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推进差异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

2016-03-02董建军

现代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差异评价教育

■董建军

◎教学流派◎

区域推进差异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

■董建军

自“九五”以来,牟平区按照“典型引路、区域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差异教育研究。20年来,经历了自发、自觉、深化三个阶段,实现了差异教育研究整体推进。在研究中,有的成果显现出较高的内外效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牟平乃至烟台市的科研品牌,为高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自发阶段:以“两分改革实验”为代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撤销村联办初中。大窑中学针对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显著增加、学生学习成绩差距较大、大批学生辍学的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从学生发展方向看,农村初中毕业生仅有20%左右能够升入普通高中,有20%左右能够升入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6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要回到农村从事各种劳动,踏上工作岗位。从学生自身素质看,学生的智力、能力各异,爱好与特长不同。从学校教学看,采取在同一班级运用同一教学方法、传授同一进度和难度的教学内容、实行同一考核标准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否认了学生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解决教学脱离实际需要的矛盾,结合自身实际,大窑中学于1987年春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分流施教、适当引入职教因素、拓宽初中办学路子”的构想,立足学生现实发展的差异性,在非毕业班实行“分类指导”,在毕业班实行“分流施教”,并于1988年开始进行实验。着眼于非毕业班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形成了同班异质的常规教学运行机制,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五个学科实施异步教学。针对毕业班学生的学情,施行“提高班”和“先修班”两个层次的教学。这种“分类指导,分流施教”的模式克服了学校教育 “一刀切”的弊端,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开辟了道路。

经过几年实践,大窑中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连续多年升学成绩名列全区前茅。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98%以上考上了大学;升入乡镇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90%以上都被乡镇企事业单位录用,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本领的新世纪人才。学校的办学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1997年5月,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来该校视察后对学校管理给予高度评价:“大窑中学的管理符合教育规律,很有成效,可以作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同年9月,学校为“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提供了参观现场,并作了题为“分类指导,分流施教,建立因材施教的初中办学模式”的报告,《人民教育》刊登为“初中素质教育的金钥匙”。大窑中学开创了我区乃至烟台市素质教育的先河。

此后,我区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轨道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的精神,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小学施行了“一管两制两提”,初中施行了“两全两定四改革”。这些举措,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彻底转变起到了定向、导航和刚性管理的作用,有力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九五”期间,区教科所组织8所小学积极参与省教科规划课题“学科课程异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异步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选用适宜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2000年10月,我区承担了市数学异步教学现场会,区教科所作了“加强异步教学研究,开展异步教学实验”的典型报告,大窑镇沙子小学提供了现场和公开课,并介绍了该校的经验。

二、自觉阶段:以“学习类型研究”为代表

大窑镇沙子小学在“九五”实验研究中发现,情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良好情绪的发展和形成,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单纯以学生的智力、心理特点给学生分类不够全面合理,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外界因素刺激也对学生学习产生着极大影响。于是“十五”期间,沙子小学确立并申报了省级课题“学生学习类型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中,他们依据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的敏感度,确立了刺激反应敏感型、刺激反应适度型、刺激反应迟钝型三种不同的学习类型,并依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不同学习类型的标准,确立了每位学生所属类型,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刺激反应敏感型的学生,一是帮助他们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二是采取分散法,给他们搭配学习搭档,让反应适度的学生与其结对,互相取长补短,学会与人合作学习;三是在学习中,让他们以自学为主,加以适当点拨,使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控制,提高自控能力;四是在评价中,指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正确对待他人评价,采用多激励、给予适度惩戒的方法及时指出不足,促其完善自己。

对刺激反应适度型的学生,一是发挥他们的智力潜能,在与人合作学习中充当“小先生”作用;二是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允许他们超进度学习,鼓励他们发挥潜能自由发展,敢于创新;三是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学会选择学习方法,学会写随笔等;四是在评价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帮助他们学会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自我鉴赏能力和超越自我能力。

对刺激反应迟钝型的学生,一是从培养自信心入手,经常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身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主、自强的信心;二是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三是在教学中,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半扶半放”的策略,引导他们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四是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以激励评价为主。

经过五年对学生学习类型及教育对策的研究与探索,沙子小学初步确立了学生学习类型分类标准,制定了相应教育对策和评价机制,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新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外来打工人员子女增加,本地生源越来越少。针对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为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施“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实现课堂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和谐高效,大窑镇沙子小学承担了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班级分类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依据小学生的个性、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业成绩情况,该校将学生分为“主动进取型、自主机械型、被动厌学型”三种类型。对主动进取型的学生,教师主张“多强化、重思维、促特长、求拔尖”,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以自学为主,适当点拨,使他们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重视知识的横向拓宽和纵向加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智力潜能;对自主机械型的学生,主张“勤指导、多练习、教方法、促提高”,启发他们学会用脑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对被动厌学型的学生,采用“低起点、小坡度、多台阶、快反馈”的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根据不同学科、课型的特点和要求,沙子小学注重从教学模式的“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四个特征开展研究。他们对各学科进行课型分类,再针对每一课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分析,先后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12种教学模式。

实施学习类型研究以来,沙子小学的教与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教师而言,因差异而教,为差异地教,为差异而教,依据学情、个性差异,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施教,教学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状态、过程和结果实现了高效。对学生而言,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与善待,他们感受到被人尊重的愉悦,学习欲望被唤醒,自我效能、信念被激发,“向学向上”的信念增强了,学习兴趣更浓了,自觉学习更积极了。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进。这些年来,该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在全区质量测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沙子小学多年的研究成果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会议中交流,60多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在省、市、区获奖。2001年,该校为全国小语会提供了现场,展示了差异教学研究成果。2004年,在省“十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时,省教科所王积众所长一行4人,在市教科院徐建敏院长陪同下到沙子小学实地考察,沙子小学的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和称赞。2004年,烟台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在牟平召开,沙子小学承担了现场之一,向与会代表展示了研究成果,并被授予烟台市“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他们承担的两个课题,顺利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结题鉴定。“班级分类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于2012年4月被确定为“十一五”市级推广课题。

