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初探

2016-03-02李丽晶

现代语文 2016年36期
关键词:洪荒之力洪荒流行语

□李丽晶

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初探

□李丽晶

本文对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的起源及流行现状进行初步探讨,从它自身的形式特点、语义特点、语用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对“洪荒之力”流行的原因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网络流行语 洪荒之力 流行原因

前段时间,我们周边的语言环境到处弥漫着一股“洪荒之力”,人们在许多场合做事时纷纷表示要使出“洪荒之力”。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现象作相应的分析。本文对“洪荒之力”这一语言现象的起源、流行现状、语言特点及流行原因进行论述。

一、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的产生与流行

(一)网络流行语

对于流行语,杨文全(2002)所下定义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特色,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1]流行语可分为口头流行语和媒体流行语。口头流行语,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的语言;媒体流行语则包括报纸流行语、杂志流行语、图书流行语、电影流行语、广播流行语、手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网络语言忽然“火”起来,从小范围的使用到大面积的扩散使用。这些网络流行语会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广泛使用,具有传播速度快的共性。

(二)洪荒之力的产生

古书《全梁文·卷六十六·七录序》中曾记载道:“故洪荒道丧,帝昊兴其爻画;结绳义旒。”古人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传说天地初开时,曾经有过一次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洪荒”指的是宇宙,这是“洪荒”的最早出处。直到《花千骨》小说的出版,“洪荒之力”这一成语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洪荒之力”最初指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因此,“洪荒之力”这一成语最早源于《花千骨》这部小说。

(三)“洪荒之力”的流行

“洪荒之力”这一成语成为网络流行语,走红于整个网络,始于《花千骨》这部古装剧。《花千骨》是2008年12月31日独家首发于晋江文学城的一部小说,作者是Fresh果果。在小说中,“洪荒之力”是贪婪之人都渴望得到的一种神力,谁拥有了“洪荒之力”,谁就可以称霸天下。小说《花千骨》出版之初,“洪荒之力”并没有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的“洪荒之力”只停留在少数读者的脑海中。直到《花千骨》这部小说以影像的方式呈现时,受众明显增多。视频的呈现是一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不论是高文化素质者还是普通民众,也不论男女老少,人们都能够从电视中获取信息。也因此故,“洪荒之力”得以在整个网络中广泛传播。再加上由高颜值、高演技、高人气的演员来饰演,使得《花千骨》这部电视剧在2015年6月9日上映后一直受到追捧。剧中“洪荒之力”的演绎,使得这一成语出现在人们的口头禅中。加之商家们对“洪荒之力”大肆渲染,使得“洪荒之力”在网络上劲头更盛。商家们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自然优势,在各大广告中打着“洪荒之力”的旗子,使得“洪荒之力”的传播具有了快速生长的空间。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预赛结束后,傅园慧的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成为一个助推器,“洪荒之力”迅速红遍整个网络。而“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也成为网友调侃的常用语。

这是继电视剧《花千骨》之后掀起的使用“洪荒之力”的第二大热潮。傅园慧在与记者的问答中使用了“洪荒之力”,其最初的用意是表明自己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完全没有保留。傅园慧在奥运会上使用了“洪荒之力”,传达出的意义简单明了,使得这一成语真正深入人心,也使得“洪荒之力”得以从虚拟的网络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此,全民努力使出“洪荒之力”,将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再次推向一个巅峰。

二、“洪荒之力”的多角度分析

(一)形式特点

“洪荒之力”是一个四字成语,具有四字成语巧妙、优美的格式特点。“洪荒之力”与其他四字成语如“俯仰之间、风云之志、风烛之年、即兴之作、道义之交、不毛之地、九五之尊、不速之客、白首之心、独到之处”等,具有同样的“XX之X”结构。这样的四字结构具有一种语音上的韵律美和协调感。另外,有的四字成语中的复音词是双声词或叠韵词,如:“踌躇满志”中的“踌躇(chóu chú)”便是双声词。“洪荒之力”中的复音词“洪荒(hóng huāng)”同样属于双声词,因此在音节上富有韵律美。

