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本深度研读的三个层次
2016-03-02◎王莉
◎王 莉
高中语文文本深度研读的三个层次
◎王 莉
深度解读文本是文本解读的内在诉求,如何从感知、分析和综合三个层次来分析文本,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理应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一、整体感知要以激趣为导向
解读文本,整体思维是关键。“整体感知”主要指全局思维和集聚意识,比如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和主要情感态度倾向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文本的核心要素,这对培养语文老师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要以激趣为导向来助推整体感知,其最核心的就是要抓文本的主要矛盾,找到能激发自己兴趣的支点,并以此为内核,寻绎文本的其它细枝末节。如何激趣?这考量着教师研读文本的基本功和内在素养,比如在一些精彩的观摩课上,授课者在激发学生趣味、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就是一词或一句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教学苏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一文,抓住了金岳霖先生是个“有趣”的人,就能够迅速切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然,具体的激趣方法还要因文体和文本的内容而定,不能定于一尊。
二、局部分析应扎实有效
分析的目标旨向是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但反观现实,很多教师倾向于以泛泛的定论来代替具体的思维和情感分析,学生往往缺少亲身分析的体验,不太可能直抵文章的内质,无法修炼研读文本的“真经”和王道。笔者认为,局部分析要从几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厘清文章脉络结构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文章有三种图式,其中形式图式或结构图式是文章的支架结构,它是勾勒文章主题思想和丰富内容的支撑点。结构分析的基本任务即是把握作者的思路、注意开头结尾、厘清层次段落,以及过渡和前后照应等等。作者的思路虽无形,但正是通过脉络结构将无形化为有形,才能让文章形神兼备。其实,文章无非就是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以及抒情和议论等手段,来说理叙事,从而寄寓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具体而言,文章思路有两种,一种是纵式,一种是横式。纵式即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或人的感知发展来建构文章的起承传合;而横式思路往往是以某一中心为聚集来选几件事,从而构建一个文脉,抑或以空间的共时性特征来遴选相关材料,从而表达一个事理。无论是哪一种,文章都不是字词句段的任意堆砌,而是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体,其内在的关系如动静、主次、顺逆等都是其结构思路的信号词和风向标,只有抓住这次,文章才能层次分明;也只有领会这些,文章才会纲举目张,让读者心领神会。
(二)抓住内容核心要素
按照文体的不同,内容的核心要素也有所不同。记叙文的人物形象、事物特征,说明文中的简介和功能,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诗歌中的意境等,小说教学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这些要素是文章表情达意的核心载体,抓住了它们,也就领悟了文章的精髓。例如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疑:为什么说老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围绕这个问题师生对话、探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容易探究出小说的主题、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聚焦文本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一个重要侧面,写作技巧使用的适切性和灵活性往往能决定文本思路、语言内涵能否深刻地流露在读者面前。借力一些修辞格,文本的主旨意象往往能由神见形,从而露出其“庐山真面目”。如虞世南的作品《蝉》就是借力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成文的,诗人以蝉喻己,凸显了自己虽身居高位但踌躇满志的人物形象。
三、综合分析需化繁为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合分析不是分析方法的大杂烩,而是根据文体特征、文本内涵、文本脉络的不同选用最适切的分析方法。教师切忌在综合分析时将各种方法简单罗列,不分主次轻重地形成一二三四和四乙丙丁,而是要回到文本,并从更高的层次把文本当作一个整体来审视,并从文本局部解读的“琐屑”中解脱出来,形成“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审题引申式。文章的标题往往是“题眼”,再次审视它,作者可以默念出其和文本内在语言、内容及其结构的有机统一关系,比如有些议论文标题本身就是观点,真截了当,开门见山,但有些以疑问句式出现的标题,其文本本身就是在回答这个核心问题。
(二)寓意显现式。有些记叙文的事理往往潜隐在文本中,其主旨需要作者在回忆文本内容的过程中,结合自我的理解而形成情感认同。这些情或理往往不直接说出来,结尾也并没有画龙点睛的语句,因此读者需要从最主要的材料中提炼出最核心的观点。例如,名作《鸿门宴》即是通过“会前”、“会中”和“会后”的斗争形式,从而形成文章的中心寓意:通过鸿门宴上繁杂的斗争和戏剧性场面的描写,塑造了项羽和刘邦的迥异性格,从而点出成败的内因。
(三)弦外之音式。很多文章言在此而意不在此,需读者升化主题,跃迁境界。如名作《阿房宫赋》直观表达的观点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施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但根据“后人”的感叹,其真正的要义实为提醒统治者要“爱人”,形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治国策略,这才是文本的核心寓意之所在。
(王莉 江苏省宜兴中学 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