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析
2016-03-02何莹莹
□何莹莹
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析
□何莹莹
当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相对严重的教育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相对较低,且对于社会的认知也不够完全,在是非对错的定义上较为模糊,加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会使得其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教学实践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引导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途径,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其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并且促进其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初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需要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多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时,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在问题的发现与处理上显得能力不足。面对这种状况,有教师提出在教学中采取渗透的方式,来引导其健康发展。
语文课堂作为一门趣味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课程,且初中语文课堂本身选取的内容就相对有趣,学生在这门课堂的状态都相对放松,比较喜欢。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一、心理健康的介绍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状态,在该种状态下人对于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心理健康是个人获得幸福感,完成一定社会功能的一项必然前提,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对社会成员所提出来的素质要求。心理健康能够给予个人足够的自我安全感,使之足够了解自己,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以自身的能力去完成一些工作,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使得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具有必要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对其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还对其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达不到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长期积累下来,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形成原因
我国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复杂,在国内有过相关的学者做出对应的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约占到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约占2.9%。而且,这个调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前社会复杂程度更高,更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1.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也更加快速。当前,很多家长都忙于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从而使得学生有一种家庭孤独感,这种感受的长期滋生就会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其学习和成长。
2.学校原因
大多数学校都注重学生的成绩,却没有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从而造成学生自己也不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本就不成熟,需要有所引导,在引导欠缺的状况下,很难健康成长。再者,学校对于初中生的某些关系处理欠缺考虑,从而导致部分初中生心理扭曲,或者产生不平衡感。
3.社会原因
虽然社会一直在提倡包容,但是,就当前的社会来说,并没有包容的状态。初中生一旦犯错或者有一些负面的评判,社会就会将其扩大化,从而使得整个初中生群体都受到了社会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生难以正确认知这个群体,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初中生具有好奇心理,而当前社会对于某些角落的屏蔽或者曝光不够,使得其容易偏离正确轨道。
三、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语文课文渗透心理教育
文学是最能够引导人的一种工具。文章本身只是简单的文字集合,通过创作者的组织,将其构造成一个十分有趣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所看到的内容都不同,不同的文章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同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而在语文课文中,加入一些正能量或者心理引导元素,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去发现其内涵。很多时候,初中生并不缺乏思考的能力,而是缺少思考的契机。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一味地强加自身的想法给他们,容易导致学生叛逆。而如果有一个环境,可以让他们慢慢地去思考,从而发掘一些引导性因素,他们也会反省并接受。例如,在 《红楼梦》的选章中,选取香菱学诗的片段,让学生透过香菱的环境去反思自己,从而触发其内心想要读书的感受,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积极向上,十分阳光,学生自己也会受到影响。而如果教师相对敷衍,学生会在潜意识里将学习当作可以敷衍的事,从而降低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式,从教学方式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发生了一些知识内容上的分歧,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观念,给予其一定的自由空间,并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为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来讲述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历史故事,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反思的空间。另外,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建议,保证其阅读内容的质量,使得其读书具有一定的意义。组织一定的实践性活动,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从而引导其心理健康。比如,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某个辩题中,去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此来反观自身心理是否有瑕疵。
四、结束语
心理问题的累积会使得其人格养成受到影响,故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一种新型且有效地心理教学方式,当前的实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人们对其加强重视,不断改进,实现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1]柳长权.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19.
[2]毕淑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J].学周刊, 2013,26:69.
[3]陈晓娟.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04:100.
[4]顾耀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才智,2013,07:22+24.
[5]曾维其.让心灵之花美丽绽放——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5:236-238.
[6]蒋智波.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 2012,08:266.
(编辑:胡 璐)
G632.0
A
1671-0568(2016)30-0133-02
何莹莹,安徽省滁州市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