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

2016-03-02樊梦月

现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表达语文课堂

■樊梦月



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

■樊梦月

非语言艺术是相对于语言艺术而言,指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或姿势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技巧,也可以是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的画面、声音等直观表达方式。非语言交流方式打破了习惯上的以有声语言为交际载体,以无声交流形成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共鸣和默契。

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喜怒哀乐,体会触目惊心,体会人文趣事,体会世间百态。所以,单纯用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已经不能满足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教师的仪态、扬眉、眨眼、挥手、转身乍看起来可能都是简单甚至是无意识的,但若经过艺术加工,都能传情达意,表露心境,使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非语言艺术辅助课堂学习的作用至关重要。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时常出现,在赏析文章时,很多美的感受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可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如,要表达作品中人物复杂的感情变化,在难于用语言描述时,教师作出富有感情的表情动作,能使学生一看便知,受到感染。同时,非语言还能扩展或延伸语言表达的含义。如,使用富有启发性的手势讲解词语,可引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有所思、有所悟。

美国举止形态学专家布鲁克斯说:“教师对本学科的酷爱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感染力的激情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体态语言表达出来,专心致志,津津乐道的教师体态总是微微前倾,面部表情神采飞扬,语气热烈而富有激情。”这表明教师在表达情感时单纯借助语言是无法表达完整的,需要借助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向学生传达喜怒哀乐,从而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果一位语文老师不善于运用非语言艺术进行教学,讲课时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即使有再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难传递思想感情,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听觉的注意力不宜长久地集中在一个固定的信息源上,因为这种刺激单调,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动作、表情、手势、眼神甚至调节与学生距离的远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多媒体教学中的幻灯片播放也属于一种非语言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的情感。例如,在《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中,我们用语言很难描绘出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但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切身去感受安塞腰鼓响起时的壮阔场面,去感受那群朝气蓬勃的后生们的阳刚之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安塞腰鼓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非语言艺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面部表情能最直接的表达教师的心理感受。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察觉,是非语言沟通中最常见的运用形式。我们常说“微笑是最好的入场券”,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微笑代表着友好和自信,教师点头微笑就会鼓励学生鼓起勇气继续说下去,如果教师皱眉则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教师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带给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同时,语文学科也是一门师生互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中需要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需要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一直保持严肃的面孔,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从而使得课堂气氛压抑,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在诗词鉴赏中,借助多媒体工具等非语言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借助古典音乐朗诵诗歌可以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很好的渲染情感的工具,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觉,把文学想象与音乐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通过动态图片或者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多感官共同作用,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内涵。

总之,非语言沟通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非语言艺术的运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感化,辅助提升语言表达的有效性,让学生从听得见变为真正感受得到,这也是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山东淄博 256300)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语言表达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