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爱近拍

2016-03-01

新潮电子 2016年2期
关键词:镀膜富士焦距

不要想多了,此处的近拍不是微距特写,真的是“近距离拍摄”,街拍、旅行人像、小型展览会之类的人文记录以及小物件、花花草草的拍摄,甚至记录小孩子成长、宠物玩耍之类的也可以包括其中。拍摄这样的画面可用的镜头很多,比如24mm、28mm、50mm定焦镜头或者24-70mm、16-85mm、18-135mm之类的变焦镜头等。但我们认为,35mm镜头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标准的介绍如此:“35mm焦距在提供较广阔视角的同时,还可以忠实还原被摄体。”35mm F1.4也是各镜头品牌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成像优秀,适应性强,而且价格昂贵,以前非原厂镜头曾经需要1万多元人民币(新一代也不便宜)才能入手。随着光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35mm F1.4镜头也实现了画质的大幅提升,让人更爱近拍。

35mm F1.4镜头的那些优势

在摄影圈中,35mm被称作“人文焦距”,原因就在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优势。我们一般将50mm称作“标准焦距”,它和我们人眼的视角几乎一致。35mm焦距相对接近这个数字,被很多人称作“准标准镜头”或“黄金焦距”,因此能够获得接近人眼的视角(此镜头搭配APS-C画幅相机时,视角相当于约50mm,可作为标准定焦镜头使用),又比50mm焦距能在画面中容纳较多的背景,能够极好地还原场景,却又没有24mm镜头那样夸大视觉效果,可能导致更多元素进入画面而导致主体不够突出,进可攻,退可守。且镜头前镜片也不会太突出,能更好地保护镜头。从这些角度来说,35mm是真正适合“记录”的焦段,利于室内及街头摄影及旅行拍摄沿途风貌,用途广泛,很多知名的旅行摄影师往往将搭载35mm镜头的相机作为随身挂机使用。

因为35mm的焦距特性(也有焦距较短的因素,画面的晃动较小—如果有机身防抖会有更佳表现),令其在婚礼视频跟拍中也得到大量应用,利用F6.3左右的光圈就可保证适度大小的景深范围,保持合适的距离就能保证新人不会脱焦。

新一代的35mm定焦镜头在镜头结构上进行了大幅改进,较以前的镜头偏长,最近对焦距离更近,放大倍率提升,使其很适合拍摄博物馆、街头贩卖的纪念品、花花草草等。配合F1.4的大光圈,更可以在弱光环境中大展身手,适用于人像、风光、街拍等多种领域。”

众望所归

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

在佳能定焦镜头中,打上“L”标识的红圈镜头并不多,35mm F1.4却一直都是,这也标志着它加入了萤石或超低色散玻璃透镜,属于高档镜头。但第一代镜头已经存在太久,随着单反相机分辨率的提升,对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用户期待佳能能够对此进行更新换代。与前代镜头相比,EF 35mm f/1.4L Ⅱ USM几乎进行了全新设计,加入了佳能在镜头开发上的各种先进技术,各方面都有了全面提升,可以说众望所归。

打造全新35mm F1.4镜头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35mm F1.4镜头短小精悍,毕竟EF 50mm f/1.2L USM镜头也不是太大。但与其他近两年出现的同类镜头一样,EF 35mm f/1.4L Ⅱ USM采用了全新的光学结构,较前作的9组11片结构增加了2组3片,不再只有一枚非球面特殊镜片,其中更不惜加入了1枚UD镜片、2枚非球面镜片、1枚BR镜片和1枚BR光学组件,应用了SWC亚波长镀膜,镜头因此增长了约2cm,重量增加了180g。由此可见佳能真的是打造又一支顶级镜头,各种材质的应用堪称不惜工本。

前镜片的凸出不算太明显,较适马同类镜头有所收敛,却又较本次一起体验的蔡司35mm镜头前凸。当然,作为L镜头,镜身自然采用全镁合金材质,坚固耐用,如果不小心斜着摔地上,也能很好地保护镜片。