“洪荒之力”属于偏正结构的成语。“洪荒”作状语,“力”作中心语。整个成语是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结构,中心语前由虚词来修饰,如“害群之马、瓮中之鳖、弹丸之地”等,都是同一结构的成语。“之”字在成语结构中作助词,只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即:害群之马=害群马、瓮中之鳖=瓮中鳖、弹丸之地=弹丸地,等号两端的词语意义是等同的,“之”字只是使结构更加对称、音节更加和谐。

(二)语义特点

“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洪荒世界;大荒”。电视剧《花千骨》里的“洪荒之力”指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但在傅园慧口中的“洪荒之力”,则指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我已经使用洪荒之力啦!”表明她已经竭尽所能,使出了浑身解数。“洪荒之力”由原先的“宇宙间最大的力量”义发生转变,由泛指转变为特指。而在下列例句中,“洪荒之力”的词义也有所变化。

(1)阳光、海岛、冬荫功……提到这些关键词,便会想到泰国。而这个距离四川飞行时间不超过3小时的国家向来是川人出境游的首选。于是,作为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主宾国”的泰国,在本届博览会上,使出洪荒之力“拉拢”四川游客,风头强劲。(《在川揽客使出洪荒之力 “主宾国”泰国劲抢风头》,《四川日报》2016年9月24日)

(2)几档节目演下来,也打开了综艺节目的另一个窗口——越来越不搭边的人,越来越专业的综艺节目跨界而来。看来,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开始使出洪荒之力,用人脉打通一条收视率之路。(《跨界——综艺节目使出洪荒之力》,《山西晚报》2016年9月24日)

(3)经济学家算过,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工作5年,以年薪10万元计算,5年积蓄至多20万元。两个人5年积蓄也至多为40万元。两个人结婚要在北京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两个人的积蓄还得加上男女双方一辈子的积蓄,只能够支付这套住房。(《当用尽“洪荒之力”也买不起房子,高房价悄悄偷走青年的饭碗?》,新浪新闻,2016年9月23日)

在例(1)~(3)中,“洪荒之力”的主体已经由“宇宙”扩展为“主宾国”“综艺节目”“青年”,“洪荒之力”的“力”发出的对象具体到实实在在的人和事物。另一方面,“洪荒之力”在句中往往充当谓语,而施事主语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所有力量,开始适用于所有的对象。如“泰国”“综艺市场”“青年”等不同的主体,“洪荒之力”的主语显然适用于世间的万事万物,“洪荒之力”由泛指转变为特指。

(三)语用特点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事实处,名叫夸张辞(陈望道,2008)。夸张重在阐发说话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与客观的实际情况不符,往往过分夸大原词,使得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得以凸显。“洪荒之力”原指宇宙间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拥有它便可称雄世界。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动不动就说自己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如:

(4)蕴灏高尔夫创意餐厅,一周年店庆,老板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菜品也进行了大升级,惊喜前所未有,真的没有保留啦!(《老板已用了洪荒之力,没有保留呀……》,上海新动态,2016年8月12日)

(5)好消息!上海交通规则使出“洪荒之力”,最新方案出炉!未来出行太方便啦!根据最新规划,阿拉的交通出行将变得更加方便啦!不管你平时是搭地铁、乘公交,还是开车,这一大波好消息必有一款适合!跟着小编来瞧瞧吧!(《好消息!上海交通规则使出“洪荒之力”,最新方案出炉!未来出行太方便啦!》,上海头条播报,2016年8月15日)

(6)就算你再不看奥运,想必也知道最新成语“洪荒之力”火了!秉承“年度热词必登春晚舞台”的大原则,当“洪荒之力”登上2017年的春晚舞台,会是一种怎样的盛况?小新有一个不成熟的小预测,不知当讲不当讲。(《当最新成语“洪荒之力”亮相2017年春晚》,凤凰资讯,2016年8月13日)

