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复合视角下传统乡村发展策略
2016-03-01李盛君
李盛君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乡村也在寻求自己合适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多元化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乡村的发展历程,并以厚畛子镇为例,就厚畛子镇的价值以及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最后结合实例从多元复合视角下总结出了类似于厚畛子镇的传统乡村的发展策略。
我国乡村发展规划起步较晚,乡村建设管理有待完善。乡村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怎样平衡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多元复合视角下传统乡村发展
传统乡村指村落形成时间悠久,拥有丰富历史文化或自然资源的古村落。传统村落有重大历史和纪念价值,能够反映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有着珍贵的文化财富;传统村落有自然资源和景观财富,多以农耕文化、自然风光、田园风光、生活环境为主。
在发展中,传统乡村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自1994年起至今,我国乡村旅游经历了三个阶段,乡村旅游产业在我国遍地开花,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乡村旅游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疯狂的建设量考验着乡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传统建筑布局和传统建筑民居在逐渐演变和破坏,村落传统空间和文化在消失或弱化。
区别于之前以单一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乡村规划建设大背景,“多元复合”视角则更为人性化的关注传统乡村的特色发展之路。“多元复合”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多元”及是用多重分析视角去看待审视矛盾,“复合”有着统一和整合之意。多元复合即多角度看待,整合视角解决问题。
实例研究
陕西省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等原因,扮演着多重角色,怎样处理各种角色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多重视角下分析老县城村的价值,归纳老县城村在多重角色中的共性,是解决老县城村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厚畛子镇坐拥良好生态区位,所涉及的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整个镇域的一半。老县城村位于厚畛子镇西南,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老县城村承担长远生态保护的角色;老县城村是傥骆古道必经之地,原为佛坪县县城,村内有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厅城遗址以及多件文物,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考古价值。老县城村更承担遗产保护的角色;老县城村位于陕西省旅游文化名镇厚畛子镇,位于太白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板块,老县城村还承担着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因此,老县城村在多种角色中,最关键就是解决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老县城村的“保护”与“利用”存在着迫切性的要求,如果“保护”不到位,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利用”,可持续的发展才可以更好的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古村落利用是可以推动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的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更有利用大家加入到村庄保护的队伍中,激发大家自己保护的意识,并更有效的促进开展古村落保护的工作。
传统乡村发展策略
1.保护策略
(1)整体保护与分区保护相结合
保护要有整体系统的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到整体保护空间环境格局、村落格局和古村落肌理等。强调乡村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景观和自然结合起来,形成以农业生产、农耕景观与自然保护和观光旅游的发展原则,兼顾乡村发展与景观保护的发展模式。并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生态价值。老县城村,不仅承担着遗址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样承担着镇域范围生态保护的重任。就老县城村范围内山体环境、视线保护、村落民居建筑等都要统一进行保护。整体保护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分区保护和重点保护。对于每个区域的保护要求是不同的,同时要重点保护核心遗址地的文物。老县城村核心区要加强保护,并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复和加固。对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遵循建筑形式、色彩高度等要求。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农村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人口的老龄化严重,使得乡村有特色的建筑以及民俗文化缺少维护与继承,使得传统的乡俗文化逐渐消逝。因此,不仅仅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利用策略
(1)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开发资源
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所有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才可以持久。合理开发就是要有合理的目标,对于环境的可承载力有合理的预期和规划。老县城村因区位环境的特殊性和环境承载力,不可能承载大规模大范围的大众旅游,却可以发展小规模精品化的小众生态游,以做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2)抓住机遇,联合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优越的资源环境和政策的支持是传统乡村发展的重要机遇,传统乡村在发展的大背景下,要牢牢抓住机遇,提高村庄的知名度,为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力和动力。在发展中,不仅仅要着眼于小范围的发展,应当连同大区域大背景,共同发展,做到以成熟的面带点发展。老县城村应当不仅仅依托厚畛子镇域范围的优越条件和机遇,同时要依托周边成熟的大太白山旅游板块,联合发展,创造出更好更优的区域环境。
(3)突出自身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村落在长期发展中,应当突出自身优势,在大环境中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提高竞争力。老县城村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上,是区域内其他乡村所不可替代的。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路交通环境,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