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同期声的采制要点
2016-03-02董娃
董 娃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采制要点
董娃
摘 要: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与解说词、画面一起对新闻内容承担着传播作用。通俗地讲,同期声就是在拍摄人物讲话的现场录制的讲话声以及现场背景声。掌握同期声的采制方法,会使新闻内容展现地生动形象。本文从五个方面浅谈了电视新闻同期声的采制要点,除了拍摄角度的选取、对声音的捕捉和运用,还要注意沉默也是一种同期声,注意声音的景别情绪特征,并且尽量做到深入现场。
关键词:电视新闻;同期声;采制要点
通俗地讲,同期声是在拍摄人物讲话的现场录制的讲话声以及现场背景声。电视新闻综合运用声画语言展示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因此,要让内容展现地更直观更真实,务必要使用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解说词、画面一样,承担着对新闻内容的传播功能。掌握电视新闻同期声的采制要点,会使电视新闻异彩 纷呈。
1 选准拍摄角度
一个准确的拍摄角度不但能使画面美观,还能直接向观众传达信息。
在拍摄人物时,常常以过肩镜头构建画面,即透过一个人物的肩部,去拍摄另外一个人物,拍摄距离大致在中景和特写之间,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特征,也会用到特写。在人物新闻中,常常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受访者位于前侧面,并处于画面中间,以突出主体。过肩镜头的使用可以直接表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让观众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拉近了记者和受访者的距离。另外,在拍摄人物时,通常以平拍为主,也就是把摄像机放到与人物等高的位置。很多会议或是采访,摄像机都需要与人物保持一致,这样不但可以使观众感觉到与被采访者距离接近,而且能够提高新闻的真实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在电视新闻中,有时需要用到逆光拍摄或者虚焦镜头。很多电视新闻话题较为敏感,或本身具有隐私性,为了保护受访者,就需要拍摄逆光或者虚焦的镜头。这样既可以使采访顺利进行,起到保护的作用,又能用人物本身构建画面,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在一些法制新闻中,这种手法常常被用到。
2 灵活捕捉声音
声音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符号,在传递信息时与画面一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说词在很多时候传达的是记者或旁观者的态度,而同期声中的现场声音却是来自事件本身,具有客观性。例如,在拍摄会议时,讲话者自己讲话比后期播音更能有效传递信息,讲话过程中的语气、语速、音色和音调,可以直接传达出人物的观念,也能间接表现出新闻的含量和分量,而播音不具备这种效果。此外,一些环境音,如现场杂乱的声音、道路上的汽笛声、工地的施工声,都要根据需要取舍,这些声音的运用会极大地增强报道的生动性,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
3 沉默也是同期声
很多新闻只注重快节奏叙事,认为沉默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因而会把沉默的部分剪切掉。但沉默作为同期声的一部分,是一种情绪的积累,也是一种节奏和强调。
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尤其是一些情感类话题,沉默是一种情绪的积累和沉淀。例如,重逢题材,在相别多年重逢的瞬间,对方往往会保持沉默,虽然没有任何言语参与,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在采访一些人物或事件时,沉默也代表一种哀伤和沉重的情绪。另外,沉默也是一种控制节奏的好方法,有时采访进行过快,需要用沉默的瞬间来改变叙事速度,这样能照顾大多数观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沉默也是一种强调,有些事件本身表现力较弱,受访者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强,不能够突出事件的重点,分不出轻重缓急。此时,沉默就可以作为重点环节的前奏,强调事件高潮,设置悬念的同时也作了铺垫。
4 尽量深入现场
电视新闻采访本身是一门艺术,很独特却又很综合,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和技巧,才能使它做到声画兼备,实现双向互补。
在对人物,尤其“草根”人物进行采访时,要做到真实生动,记者首先要与人物拉近距离。人物新闻本身就容易出现“导演”的现象,记者导演人物,人物导演生活,这样的新闻既不真实,也毫无生动性可言。要写实、写活,就要深入现场。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这句话在今天仍然适用。作为一名记者,想要最大化地表现真实的场景,就要让所拍摄的人物在自己生活中去表现,不掺杂“表演”的成分才是新闻的本质要求。因此,记者要进入到事件当中,用真诚和热情打消受访者的戒备心,让受访者适应面对摄像机讲话,在摄像机前也能表现自如。
除了提高新闻真实性,深入现场还可以发现新闻细节,寻找到更多表现点。细节不能虚构创造,要通过深入观察和了解去发现。这样才能迎合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有时还能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柏.浅谈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J].铜陵学院学报,2004(4).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董娃(1995-),女,蒙古族,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