在例(4)~(6)中,“洪荒之力”的发出者可以是任何事物,个人、某个单位团体都可以是“洪荒之力”的发出者,可以是一个人即“老板”,也可以是由人制定出的“交通规则”,也可以是“春晚”的策划者们。但“洪荒之力”原本只是一股强大而罕见的神力,而不应是世间万物都可拥有的力量,这里显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段。

所说事物纵然与其他事物没有共同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陈望道,2008)。由“洪荒之力”到“洪荒少女”,人们已经不再专注于这个词本身,而是将它视为一个人的代名词。只要一提到这个词,人们条件反射似地会想到傅园慧,“洪荒少女”俨然是傅园慧的一个标签了。“洪荒少女”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指代某个人,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三、“洪荒之力”流行的原因

“洪荒之力”作为一个新词,它的流行是由多方面促成的。从词本身来看,它具有广泛应用的语用特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都可以使用,因此很容易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例如:

(7)大佬柳传志的洪荒之力:门徒和报国情怀(时代周报,2016年8月9日)

(8)德国铁饼选手哈丁在获得冠军后手撕衣服:2012年奥运会,德国铁饼选手哈丁在获得冠军后手撕衣服,洪荒之力未用完之际还玩起了跨栏。(新浪网,2016年8月9日)

(9)女医生使出“洪荒之力”做手术 结束后靠墙睡着(《扬子晚报》,2016年8月11日)

在例(7)~(9)中,无论是表达爱国情怀还是奥运比赛亦或是医生做手术,人们都可以对之贯以“洪荒之力”。因其具有这样广泛应用的语用特点,人们对它的热忱度很高。

从成语本身的语义来看,“洪荒之力”具有内涵丰富、词义精炼的特点,人们对于精辟简练的语句不必花太多心思,而能够熟记于心,在很多情况下能够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如:“七夕节好像全世界的‘洪荒之力’都爆发了”“果然有着‘洪荒之力’的七夕节癫得够狂!”“果然没有‘洪荒之力’的七夕节还敢说是单身狗嘛?”“洪荒之力”在上述语句中具有调侃娱乐的意味,是一种娱乐化创新精神的体现。人们喜欢这类价值观正确、内容积极向上的词汇,各大商家顺应潮流,抓住商机,推动了“洪荒之力”在网络语言中的流行。

从语音方面来看,“洪荒之力”中四字的声调为“平平平入”,以入声结尾,给人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之感。另外,成语中的“洪荒”属于双声词,因此韵律优美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在现代汉语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双音节或四音节成语,因此,“洪荒之力”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这也是其被人们高频使用的原因。

“洪荒之力”流行的原因与任何新词新语的流行原因具有共性。一来新词新语作为新鲜事物,作为社会时尚的风向标之一,人们自然会对这一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因此对之加以关注;二是新词作为一种时髦的语言,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自豪心理,认为自己已经紧跟时代潮流,已然是一个时尚的领头人,因此会随波逐流频繁使用,成为新词新语的忠实拥护者和使用者。

四、结语

“洪荒之力”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具有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局限。它自身生命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多变性,使得它会在一段时间内很受追捧,当网络上再出现一些新词语之后,它可能就会“退居幕后”,逐渐被取代。但也有可能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被汉语词典收录。

目前,“洪荒之力”的热度全民有目共睹,人们使用“洪荒之力”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博取眼球和关注,背离了词语的使用原则。此外,“洪荒之力”的使用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甚至有些句子会产生不合逻辑的现象。因此,“洪荒之力”能否长久被人们使用并最终成为汉语的词汇,需要时间来验证。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

[2]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125.

[3]白烨,刘春卉.小议“范跑跑”[J].语文学刊,2008,(20).

[4]黄长彬.网络流行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

[5]余俊宏.“小伙伴们”长大了[J].语文建设,2014,(8).

[6]孙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正流行[J].语文建设,2015,(12).

(李丽晶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5)

猜你喜欢

洪荒之力洪荒流行语
洪荒记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洪荒之力”竟然不是最大的力
洪荒力
Primordial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