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2016-03-02俞大瑞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学习者深度

俞大瑞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

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俞大瑞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在真实社会情景和复杂技术环境中更加注重批判性地学习和反思,强化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人才。在阐述深度学习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五个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借助化学史;充分借助实验教学。

深度学习;内涵;实施策略;项目教学;化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深度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而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引起教师和教学研究群体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许多一线教师都积极地探索并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行动。笔者认为研究和实践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首先要厘清“深度学习”的内涵,而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理论提出的新概念。随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目前研究界对学习已经达成共识:深度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注重学与教、创设学习环境、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反思的重要性。张浩等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方式;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

综合国内外对深度学习的认识,我们明确:“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将它融入原有的认知系统中,与认知系统中的其他知识进行联系,并将获得的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决策解决相关问题。深度学习倡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索,强调理解与批判地学习,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与建构,并在学习、生活中实践、迁移应用与反思。中国的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要求学生大量记忆“碎片化的知识”,而忽视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具有逻辑性强、规律性强、结构严谨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出现的弊端有:教师布置了许多学习任务但没有思维张力;课堂中过量呈现认知水平较低的教学内容;“满堂灌”的教学缺少多样的对话,造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偏少;学生取得的成绩教师没有即时地肯定和充分称赞等。这些弊端也是造成学生陷入浅层学习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课堂的“深度学习”。

1.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使命,以及具体的目标。我们目前的学校教学就应当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因为当学习者步入社会以后,正式的受教育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但他们可以通过使用自主学习方式,就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并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时间和自己将付出的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探究性以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科。探究式自主学习以“问题”为基础,因此,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产生学习的需求。所以,恰当的“问题”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和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原电池原理及应用”部分,关于设计水果电池的教学:教师拿出一个苹果,在苹果上插上两颗铁钉并让学生协助连接导线和电流表。这时候电流表的指针并没有偏转,于是教师可以故意发问“电流表的指针并没有偏转?”“怎么才能利用这个苹果产生电能呢?”有提前预习了的学生可能回答“换掉一颗铁钉”。这时教师可请他来将其中一颗铁钉换成铜片,之后电流表的指针就会发生偏转。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用两颗铁钉不行而用一颗铁钉和一颗铜钉就可以了。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深刻探讨就能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及应用,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这样也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2.要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生活背景下,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使学习者能够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背景、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法则以及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和意义,体会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样,教学才不至于脱离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而死读书,对概念生吞活剥,对结论死记硬背而读死书。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有面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说,学习深度的体现和要求正是面对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中学化学实验现象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课堂教学要以开放、自由、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作为“深度学习”的支点。比如,在高中化学1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人体通过不同途径摄入的铁元素是+2价,还是+3价如何检验?(2)人体摄入的二价铁有利于补血,那么如何防止Fe2+转化为Fe3+?(3)假如人体摄入了三价铁,又如何能使Fe3+转化为Fe2+呢?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是做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工作,而是需要对Fe2+、Fe3+的性质做充分研究并反思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用高级思维技能分析和深度挖掘Fe2+和Fe3+的性质,最后才有可能得出有根有据的结论。虽然,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而有很多种。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促进学生展开更深层次讨论、争论、探究,发现更重要的东西;也能培养学生成为这一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者。

3.要充分借助化学史

化学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好题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史,化学史上的那些著名实验和发现事例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的优质素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化学史的教学往往采取简单介绍或自学等方式,这种教学只让学生停留在他的表面,很少关注化学史中给学生在做人、科研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可以启迪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比如,我们在纯碱的教学时,不能仅限于讲解它的制法、性质、用途,还应该多讲与之相关的化学史,比如,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为什么要研究它?研究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又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等?通过这些的讲解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研究过程的认识,而且能唤起大家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光辉灿烂的历史,在化学上有许多巨大成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在火药的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四大发明和一硝二硫三木炭上的教学层面上,应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背景进行讲解,特别要提到诺贝尔这位科学家,他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研究问题的科学精神,以及他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等,通过这些化学史的讲解,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结构,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4.要充分借助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学生要学会如何做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在课堂中多创设一些探究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实验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和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这方面的能力:(1)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2)通过投影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利用选做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布置实验作业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6)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要说学生学习收获最丰富和最有效的场所,那应该要算学校的化学实验室了。因此,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的示范,引导并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一些探究性小实验。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尽量做到百分百完成,甚至有必要创造条件增加一些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演示实验,演示的实验现象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和思考的机会,把那些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去做,达到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1世纪是学习型的社会,学校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重心已经从知识教育型转向智慧教育型,由传授型转变为行动导向型,由重知识与技能转向能力与人格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地达成深度学习将是广大一线教师的重点研究所在。

[1]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3]王珏.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2005(9).

[4]张发新.谈化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学习者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