沙子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坚持差异教育研究20年,曾在烟台市差异教育研讨会上作过7次发言,为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和全国小语会提供现场,实属不易,引起同行们的青睐和关注,引发同行们的感动和反思。

三、深化阶段:以“学生发展评价”为代表

2008年,牟平区高中撤并,只保留牟平一中。牟平一中当年招收新生2100多名,每个平行班学生的入学成绩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300多分。教师如果执行相同的教学计划,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教相同的内容,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完成相同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也必然会导致学生思想、学习、能力、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差异越来越大,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不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更不利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针对每个平行班内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差异都很大的状况,牟平一中承担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差异教育深化研究”子课题“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他们着眼于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在9个学科中分别设置了A、B、C三个层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打破原“行政教学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层次学习班”为单位,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实施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标准、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策略的流动式学科教学活动,构建起不同学科教学模式和不同的教学策略。

选层次走班教学,实现了理念的新突破,层次更优化。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也让牟平一中在教育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管理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教学信息的反馈。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以前,教学班是固定的,班主任可以随时到班级或者向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纪律等情况。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以后,白天学生走班上课,班主任大部分时间是见不到自己班全体学生的。要了解学生,主要靠教师反馈。高中阶段有九个文化学科,每个学科再分三个层次,也就是说,每个行政班的任课教师可能多达27位,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将这些评价及时反馈给行政班班主任和家长,成为困扰选层走班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此,牟平一中“十二五”期间又承担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差异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学生差异学习与发展的评价研究”。

牟平一中从评价方案内容的设计、多元评价机制、多元评价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实践活动中的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起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为基本内容,以“多元评价、全员评价、量化评价”为主要方式,以“教师评价、职员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为评价网络,以“课堂、课外、家庭”为空间的学生基础素养评价体系。通过全员、全程、多元、过程评价,以多元化的评价,促进了学生个性全面、多元发展,推进了选层次走班教学的顺利实施和学校管理的科学发展。

新的评价体系,将教师、职员、家长和学生都纳入评价主体,评价系统中汇集了来自各方的评价信息。在这些评价信息中,蕴藏着每个学生思想变化的心路历程,记录着他们行为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老师和家长掌握了这些宝贵的信息,对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全面,教育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教学班,学生没有好差,只有不同;在行政班,学生各具特色,各有擅长。一些学习成绩虽不突出,但学习态度端正、道德品质优良、文体活动有特长、善于沟通和协调的学生,一样能成就自己的优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全部记入评价系统。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多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的评价制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很多C层次的学生说:“以前我们这些学生基本没人关注,上课走神、不写作业是常事;自从有了评价系统,班主任、老师和爸妈知道我的缺点也知道我的优点,并且经常鼓励我、督促我,让我看到了希望,是该管住自己,好好学习了。”如今,牟平一中学科选层走班上课秩序井然,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每个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向上,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牟平一中普通高中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在学区划分、教学班编排、层次调整、课表编制、教师配备、学生管理、信息反馈、学分认定、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教育体系,是纯粹的、彻底的分层教学、走班制教育模式。其研究成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2011年3月,牟平一中的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成果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地方教育创新成果奖。《中国教育报》于2013年5月1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牟平一中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中小学校长》、《齐鲁晚报》、《烟台日报》等报刊及众多网络媒体,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对牟平一中的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进行宣传报道。2009年4月和2013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先后到牟平一中考察,对该校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这一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牟平一中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实践培训基地”。2014年,牟平一中“普通高中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被评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截至目前,国内外100多个教育考察团2000余人次到牟平一中考察,10多所学校派骨干教师到该校挂职学习,并推广了该校的教育模式。

因材施教是最大的教育公平。差异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佳途径和方式。牟平一中施行选层次走班教学表面上是学生“走班学习”,但实际上却是教师顺应学生个性、照顾和发展学习差异的“因学定教”、“因材施教”。这是一种“顺应个性”的发展观,它提倡教学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差异,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顺应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发展要求。对每个层次学习班,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策略上都要遵循最适合和最优化的原则,为学生搭建量力学习、个性发展的平台。可以说,牟平一中在分层走班教学探索中创造出“选层次走班”,创造出牟平的特色,提升了牟平教育的知名度。

回顾研究历程,我区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区域,差异教育走过了不平常的20年。这期间,我们坚持差异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与差异教育研究双轨同步运行,有效推进了全区差异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具体包括引领机制和保障措施两大类:引领机制具体包括典型引路、课题带动、课堂诊断和成果推广;保障类措施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活动保障和评估促进,这些机制和措施是我区差异教育研究逐步深化的重要保证。20年的研究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从差异教学研究走向差异教育研究,实际上是区域教师一次从教育教学思想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大改革。同时还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有效载体,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也促进了校长办学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育科研之可贵在于坚守,课题研究之难得在于创新。“十三五”乃至以后更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将继续立足常态教学环境,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基点,抓住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努力构建学科化、体系化、常规化的差异课堂教学范型,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差异教学风格,力争实现差异教学研究的新突破。

烟台市牟平区教学研究室,山东烟台 264100)

(责任编辑:孙培东 徐素花)

猜你喜欢

差异评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相似与差异
题解教育『三问』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找句子差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