拍摄性能、成像品质提升很明显

与前作相比,因为镜头结构的改变,EF 35mm f/1.4L Ⅱ USM镜身更加修长,红圈也设计在对焦环上,对焦环的操控区域增加明显,大大增强了手动对焦的操控手感,这也使新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能够从前作的0.3m提升至0.28m。别小瞧这2cm的变化,虽然不能像微距镜头那样做到1:1的放大倍率,但对于花朵、茶具、玩具等小东西的拍摄会更加方便,而且能够容纳一定的环境元素,应用范围更广。虽然同样采用唤醒超声波驱动马达,但新镜头电气控制明显更出色,对焦性能更快。

随着各种特殊镜片的大量应用,EF 35mm f/1.4L Ⅱ USM的成像画质较前作有了质的提升,细节还原更加细腻,锐度较高,色差、色晕控制十分出色,几乎看不到老镜头拍摄中容易出现的紫边现象,即便在最大光圈下,边缘成像也表现出极高水准。镜头的畸变控制也极为到位,边缘线条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变形。

TIPS

何为UD镜片?

UD(超低色散)镜片是具有低折射、低色散特点的光学镜片。通过采用UD镜片,提高了二次光谱的消除效果,两片UD镜片可实现与一片萤石镜片媲美的效果,具有良好的色像差补偿性能。它已广泛应用于佳能各类镜头中。

TIPS

何为BR镜片、BR光学组件?

BR镜片是“Blue Spectrum Refractive Optics Lens”(蓝色光谱折射光学镜片)的简称,是一组中间包含了“BR光学元件”的复合镜片。“BR光学元件”是一种有机光学材料,可对蓝色光(短波长光)大幅折射。通过将其与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构成复合镜片。使用以往技术难以补偿,或补偿效果不理想的轴向色像差在此镜片的作用下可大幅减轻,从而抑制了大光圈易产生的色晕现象(通常所说的紫边现象),清晰度更高,大幅提升成像画质。

TIPS

何为SWC亚波长结构镀膜?

亚波长结构镀膜简称SWC,这是佳能为抑制光反射而开发的镀膜技术。通常情况下,光通过镜片时镜片和空气边界处的折射率会突然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引起反射。反射会造成鬼影和眩光,降低画质。SWC亚波长结构镀膜在镜头表面形成一个个小于可见波长的楔形显微结构,这种结构能令镜片表面的折射率产生逐渐的变化,从而消除折射率突然改变的边界效应。对于近乎垂直入射的光线到入射角较大的光线,都具有很好的抑制反射效果。

工程师点评

EF 35mm f/1.4L Ⅱ USM镜头的升级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操控、自动对焦性能还是成像画质,较老镜头的提升都十分明显,特别适合5Ds/5Ds R这种超高分辨率的产品,也很适合当下越来越流行的婚礼、短片、记录片的拍摄。不过,在画质飞跃的同时,售价也在飞跃,即便与约9500元的第二代EF 24mm f/1.4相比,该镜头都昂贵不少,差不多是老款镜头的两倍,是否出手还是看个人预算吧。

参数表

镜头结构/11组14片(含1枚UD镜片、2枚非球面镜片、1枚BR镜片和1枚BR光学组件,SWC亚波长镀膜)

光圈范围/F1.4-F16

光圈叶片/9片圆形光圈

放大倍率/约0.21倍

最近对焦距离/约0.28m

滤镜直径/72mm

尺寸/约80.4mm×105.5mm

重量/约760g

官方报价/14500元

动静两相宜

蔡司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随着全画幅可换镜相机A7系列的强势表现,索尼也急需完善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的高品质镜头。让用户略微满意的是,索尼终于在2015年中发布了久违的Distagon T* FE 35mm F1.4,也为同年推出的A7系列二代相机的热销推波助澜。

蔡司的名头不是虚的

不管是我们以前接触到的老镜头,还是索尼推出的那些蔡司镜头,无论机身材质还是光学品质,在同级镜头中几乎都出类拔萃,往往让我们想到“高品质”这个词语。Distagon T* FE 35mm F1.4也同样如此,全金属镜身线条硬朗,即便进行喷漆工艺处理依然质感出众,入手即给人清凉的金属感觉。

在同级镜头中,Distagon T* FE 35mm F1.4也是最长的,这使它能够轻松加入手动光圈环,对焦环也足够宽,没有覆盖蒙皮却并不影响操控;镜头前镜片并没有明显外凸,即便没有UV镜片的保护也不必太担心易沾上手印。

