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6-03-02李磊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新课程数学

李磊

(安徽省凤台一中)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李磊

(安徽省凤台一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技术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专业技能是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学好技能的基础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持。其中,数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数学是通往大学的一块重要基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一件事情。难以理解、枯燥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学生的困难解决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在分析高中数学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高中数学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建议

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对高中数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相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毕生的夙愿。尤其是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听不懂,感觉枯燥乏味的局面。因此,要想改变数学课堂的这种“极端”局面,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班级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相对单调

相比较语文学科的多元化、生物学科的多样性等,数学学科就显得十分单调,教材给出的只有“冰冷”的定理和数字。因此,很多学生都对数学提不起精神,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另外,教学节奏快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之一,因此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弊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教科书”式地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成为无数数学教师教课的一个缩影。此外,也有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情境化和数形结合,不能有效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等缺点。

2.不能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课堂教学要想达到一定的理想效果,就需要任课教师把握住教学的节奏和内容。否则,就容易造成“越努力追求完美,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越远”的局面。

近年来,教材的变化调整较大,因此很多年轻教师不能将课本内容准确呈现出来,甚至一些具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不能准确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种是完全照搬教材按照教材内容去教;另一种是完全脱离教材,另起炉灶。

二、探索性教学融入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方法研究

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学好数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互相合作;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提供的教学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计划,笔者认为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在整体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将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日常教学中时刻留意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班级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数学难学,而且里面不乏一些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这就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学生认为数学难理解、枯燥乏味。

因此,如何将枯燥的数学变成鲜活生动的教学就考验一名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了。在这里,不妨建议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比如,讲到数列的章节,可以巧妙结合班级刚刚举办完的篮球比赛或者结合学生的身高比例,这样自然而然引进了数学知识,学生还能够积极听讲学习。

生活处处是数学,很多现象都能够运用到课堂中。因此,作为一名老师,不仅将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就等于任务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所谓的老师和同学关系,大家都是平等相待,共同探讨“未知”的数学,一起学习进步。因此,作为老师也不能一味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最好的,自己的解题步骤是最完美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往往一些很精妙的好方法就在学生的脑海中诞生。因此,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数学题“开战”,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锻炼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3.努力做好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对于学生学好高中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常常会与学生交流一下,了解个人学习情况的同时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及时予以建议改正。尤其认为教学的课堂环节十分重要,只有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课后复习工作自然很轻松,接下来的预习工作自然较为简单。以上两点就是在近年教学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未来学习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身为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自身的经验与教学方法,将教学工作做得最好。同时,还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一个公式,而是教给他们一项面对未来的技能。

[1]焦彩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70-73.

[2]武兴飞.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信阳师范学院,2014.

[3]王一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5.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新课程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