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淡而有味的“家常课”
2016-03-02朱晓涵
◎朱晓涵
浅析淡而有味的“家常课”
◎朱晓涵
在纷繁复杂的众多语文教育理念中,坚守语文的本色,守望简约而高效的“家常课”是重中之重。“家常课”不是“公开课”、“优质课”的对立概念,淡而有味的风格应该融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坚持立足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紧扣“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让语文教学真正“返璞归真”。“家常课”这个概念最大众化的解释是指在常态下,我们每天按课程表进行的日常课堂,也有人把它叫做“常态课”,通常把它作为与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公开课相对应的概念。
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样,吃多了山珍海味,就慢慢地开始怀念家常菜的味道,舍弃精雕细琢的装饰、种类繁多的佐料以及精致的摆盘,选择普通的食材与用料,不过分追求色彩上的搭配,用心烹制,保留食材最原始的味道,百吃不厌却又营养满分。就像家常菜一样,略去花样百出的浮华,还语文以最朴素、最简单的味道,这才是现在语文课的大势所趋。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景华先生从课堂的角度对“家常课”做了几点解说:目标简明、结构简单、方法朴实、教师省力、学生卖力。黄厚江老师在《新课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一文中说到,真理总是朴素的,新课程的理念可以体现在普普通通的课堂中,可以用最平常的方式去实践。短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黄厚江老师朴素的教学风格。黄老师从他的“本色语文”思想出发提出了“家常课”的概念,并为这种课拟定了三个标准: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这样教; 每一个具有基本素养的教师都可以这样教; 每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这样教。诚如黄厚江老师所说,课程改革,是一线普通教师们共同的使命,而不是几个素质“超常”者的表演和作秀。只有致力于常规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才能走进无数学生的课堂。
纵观很多教育名师的公开课,一节课结束,收获掌声、赞叹声满满。听课老师意犹未尽,满眼崇拜的感叹:这堂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学生积极性高涨,这位名师的课真精彩!不可否认,这些语文名师确实将他们的教学理论融入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之中,每节课都倾注了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都是经过不断反思后精雕细琢的成果。无论是从文本解读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课堂细节的展示等等,我们都能从中发掘出这些名师的教学智慧和艺术。但是,这些名师的课堂是否具有迁移性?再来审视很多一线教师的公开课,新颖、独特、热闹,但我们首先要清楚,公开课的教学首先还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收获,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是为了互相学习,以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们的知识获得主要来源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不能为了改革而完全抛弃传统,为了新奇而过度解读文本,为了独特而滥用各种教学方式,要努力探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更好、更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关于语文的本质、语文的教学内容、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乱花渐欲迷人眼——“真语文”、“大语文”、“生活语文”等众多教学理念使得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乱了阵脚,怎样洗净铅华,回归语文最本真的状态,不再将“公开课”与“家常课”作为两个大相径庭的上课模式对立起来,真正的做好“家常课”这道原汁原味却又富有营养的菜就成为现在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立足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的灵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位教师在上《济南的冬天》这节公开课时,设计了八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多媒体展示关于“济南的冬天”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走近作家和作品;注意辨别多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文中修辞手法,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学习老舍高超的写景方法等。教学目标设置过于繁多,教师试图把所有与课文相关的全部内容都传授给学生。其实,教师讲得多并不代表学生学到的多,很多时候是适得其反,教师口干舌燥的上完一节课,学生听的也是疲惫不堪,教学重点没有掌握,教师额外拓展的内容更是一知半解。
我们常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有人批判说这句话说的不正确,认为教师剪断了学生个性化的“枝条”,把学生培养成了大批量生产的统一人才。我觉得换个角度看这句话,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看作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设计的一个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如果能丢弃一些无用的枝叶,修剪一些多余的枝干,大胆取舍,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就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立足于新课标对课文的直接要求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明确课程要求,才能让教学目标层次分明。如同用线穿珍珠,用一条教学主线,把各个教学目标串联起来,就能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教学流程。当然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也是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二、紧扣“语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新课改在改革教材、改革课程标准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众多语文教学理念的冲击使得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忘记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一味地崇尚新奇使得语文失去了“本味”,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也是回归“家常味”的必经之路。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要求教学方法要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比较经典的一个案例是初中生读《背影》时认为作者的父亲翻月台是违背交通规则的。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样的理解说明学生具有批判精神,但是,如果都这样怀着求异心理的话,语文就不能称之为语文了,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无意义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很多老师在教学散文、诗歌时,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研读作者精致的语言文字去感受景之美、情之切,反而在课堂开始就开展一系列的多媒体图片展示,试图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作者想要描绘的景色之美,从图片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但是,这样直观的视觉冲击只会阻碍学生的想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心底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一个老师教学《纪念白求恩》,整个课堂包括了“唱歌、跳舞、演话剧、诗朗诵、诗歌创作”等多种活动,看起来,热闹非凡,也符合很多人“以新奇为好”的标准,但是以这种形式开展阅读课,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效果不大。
很多教师明白多媒体的辅助性,但是从很多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他们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正确运用固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方法和手段总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不分课程具体内容、性质、学情,盲目套用“多媒体”的做法,也是中“看”不中“用”的。不是所有形式的课文朗读都要配上音乐,有些教师在学生默读课文时也要配乐。恰当的音乐辅助是为了营造课堂氛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但是不分场合的肆意配乐会干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有教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配的音乐是《二泉映月》,这种做法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没有积极的帮助。很多教师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也没有额外的背景音乐铺垫,仅凭着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文本和作者的共鸣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一腔热情也能深深地将学生打动,更好的将学生带入文本。
真正的高手是“无招胜有招”,花样百出、一味追求形式化的东西只会适得其反。实实在在、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教语文,才能提高教学实效,立足于语文的本色踏踏实实的教语文,也许会收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之喜。“家常课”所追寻的朴实简约,不是循规蹈矩,更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以朴实求真的教学态度去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淡而有味的家常课,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注释:
[1]黄厚江.新课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05,(12).
[2]张树宝.让公开课走出作秀的误区[J].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9,(6).
[3]吴炎芳.守望家常课简约之美[J].教师,2014,(18).
(朱晓涵 江苏师范大学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