一开始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与同类镜头相比,Distagon T* FE 35mm F1.4并未设计景深、焦距窗口,而是只加入了光圈环,在简洁中加强了镜头的硬朗、品质感,与索尼A7系列二代设计风格非常匹配,操控尤其令人满意。事实上, 索尼在开发此镜头时就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手动对焦环较同级镜头平滑太多,阻尼适中,几乎可以和摄像机镜头对焦环相媲美;光圈环支持无级调整切换,让用户可以在视频拍摄中调整而不会留下转动噪音。配合A7系列相机中的对焦放大、峰值显示等功能,无论照片还是高清视频拍摄都可高效完成手动操控。镜头支持4D对焦,内置DDSSM(直驱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也有很好表现。

从规格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Distagon T* FE 35mm F1.4应用1枚高级非球面镜片和2枚非球面镜片,可以很好地控制畸变,而T*镀膜能够抑制反射,从而保证了清晰锐利的成像风格,紫边现象极少。光圈全开的情况下,成像依然锐利,边缘画质下降也不太明显。

TIPS

Distagon是什么意思?

Distagon取名于Distance(距离)和Gonio(角度),是蔡司的一种镜头结构,在光学原理上被称为反望远或者逆焦镜头,这种结构专用在广角镜头设计,特点是边缘变形轻微、中央成像区解像力极高。

工程师点评

无论是镜头材质、光学品质、操控性能还是成像性能,Distagon T* FE 35mm F1.4都相当出众,尤其是它很好地考虑了视频拍摄的需求,大大拓展了镜头的应用范围。毫无疑问,这是一支高品质镜头,绝对值得所有A7系列相机用户拥有。

参数表

镜头结构/8组12片(含1枚AA镜片和2枚非球

面镜片,T*镀膜)

光圈范围/F1.4-F16

光圈叶片/9片圆形光圈

放大倍率/约0.18倍

最近对焦距离/约0.3m

滤镜直径/72mm

尺寸/约78.5mm×112.0mm

重量/约630g

官方报价/9999元

XF技术流

富士龙XF 23mm F1.4 R

大家不要因此就怀疑富士开发镜头的水准—如果你了解电视台那些广播级摄像机上所用的镜头很多都是富士龙品牌,或许就会改观。而在相机领域,富士的专业产品常常都给人留下严谨低调、崇尚技术的印象,而在镜头开发上,富士同样承袭了这种态度,注重开发高品质的XF系列镜头,富士龙XF 23mm F1.4 R正是早期推出的几支镜头之一。作为针对可更换镜头相机开发的镜头,XF 23mm F1.4 R虽然是2012年推出的镜头,但那时候富士可换镜相机产业已开始起步,我们依然把它归为“新”35mm镜头序列。

专注APS-C画幅的人文情怀

在专业的单反相机上,虽然富士未曾推出过相关镜头,但富士总在为用户传达自己的影像文化,一直有颗强劲跳动的人文摄影之心。因此在进入可换镜相机领域之前,富士率先推出搭载APS-C画幅CMOS、拥有23mm F2.0(相当于135相机的35mm焦距)固定镜头的X100,到如今已延续至第三代。

XF 23mm F1.4 R也正是这种“人文情怀”的延续。或许是为了与轻巧灵动的可换镜相机匹配,更加小巧灵动,镜身长度和重量几乎相当于本文的其他几支镜头的一半,作为挂机镜头的确是相当不错的。镜头虽然很小巧,但是富士却为其加入了完整的配置,包括焦距、景深标尺,还有一个光圈环—当然也可以在转到“A”位置后,根据环境光线变化自动调整。

低调的配置,不错的画质

在所有相机厂商中,富士是最低调、务实的品牌之一,即便官方发布的产品信息,也极少夸大其辞,看看官方网站对于XF 23mm F1.4 R的介绍大家就会明白。在规格表中,XF 23mm F1.4 R并没有什么奢华的特殊镜片,富士仅标出1枚非球面镜片,当然,所有镜片都是高精度玻璃镜片。作为接近标准镜头的焦距,这应该足以控制畸变了,大家从拍摄的照片中也能发现这一点。

镜头中所有镜片全部使用多层Super EBC(电子束镀膜)进行了处理,这种技术与备受专业摄影师推崇的富士龙广播电视镜头和大幅面相机镜头使用的是相同处理方式。经过处理后可大大降低鬼影和镜头眩光,从而保证了清晰的图像质量,实际表现也不错。

