是浪费时间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场面。因此根据具体课堂情况有效结合交际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更能够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激发学生对这门语言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课堂上的授课人有责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课堂言行,课堂上如果能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包容学生犯的错误,试图最小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压力,学生在没有恐惧的心理状态下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当中,逐渐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其次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曝露于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通过切身体会学到的语言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密切使用,建立他们学习语言的自信心。最后,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教师应该适当采用交际教学法,将真实而自然的实际活动引入课堂,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各种语言知识来完成不同的语言任务,如对子活动、小组活动、角色表演等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因此,只要教师有一份责任心,那么他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Dornyei, Z.(2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England, U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Nunan, D.(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Learning. Boston, MA: Heinle&Heinle Publishers.

[3]Richards, J.,&Rodgers, T.(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Wajnryb, R.(1992). Classroom Observation Tasks: A Course Book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d Trainer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夏春娥.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选择与使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2).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外语系

责任编辑:胡萍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