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优化建议
2016-03-01吴雨婷
吴雨婷
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的规模大幅扩大,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趋势每况愈下,据清华大学节能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05年-2015年,中国城镇住宅的建筑面积跃增了2.3倍,单位面积的能耗增加了27%,从侧面反映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势在必行。文章将通过对建筑设计节能现状的了解,分析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进而从低成本和高技术的视角,研讨优化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的方法。
1.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建筑能耗是每个国家城市建筑过程中都必然遇到的问题。在美国,人口数量占全球的4.9%,其建筑运行时消耗全球8.8%的能源。而在我国,建筑运行过程中的发电量、燃煤量、商品能源和其他建筑施工能耗等,都正在不断侵蚀自然资源和环境。据笔者统计,2012年,国内主要省市平均能源总体消耗5788.01万吨标准煤,建筑能源消耗91.04万吨标准煤,建筑能耗百分率1.57%;2013年平均能源总体消耗10117.06万吨标准煤,建筑能源消耗82.54万吨标准煤,建筑能耗百分率0.82%,增幅-0.09%;2014年平均能源总体消耗13820.47%万吨标准煤,建筑能耗145.46万吨标准煤,建筑能耗百分率1.05%,增幅76.23%。以上宏观数据中,每年空调消耗能源总量的8%,照明消耗能源总量的17%,电器消耗能源总量20%,炊事消耗能源总量的26%,生活热水消耗能源总量的22%。这些能源损耗,仅为建筑能耗的冰山一角,即便节能型的建筑,还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节能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
2.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优化的方法
(1)选址流程优化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通风和日照,与其合理选址有关,因此选址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最基本前提。选址时,要求不能够破坏周边自然环境,选择夏季时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遮阳,而冬季时有利于防风和接受太阳辐射的地点。太阳辐射是节能型建筑自然气候形成的基础,也是建筑周围环境的主要热源之一,要求在选址场地时,充分考虑是否能够获得太阳辐射,为室内争取更大的日照面积和时间;风环境的营造,既不能太热、太冷,也不能太强,类似隘口地形的地区,容易聚集密集的流线急流,形成风速较快的“风口”,而在低洼区域,风速太小,空气难以流动,容易形成沉闷覆盖气层,明显不利于建筑的通风。笔者认为在选址时,应根据不同的布局情况,对比分析日照的效果,同时根据所在区域的气象数据,控制好建筑的间距和选择日照墙面的方向,在对比日照总时间和百分比滞后,选择合理的建筑布局。
(2)户型设计优化
根据室内空间的功能类别,分析每个空间的热环境需求量,譬如主卧室、起居室、次卧室、书房、卫生间等,将能够获得比较多光线的空间,设计为主卧室和起居室,其他对采光需求不大的空间,布置为厨房、卫生间、储物室和衣帽间等。至于通风设计,主要根据住房面积的格局,按照热压原理,控制好进风口和出风口,譬如在房间内部设置高低窗,增加风口的高度差,以此提高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再如起居室设置活动门,在夏季时候可打开,形成室内通风渠道,在冬季关闭,可减少通风量,控制热量的损失。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室内的声环境,类似于厨房和卫生间等经常产生噪音的空间,尽量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而卧室和书房等对声音环境比较高的空间,则尽量与厨房和厕所隔开,并采用有效的隔音措施,将噪音的产生量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
(3)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围护结构设计的重点,分为建筑立面设计和保温体系设计两个部分,前者着重注意立面色彩的选择,在气候温和的地区,选用较浅颜色,可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少热量的吸收,而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适宜采用深色,以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强度。在这里涉及到保温体系选择的要求,其中外墙内保温,选用聚合物保温砂浆和石膏保温砂浆等作为保温材料,原则上是不受到外界环境污染和雨水侵蚀影响为标准,但缺点是占用建筑面积;外墙外保温是在外墙的表面设置保温隔热结构,有利于延长建筑主体结构体系的寿命。外墙保温材料中,有膨胀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无机保温材料等,我们在热工计算节段,需要强化能耗的分析水平,娴熟应用节能设计技术,方可优化围护结构的设计水平。除此之外,窗的节能设计,包括窗的气密性和开启方向选择,都关系到建筑热消耗,适时我们应该在窗户的连接和咬合位置,进行密封处理,同时选择窗户的开启方向,尽量减少空气的死角和改善室内气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运行过程中的发电量、燃煤量、商品能源和其他建筑施工能耗等,都正在不断侵蚀自然资源和环境,即便节能型的建筑,还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节能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节能型建筑设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文章通过研究,分别从“选址”、“户型”、“围护结构”三个方面,深入研讨节能建筑设计流程优化的方法,但考虑到不同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在设计工作中,必须结合具体建筑的设计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作者单位: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