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2016-03-01张瑜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制约因素

张瑜

摘要:农业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育和服务农民,因而在其整个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信息的传播。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推广中的信息服务工作便逐渐发展起来。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网络体系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在分析影响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制约因素;对策分析

一、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的关注逐渐加大,在农村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己经成为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农业推广作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方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等因素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农业推广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经济突破了原有的限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十八提出“新四化”,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以来,信息化成为“新四化”发展的核心,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想要做好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推广相关工作,建立起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就必须关注农业推广信息的传播。本文在此大背景下,分析了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遇到的制约因素,并根据这些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农业信息的传播,因此影响农业推广的环境因子同样也对农业信息的传播产生着重要作用,加之信息传播对象与其所处环境及其基本特征有关,使得制约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相对之下,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在大环境下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投资固定资产,但从投资对象的结构来看,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不能很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己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相较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来说,农村居民仍处在低水平阶段,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导致不少信息丧失了时效性。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决定着农业信息传播的必要性,传播对农民切实需要的信息在农业推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农村信息有效需求不足,除了收入等制约因素外,还有消费环境方面的制约,农村的道路、电网、邮政、通信、广播等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持信息的快速传播,很多对农民生产劳动产生重要作用的信息不能传达到农民的手中,从而无法发挥这些信息的作用。

(三)农业信息传播服务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就是专业性人才。我国要想形成良好的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不仅需要精通网络技术、科研研发的高科技人才,同样也需要精通农业经济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在农业信息传播中为国家收集、整理农业信息,为农民介绍产品、解答疑问。但是当前由于国家对农业信息传播服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投入经费不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专业性人才严重缺乏。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很难吸引外来人才帮助开展工作,使得农业信息传播发展缓慢。

(四)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

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很多农民对信息化认识不足,且不知道信息化可以做什么,总认为农业信息化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因此,缺乏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思想动力,“等、靠、要”思想相当普遍,不能在农业建设中很好的推进信息化。另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限制,还有相当数量农民没有条件或者没有能力从网上获取相关农业信息。因此,目前以服务农民为主的信息传播,因农民的文化素养不足,对信息的意识浅薄的原因,使得很多重要农业信息令农民无法接受到。

三、政策建议

(一)积极发挥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

农业推广信息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在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发展中,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一个专门为农业信息提供服务与支持的部门,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信息传播提供保障。同时,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还应当支持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加强它们与农民之间的联系,促进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发展。最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良性循环的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体系。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代条件下,农业信息是构成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农村信息类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信息传播和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农业信息能够保质保量的传播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及时、有效的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就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应及时对过时、陈旧的通信设备、设施进行改造、修复,加速农村通信设施发展。第二,应大力普及现代通信技术,积极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农产品网上贸易,带动农民致富。第三,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农村最大范围内实现农业信息共享。

(三)加强农业推广信息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人员素质高低不等,缺乏经常性的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水平较低。而当前处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农业推广信息人员来说如何应对这次挑战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国家应在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其次,应加强对农业推广信息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提升信息服务水平。最后,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人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大力发展农村科教事业

新中国建立后,虽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教相关工作,不断增加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仍然缓慢,受到了限制。因此,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科教事业。发展农村科教事业,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坚持文化、经济、政治和身心并重,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与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第三,构建农业教育网络,鼓励农民上网学习。

参考文献:

[1]唐于银,张晓青,魏国平.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J].江苏农业科学,2011,(1):456-458.

[2]王君君,李瑾.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14):3131-3134.

[3]刘建宏,吴越,许正春.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农学通报,2013,(26):203-207.

猜你喜欢

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制约因素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