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在女性服饰搭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01钱仲韵
钱仲韵
一双合适的高跟鞋会对女性服装整体搭配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其不仅是服装的一项附属品,有时也能成为衣着的焦点,为一身沉闷或平淡无奇的服装搭配增添一丝精彩。自古以来,高跟鞋一直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曾经只有皇宫贵族才能够穿着的高跟鞋,现今也进入了每一位女性的生活中。众多的高跟鞋具有完全不同的材质、色彩、风格。在不同的服装搭配或社会活动中,则需要各类不同的高跟鞋加以装饰,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详细进行分析研究高跟鞋在女性服饰搭配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鞋是人体着装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注重服装的整体搭配,所以鞋靴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中的重视。在诸多的鞋靴种类中,高跟鞋是发展最为迅速和蓬勃的一类产品。“高跟鞋能够改变女人。”世界著名的高跟鞋设计师莫罗·伯拉尼克曾这样说过。一双合适的高跟鞋或许无法彻底改变女人的一生,但其强大的魅力足以提升一个女人的自信,一种即使忍着脚底的疼痛也无法丢弃一份自信。而女人为之疯狂的高跟鞋最大的魅力则是同一身服装的造型,搭配的高跟鞋不同,其显现出的整体风格也大相径庭。
高跟鞋的起源
关于高跟鞋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简单来说可以分为西方起源说与东方起源说。西方最普遍的说法认为高跟鞋的出现是因为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身材矮小,由于自视甚高,为了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的高贵气度,他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们纷纷效仿,并很快传遍全国及欧洲大陆。还有的说法认为是由于古代欧洲大街环境恶劣,为保持干净而产生高跟鞋来远离地面;抑或是当时的一位威尼斯商人为了防止其夫人外出而特意定制,没想到却受到社会妇女的纷纷效仿。在东方,普遍认为最原始的高跟鞋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国唐朝,在李白的诗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不难看出,古人在登山时所穿的一种木鞋,上山去其前齿,下山支其后齿,这样便于走山路。而第一次把高跟鞋作为装饰物则是在1833年娇小的卡特琳·德·美第奇为了与其丈夫的婚礼,把高跟鞋从佛罗伦萨带到了巴黎,这一形式立即吸引了法国宫廷妇女们的注意并广泛流传开来。
高跟鞋搭配的原则与标准
1.符合着装审美礼仪
在服饰着装规范中,首先考虑的是TPO原则。TPO原则是有关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选择服装、考虑其具体款式时,首先应当兼顾时间、地点、目的,并应力求使自己的着装及其具体款式与着装的时间、地点、目的协调一致,较为和谐般配。理所当然,高跟鞋的设计搭配也应该符合该原则。例如在学校或公司组织郊游时需要的是一双舒适并且轻松的运动鞋,而不是一双精致的细高跟鞋;在一些隆重的社交场合中,需要的是庄重、华丽的晚礼服搭配上一双绚丽的细高跟鞋,而不适合穿着一双过于休闲的平底鞋。
2.符合大众审美标准
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们的穿着首先需要符合社会大众的普遍审美标准。高跟鞋与服装的搭配需要符合穿着者的个人气质、身材体型、所处的的社会阶层及其他众多的客观因素。如身材苗条且时常穿着裙装的女性则适合窄型的高跟鞋款式,这样更能体现其修长的身材;而身材略丰满的女性则适合鞋跟更粗一些的高跟鞋款式,以达到全身和谐统一的原则。
3.体现个性审美时尚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的服饰搭配具有越来越强的个性化趋势。人们都愿意与众不同,这一现象在西方国家更为明显。混搭风格的兴起即是该现象最好的诠释,所谓混搭风格就是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东西根据个人喜好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格。体现个性化的方式因人而异,但最终目的则是扬长避短,展现自我,在社会大众中的独树一帜。在过去的大众社会审美观念中,高跟凉鞋配棉袜是一种服装搭配中的禁忌,这样着装会给人一种完全不注重服装搭配的感受,但随着近年来某些世界一线品牌时装周的秀场上开始出现这种搭配后,有许多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纷纷效仿以体现自身的标新立异(图一)。在普遍大众认可中,高跟鞋在色彩上需要与整体服装色调统一,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会选择十分亮丽的高跟鞋色彩来搭配一身沉闷色调的服装,同时配上与高跟鞋色彩一致的大型首饰或手提包来做呼应。
高跟鞋在服饰搭配设计中的应用
1.高跟鞋的风格在服装搭配设计中的应用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与之相适应的独特手法所表现出来的作品的面貌特征,风格必须借助于某种形式的载体才能体现出来。而高跟鞋的设计风格是指鞋的外观样式与精神内涵相结合的总体表现。高跟鞋的风格能传达出鞋的总体特征,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而高跟鞋的穿着则需要符合服装整体的造型风格,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总体上,高跟鞋的与服装搭配设计可以分为五项风格特征。
