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中心的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2016-03-02李宏洋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安徽亳州2368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基地实训中心

李宏洋(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安徽亳州 236800)

基于网络中心的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李宏洋
(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安徽亳州 236800)

在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所遇到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依托于学校网络中心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围绕职业能力模块学习,在对应岗位进行实践;在考核机制的管理下,以项目式的方式开展学习和工作;与老师及团队成员充分沟通与配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通过这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为实训基地建设提出新的思路。

网络中心 实训基地 现代教育技术 职业能力 网络技术

为了顺应社会对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率,高职高专层次的信息技术专业的建设思路中,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将对其中的实训基地建设方式进行研究,提出依托于学校网络中心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

一、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实训基地是学生参与实践工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训练,锻炼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与基地,相对于传统的普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特点是系统化、项目化、任务目标实际化、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任务的指导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校企合作等。这些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了基地建设的难度,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实训基地所完成的实训项目过于理论化;3)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不够综合;4)校企合作缺乏驱动力;5)教师缺乏实际的工程能力;

二、依托于网络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我校对信息技术专业进行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建设,当时,在学校机构改革中,由多名信息技术方向的专业教师兼任了网络中心的工作。以此为契机,将网络中心的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特点间有机的联系起,进行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研究。

1.构建职业能力模块,围绕核心课程学习,在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

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模块划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有重点的进行专业学习,具备基本的能力之后,进入网络中心的对应岗位从事实际的工作,在实践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自身,完善职业能力。同时,在各岗位之间可以进行人员的适当流动,使学生在有特长的同时也能兼顾基本的专业能力,而较优秀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各个岗位的实践工作,成长成为能力较全面的人才。

2.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以项目式的方式工作,有效激励学生

网络中心的工作分为长期的日常管理工作及短期的目标达成性工作,为了能有效的激励学生,我们仿效企业的绩效考核及项目管理方法,对这两类工作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学生在实践岗位上的日常表现及在项目实施当中起到的作用与相应的成绩评定相挂钩,加强了实训效果的管理。

3.老师制与小组制相结合,培养团队精神

进入实训基地的学生,都会根据其职业方向分配一个老师,一般是网络中心对应岗位的负责老师,这名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小组中的同学之间通过团队协作与互帮互助,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小组的指导教师有着丰富的岗位职业经验,能够从宏观上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从技术角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题。同时,老师还负责该小组相关项目的项目承接与任务分配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

4.通过校企合作,激励企业的参与,激发学生的热情

网络中心经常会与一些信息化产业方面的公司合作,如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外包等,而这些类型的公司往往就是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通过学校网络中心这座桥梁,将企业与学生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职业的需求,掌握职业技能。

在企业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中心出面与企业进行协商,让企业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使学生成为企业在校内所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的校内管理员,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管理与维护。

三、依托于网络中心的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特点

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具有一般的基地建设的方法,同时通过与网络中心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其资源,解决了在基地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充分利用经费,提高投入产出比,促进经费投入

学校在决定设备的购置,项目经费的预算时,需要考虑经费使用所达到的效果。从这个考虑出发,我们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机的联系起来。对于实验室的设备,在当做实验设备的同时也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验平台,以及培训信息化管理员的培训场所。而高端的网络设备,除了架设在网络中心起到其作用,还能让学生见习及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使学生了解到先进技术,增广见识。这种充分发挥设备效益的方式,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经费的投入。

2.实训的项目来源于实际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网络中心的工作任务就是实际的工作需求,将这些工作任务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完成。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不再具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工作需求的变化,通过全面考虑,灵活机动的完成,这样的过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更完善的能力,更好的应变。同时,不同的项目,如硬件维护、网站建设、课件制作等,则从耐性、细致、技术技巧、集中精力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锻炼。

3.综合各种资源,使实训项目更立体

由于网络中心能够综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软硬件相关资源,就使得项目的设计能够进行跨越式的综合,我们设计了两个综合实训项目,一是局域网的搭建,综合了网络工程、路由与交换配置、网络安全设置等。二是网站建设,综合了虚拟服务器架设、网页设计、建站系统等。这些项目更立体、更全面的综合增加了各种资源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更全局性把握项目的实施,更善于利用各种资源。

4.通过网络中心这座桥梁,促进校企的双赢

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能够激励企业参与学生的实训,又能够让学生有机会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运作与人才需求,有多家企业参与到这种模式中,并有部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毕业后直接就进入了这些企业进行工作。

结语

通过对依托于网络中心的信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了专业建设,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与实践工作间如何平衡,考核机制如何避免流于形式,课程如何进行更深入学习等,都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与研究。

[1] 李行. 基于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能力培养需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业,2016(2).

猜你喜欢

基地实训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