令人满意的是,XF 23mm F1.4 R的操控也相当不错。光圈环支持1/3档的步进微调,而且点位明确,转动起来不会有松垮的现象;对焦环可以在手动/自动之间切换,前推即可实现手动对焦,转动时阻尼适中,如操作机械镜头一般。结合Super EBC镀膜的作用,我们认为XF 23mm F1.4 R其实也很适合视频拍摄的。

TIPS

关于富士镜头的几个标识

XF是专用富士X卡口的镜头。R是带光圈环镜头的意思,有些富士镜头有实体光圈环;LM是步进马达的意思,相比超声波驱动马达(USM),步进马达对焦更平稳,相对省电,更牢靠;WR是防水的意思,富士镜头支持简单的防水功能。

工程师点评

在镜头领域,富士的品牌影响力一直不高,这和其市场推广策略有很大关系,但XF 23mm F1.4 R真是一支不错的镜头,做工精良,操控手感一流,虽然偶尔会出现跑焦现象,但即便在F1.4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中心画质也很锐利,焦外柔和,暗角控制不错。唯一的问题,自动对焦噪音太大了,后续镜头在采用步进马达之后得到明显改善。

参数表

镜头结构/8组12片(含1枚非球面镜片,Super EBC镀膜)

光圈范围/F1.4-F16

光圈叶片/9片圆形光圈

放大倍率/约0.1倍

最近对焦距离/约0.28m

滤镜直径/62mm

尺寸/约72mm×63mm

重量/约300g

官方报价/5399元

人文黑科技

适马35mm f/1.4 Art DG HSM

相对佳能、索尼的35mm F1.4镜头而言,适马这支35mm F1.4镜头算是“老镜头”了,毕竟在2012年底上市的它距今已经3年多了。不过,作为以“Art”之名推出的第一支镜头,35mm f/1.4 Art DG HSM的高品质并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上市后广受欢迎,相比品牌镜头约少一半的价格让众多预算有限的摄影爱好者欣喜所狂,也为适马后续“Art”镜头的推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上“Art”标签,超高性价比

尽管官方宣传时不免有夸大成分,但35mm f/1.4 Art DG HSM上市后,媒体和用户均一片溢美之辞。的确,无论镜头做工还是成像品质,均可谓上乘,从此开启了适马镜头的崛起之路,“黑科技”的名头也由此打响。

与如今的“Art”系列一样,35mm f/1.4 Art DG HSM采用了金属外壳,表面进行轻度磨砂的仿皮肤处理,手感舒适;采用黄铜卡口,每一个细节都做得相当到位,镜头盖按压位置的防滑锯齿、遮光罩内的抗光线内反射的波浪形设计都体贴地站在了用户角度。对焦环上也专门覆盖了柔软的齿状蒙皮,防滑效果相当出色。不过,对焦环稍紧,转动时略有滞涩感,与传统相机镜头的手感相似。

成像品质超越品牌老款镜头

35mm f/1.4 Art DG HSM采用11组13片光学结构,配置堪称豪华,拥有超过一半的特殊镜片,大量应用了适马特有的超多层镀膜技术,从而获得更清晰的细节呈现,并有力修正了偏色问题。从官方公布的MTF曲线来看,35mm f/1.4 Art DG HSM的成像品质已经超越尼康和佳能的老款同类镜头。从实际测试来看,35mm f/1.4 Art DG HSM在最大光圈下成像虽然不算最佳,却一眼就能看出比原厂镜头优秀,直到F2.8光圈之后才逐渐接近。这恐怕也是佳能于2015年推出第二代EF 35mm f/1.4L镜头的重要原因,相信尼康更新换代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当然,原厂镜头与各自品牌单反的匹配度更有优势,特别是自动对焦十分果断、迅速,较35mm f/1.4 Art DG HSM更快(同样搭载超声波驱动马达,对焦快而宁静)。偶尔有跑焦的现象,但适马很贴心地推出了USB DOCK(另售),可以升级镜头固件,调整合焦位置。

猜你喜欢

镀膜富士焦距
富士苹果价 将低于往年
清芬凌霜
叶敏作品赏析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富士苹果大小年树的修剪
富士X-T100
光催化自洁净镀膜玻璃的机理解析
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
基于扩散光束尺度的凸透镜焦距测量
第二届富士产经现代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