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绿色审计
2016-03-01李晓冬卢亚贤
李晓冬 卢亚贤
摘要:绿色审计是对绿色会计的再监督。推行绿色审计是更好的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日标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全社会注重增强环境意识、建立健全绿色会计体系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展绿色审计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审计;可持续发展
一、实行绿色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需要绿色审计。审计随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随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企业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企业应当履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的义务。因此保护环境成为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层要及时说明履行环境管理和保护责任的情况,披露与环境活动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需要注册会计师加以鉴证。
(二)实现科学发展观需要绿色审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基本点是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为着力点的绿色审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绿色审计通过审计监督评价,促进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绿色审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坚持绿色审计,才能有效遏制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在环保方面的认识问题,从而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绿色审计。企业“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策略,对企业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也是社会主体。审计既要维护自身利益,也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要实现可循环发展,必须要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理念,既要重视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以及绿色会计,也要重视绿色审计,加强对环境活动的监督、评价,加强对绿色会计信息的鉴证,推进环境质量的恢复或提高,通过绿色审计,加强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可以鼓励发展技术密集型、节能环保产业,抑制或减少重污染项目的投产,可督促企业重视生态效益评价,开发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品,提升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对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声誉,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关键性作用。
(四)经济全球化需要绿色审计。一方面绿色审计有利于减少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给我国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实施绿色审计,通过外在监督与披露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使我国产品免受绿色壁垒限制。另一方面绿色审计有利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绿色审计通过对环境的污染、防治、成本效益的审计,有助于增强国产产品的质量、增强国民的购买信心,从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还有助于应对贸易诉讼和出口限制,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地位,提高出口水平,发挥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二、绿色审计的内容
国际商业学会对绿色审计定义为:“绿色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的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定期地、客观地评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控制及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一)绿色审计的根据。实行绿色审计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审计行为准则。
(二)绿色审计的目标。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公允性指核查被审计单位在环保方面的财务是否真实、完整地记录,记录是否正确、适当,披露是否恰当、合理。合法性是核查在环保方面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效益性是核查在环保方面的经济活动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
(三)绿色审计的主体。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组织。由于环境问题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邻域,绿色审计需要借助多方面的人才与专家,采取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法,设立专门机构,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和具体审计目标,由专门人才和专家共同组成审计组进行绿色审计。
(四)绿色审计范围
1.检查与环境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目前我国制定了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法律,国务院也颁布了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检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认真贯彻和落实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2.检查企业的社会资源环境治理费用和收益。通过对企业和环保部门取得有关的数据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性复核,为费用和收益的分析和评价提供基础。重点检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和改善环境后取得的收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
(五)绿色审计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促进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为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绿色审计要使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实现协调发展。
2.长远发展的原则。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自我修复过程的漫长性要求为了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审计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独立客观原则。为保证绿色审计的工作质量,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要牢牢遵守独立性、客观性的原则。做到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并以财务活动为客观基础,客观公正的开展审计活动。
三、实施绿色审计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绿色审计经验,将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本土化基于我国绿色会计的研究起步晚、发展慢、理论缺乏以及实际经验不足的情形,审计机关可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审计方面的理论与操作技术,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审计理论、规则与标准,使我国绿色审计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绿色审计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我国应努力完善环境法领域立法上的不足,使绿色审计的法规与我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同时增强其在实践中操作的可行性。参照境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审计准则中关于绿色审计的有关规定,尽快制定中国注册会计师绿色审计准则,使绿色审计不断完善发展,对追究措施和法律责任承担给出明确规定,促进我国绿色审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三)发挥绿色审计主体的积极作用。首先以政府主导。政府代表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是绿色审计的推动者和监管者。政府既要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供法律规范,又要为绿色审计实施进行评价。其次充分发挥各审计组织的作用。使之各司其职,共同担负绿色审计的责任。再次企业要将绿色审计纳入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中,将绿色审计责任进行细分,促使被审计企业建立履行绿色责任机制,并强化被审计企业绿色审计信息披露,确保企业绿色责任的实现。最后加强对绿色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绿色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对绿色审计人员的索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要加强培训,使绿色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审计的技术方法,还要具备环境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提高绿色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盛奇.我国构建绿色审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J].山东审计,1997,6:14-15.
[2]张帅,并浩.试论绿色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8,3:21-22.
[3]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山版利,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