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

2016-03-02黄越前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新课标高中语文

黄越前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

黄越前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科技的进步带来物质的富足,物质的多样性也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美和生活的追求,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高中语文教学在新时期除了基本的工具性价值外,更多地呼唤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多样性思考,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更加关注高中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高中语文;经典文学;人文价值

网络的便利对于整个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全面改变了大家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同时网络新名词的出现也对语文教学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其成因

1.重分数轻技能,语文教学需要回归基础

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套路教育,阅读理解有通用的解题思路:说明文怎样作答,议论文怎样总结和分析,记叙文怎样延伸等一系列套路性问答把学生对于文学的理解局限于问答的层面,忽视了对于作品本身的欣赏和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回答问题时可以写得华丽流畅,可是进行文章阅读时却结结巴巴,很多字词甚至都不认识、不理解,更谈不上与作者进行对话,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回归本源,重视对字、词、句、段、篇章的阅读和理解。

2.对于名著及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欣赏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阅读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经典文学作品放在特价促销的窗口,依然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图书馆因此倒闭关门。相反的是习题集,课本配套练习册以及青春书一直遥遥领先排行榜,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家长的选择影响孩子的购买趋势,很多家长本身不热爱阅读,对于文学作品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孩子对于他们也就相应的缺乏认知;其次,教师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教学任务大多推荐给学生很多习题册,把学生的阅读时间压缩成练习时间;最后,网络的冲击影响了读物的销售,相对于时下流行的速食型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更多的时候辞藻没有那么华丽,剧情也没有那么容易进入,这就加剧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疏离。

二、新课标下呼唤更加全面的语文素养教育

1.稳抓基础,重视能力提升

语文教育说到底还是字词句的推敲和整合,我们日常也可以意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词句置于不同的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记得看过一个笑话,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时问“方便”是什么意思,老师说方便就是便捷的意思,例如,方便袋,方便面。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出去,席间朋友说去方便一下,他很疑惑地跟过去,结果是去厕所,他知道了方便是这个意思;还有一次一个美女说“你方便的时候去请你吃个饭”,这个外国人当时吓得不得了,方便的时候怎么吃得下饭。其实一词多义在汉语中十分常见,细细研究就会发现汉语的无穷魅力,尤其是很多古今异义的词汇和短语,用现代意义去解释非常枯燥,可是放置于古代又是另一番境地,别有洞天,这也是很多文学家热衷于研究古文的妙趣所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发音和拼读之外,多给学生解释一些字词的意思和引申义,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查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对于夯实语文基础作用巨大。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通过阅读测验可以完成考试之外,阅读还是我们从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又分为精读和略读,通过略读我们可以粗略地掌握文章的大意,确定需要精读的段落。如学生非常喜爱的网络小说,既然我们限制不管用,就可以推荐他们这样去阅读,粗略快速地阅读以节省时间,此外,很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或者心理描写都非常的细腻生动,学生如果能够借鉴会大有裨益。而对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桥段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采用精读的阅读方式,通过反复阅读体味文章字里行间作者的真情实感。此外,阅读还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如很多科技类文章用词严谨,结构考究,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佳作,通过对这类文章的阅读,学生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科技知识,掌握先进的科研方式,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都很有帮助。此外,学生以后参加工作或者后续学习也需要通过阅读不断获得新知识,因此,阅读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念

对于人文价值观,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高的话题,离中学生非常遥远,其实这个范围非常广泛,小到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大到对于家国的深深眷恋,这些都是人文观念的重要体现。现在的独生子女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私念太重,不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以至于走向社会之后一旦碰到问题就产生轻生、危害他人等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唤起学生心底对于爱和尊重的认知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对于爱的阐释非常具体而深刻,学生学习之后可以体味得更加具体而深刻。如中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背影》,里面对于父爱的阐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动在心中涌现。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更加广泛而具体,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言,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学生一起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1]李伟.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16(26).

[2]陈怡.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J].中华少年,2015(18).

[3]徐红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6(4).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新课标高中语文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