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案例解析
2016-03-02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施燕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 施燕华
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案例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施燕华
【摘要】本文的研究站在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发展的高度,聚焦本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研究领域,通过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案例的实施与解析,探索将本土文化资源演变为当代学校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本土文化课程资源案例解析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到:“美术课程要重视学习和传承祖国民族与民间优秀美术传统,在多元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的多样性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突出美术课程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课题组老师多年来进行了挖掘与开发上海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选取适当、有效的内容引入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在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本土文化情景中,了解感悟表现本土文化形态与精神;让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提升美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能力。
本文就开发本土文化资源的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进行解析,来探究如何将优质的本土文化资源适当、有效地引入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中。
本土文化所包含的范畴很广,有语言、风俗、信仰、艺术、仪式、文学、神话和历史等,她扎根于本土、世代传承、有本地域特色的文化,她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课程资源,一般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本文所指的课程资源只涉及上海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建筑文化(市郊古镇建筑、市区历史建筑等)、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灶头画和农民画等)、展馆文化(博物馆、美术馆展出的古今中外艺术展等)及社区文化资源等校外课程资源。
本文主要通过对若干项美术校本课程教学案例的解析,了解如何将一项本土文化资源通过美术教师独特的诠释建构,演变成为一个成功的课程教学案例。
一、三探石库门——开发历史建筑资源的教学案例
素享“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的上海,有着众多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既有西式的洋楼、中西结合的石库门,也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民宅,是上海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历史建筑资源包含了装饰艺术、色彩学、秩序学、风水学等方面的知识,有着极高的美育价值。以上海“石库门”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上海市罗山中学朱弘老师是开发这一资源的先行者。朱老师带领她的学生多次深入石库门中,探访其建筑与人文的特征,形成了《三探石库门》课程教学案例。
《三探石库门》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由三个环节(教学单元),即“初探——二探——三探”石库门组成。
第一个环节——初探。学生在对石库门资源进行初探前,提前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途径检索了石库门的相关资料,对石库门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环节——二探。师生依据“初探”石库门的资料,共同制定了石库门实地调查的“石库门探究调查问卷”,采取有结构访谈的方式,向原居民及路人分发问卷,进一步考察石库门建筑的结构弊端、居民对石库门改造的建议等情况。回校后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设计、制作改进后的石库门草图,通过“石库门改造”研讨会,发布研究成果。
第三环节——三探。师生基于“初探”、“二探”的调查成果,确立了各小组的专题研究方向,包括门楣、石库大门、布局结构和坊间生活等探究专题小组,再次走进石库门。“三探”石库门考察活动结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我的门楣”陶艺创意活动、“石库门里的一天”校园话剧的排练表演等。还邀请了家长、老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表演进行点评与互动。
【解析】《三探石库门》课程教学活动是在探索寻访教学策略下实施的。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校园走进生活世界大课堂,去了解他人、体悟现状,阅读生活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改变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有效沟通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整合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综合多学科、多渠道的课程授受方式。同时,也让学生建构起一种关注生活世界、关注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与文化意识。
二、灶花墙——开发民间艺术资源的教学案例
民间艺术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造型艺术门类,它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如民间雕塑(石雕、砖雕)、民间服饰(纺织、成衣)、民间工艺(编织、刺绣、印染)、民间绘画(灶画、农民画)、民间风俗(节日、庆典)等,在本土文化中占据了很大一块资源。面对纷繁的资源,教师要谨慎选择,既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资源,又要选择适合美术课程的资源。同时,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还应采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创新地传承”,而绝非单纯地追求传承。上海市浦东新区香山小学张蔚老师在浦东民间艺术本土文化资源中进行了多种资源的开发与探索,《灶花墙》就是其中的一项以开发“老灶头”灶花文化资源的优秀案例。
《灶花墙》课程教学活动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采集探寻环节。师生及家长共同对老宅中的老灶头进行寻访,还通过博物馆内及网络上的老灶头来收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寻访采集来的各种老灶头和各类灶花(画),其中包括对老灶头的筑造过程和结构特点及灶花的造型类型和文化寓意等灶头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二环节是设计探究环节。在前期对灶头的梳理和理解上,用陶土制作微型“老灶头”;接着在探究灶花的形态及寓意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灶花的活动,学生依据传统祈福纳吉文化图式进行灶花的设计创作。第三环节是创作展示环节。指导学生将灶花设计稿用水墨的形式创作成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水墨灶花”,并黏贴在平面“老灶头”的适当位置上,组成了一面蔚为壮观的“灶花艺术墙”。学校还在“乡土文物陈列室”用砖泥砌起了一座真实的灶头,几位在灶花设计创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为这座真实的灶头画上了灶花。第四环节是评价总结环节。组织学生举行了《“我与灶花”研讨会》,对灶花的祈福文化内涵、灶花的纹样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解析】《“灶花”墙》课程教学是在采集调查教学策略下实施的。该课程教学活动不仅提供了一条为学生采集探究和表现民间艺术本土文化资源的审美趣味及文化意义的有效途径,更是提供了一个帮助学生实现从理性文化思考到感性艺术实践过程体验的教学实践样式。
三、“老上海三百六十行”课本剧——开发博物展馆资源的教学案例
博物馆和美术馆等各大展馆承担着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任务,其宗旨正在开始“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积极开展着各种教育推广活动。如香山小学的教研究团队带领学生考察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领略了老上海的风土人情,开发了《“老上海三百六十行”课本剧》课程教学案例。
《“老上海三百六十行”课本剧》课程教学活动运用了“五步操作法”,即集、理、做、展、评课程实施五步操作法。
第一步,考察记录法。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这里的图片、实物、模型、仿真蜡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老上海的市井风情。面对这些“老行当”资源,同学们进行了素描写生、摄影等方式记录自己最为感兴趣的行当,加深了对这些行当的了解。
第二步,梳理研究法。学生将考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与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行当和适合舞台表演的行当作为课本剧中角色的备选,如卖糖粥的小贩、卖报的小童、拉黄包车的车夫、卖花姑娘、修鞋匠等,并一起探讨和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还原这些行当的真实性。
第三步,感悟体验法。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分组活动,擅于文字书写的学生组成脚本编写组,编写设计剧情、编排台词、穿插童谣等;擅长美术的学生组成了舞美设计组,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道具并设计舞台背景;服装组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为演员度身设计定制演出服;而表演组的学生则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一句台词反反复复地练上很多遍,只为追求更好的舞台效果,
第四步,展示交流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老上海三百六十行”课本剧》大功告成,在校园文化周上进行汇报演出。同时,同学们还创作了《“老上海三百六十行”水墨长卷》,更加丰富地展示了老上海“三百六十行”的历史人文风采。
第五步,总结评价法。课本剧的形式上很吸引学生,绘声绘色的模仿与丰富多彩的语言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了探究的渴望。学生通过对石库门的探访,体会了旧式里弄邻里之间浓浓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渗透到了整个课本剧剧情中。
【解析】《“老上海三百六十行”课本剧》课程教学是在主题统整教学策略下实施的。在该课程教学中,教师、学生和家长三者间产生了有效的互动。老上海的行当更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触良多,纷纷表达了对这些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当今美好生活的珍惜。同时,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课本剧创作增强了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学习舞台美术设计与人物服装造型又丰富了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了美术技能;舞台表演让学生明白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及知识技能与人文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我们期待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中都能不断地获取本土文化的养料,更重要的是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实践能力,改变学习方式。学校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丰富美育内容,创建校园文化。教师在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实施课程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强化主动构建课题的研究意识及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当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课程教学的实施,成为师生、课程及学校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那么,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课程教学及其校园特色文化也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