(1)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是一项严格遵守审美标准中形式美法则的服装搭配风格。在高跟鞋与服装整体造型的搭配过程中,色彩上普遍选择与服装色调统一,中性色调选择居多,款式造型上选择简洁明了的鞋类款式。如传统女性的职业套装配以黑色圆尖头高跟鞋。
(2)前卫风格
前卫风格的高跟鞋普遍造型夸张,强调对比元素,颠覆常规的审美法则,强调个性突出自我,追求标新立异,在与服装整体造型搭配中形成强烈的震撼力与反叛精神。如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性感高跟鞋(图二)与亚历山大·麦昆的犰狳鞋(图三),在高跟鞋与服装整体搭配中无一不显露出强烈的反叛精神。
(3)民族风格
不同的历史背景、地域条件、人文气息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使得每个民族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格,而服饰作为一种视觉传达途径最为直观的表达了民族独特的风格。民族风格的高跟鞋是指具有民族服饰元素和复古气息的高跟鞋。该风格的高跟鞋设计灵感往往来自于传统的民族服饰,利用一些表面的装饰手法将民族服饰中的色彩、图案、材料等做适当的吸收与调整,并运用至高跟鞋的设计中,例如中国结、刺绣、流苏、缎带、珠片等装饰元素。在服装搭配设计中,一般选择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服装与之搭配,例如中国旗袍配以一双与之纹样相呼应的高跟鞋即会给人一种端庄,文雅的视觉感受。
(4)都市风格
都市风格是与大都市的建筑、公路等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及快节奏的生活相呼应的一种风格。都市风格的高跟鞋设计简洁、时尚、并且具有较强的功能性,适合于现代大都市的快节奏、高效率的特点。在大城市写字楼上班的时尚白领女性既是该风格最好的诠释。相对于传统风格来说,都市风格更为时尚,更具有穿着人个人喜好及风格。如热播的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女主角马伊琍所扮演的白领女性即是典型的都市风格,其服装搭配多为简洁上装搭配以亮丽色彩的紧身及膝包臀裙,同时选择一双色彩绚丽、款式简洁的细高跟鞋作为整体都市风格的更好诠释。
(5)休闲风格
休闲风格是以穿着与视觉上的轻松、随意、舒适为目的,适合各个阶层日常穿着的服装风格。休闲风格抛弃了传统设计中的拘束,致力于给穿着者更为舒适、轻松的体验,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主流方向。传统意义上的细高跟鞋或者色彩款式上过于抢眼的高跟鞋款式都不适合于当下流行的休闲装扮,而具有休闲风格的高跟鞋则应运而生。如2014 Dior秋冬发布的带有旅游鞋鞋底的高跟厚底鞋(图五),既具有高跟鞋的优雅风范,又因为其与众不同的鞋底而增添了休闲、运动的气息,使得该鞋款可以搭配精致的礼服,也可以选择白色T恤和紧身牛仔裤的休闲搭配风格。
高跟鞋的色彩在服装搭配设计中的应用
高跟鞋的色彩装饰性与服装色彩相结合而产生一种对比或协调的视觉效果。要使高跟鞋色彩与服装色调和谐,可采用两者的色相距离约在30度至90度之间的不同色彩,结合明度、纯度上的变化进行组合。而当搭配色彩色相距离约在120度及以上时,视觉冲击力上会明显增大,整体的服装风格也会改变,即倾向于前卫风格。例如:在职场中的传统职业女性,服装风格偏向于传统风格,其高跟鞋在色彩上的选择会更倾向与其职业套装同一色系的中高跟鞋,以体现白领风采。而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高跟鞋的色调更倾向于“大协调,小对比”的原则,既要使全身的打扮倾向于一个主色调,同时也要考虑一些对比变化,这样才能给人以统一而不单调,变色又不凌乱的整体感觉。一般来说,高跟鞋在色彩的搭配中会选择略深于服装的颜色或饱和度高于整体服装的色彩,因为高跟鞋其细长的造型特征,若色彩上配以明显浅于整体服装造型的颜色,会给人以重心不稳的视觉效果。
高跟鞋的材质在服装搭配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科技的逐步发展,现今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材质的面料、皮料。所以在服装整体搭配设计中,材质的选择成为了一大考虑因素。不同材质的质地、手感、肌理感等物理性质方面都完全不同,视觉效果上也大相径庭。即使是相同的高跟鞋款式,利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风格。例如,一双简洁款式的高跟鞋,利用麂皮与漆皮制作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会截然相反。麂皮其磨砂质感会给人以复古、沉稳的风格体现;而漆皮的高对比度则会更偏向于前卫风格。在高跟鞋与服装整体搭配中,不同的服装风格也需要搭配其相应材质的高跟鞋才能更好的诠释该风格的特性,否则会给人以不伦不类的视觉感受。例如,优雅浪漫的服装风格必须配以材质相对低调和简洁的高跟鞋款式,若搭配上一双具有大量皮草的高跟鞋则会给人以搭配混乱的视觉效果。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高跟鞋已经从一种只用于增加自己身高的实用鞋品演变为增添女性自信,体现女性品味的必不可少的时尚单品。由于社会的进步,消费者可选择的高跟鞋款式越来越多,而高跟鞋也不再是只以服装配饰的角色出现,反而有时会成为服装整体搭配中的点睛之笔。所以,选择一双合适的高跟鞋是每个女人的必修课之一。高跟鞋的风格、色彩、材质是其设计中的三大要素,要更好的掌握高跟鞋与服装之间的搭配关系,需要协调好这三大元素,才能将时尚之美表现的更淋漓尽致。高跟鞋是体现美与人体、美与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消费者的个人需求还是品牌设计的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正确的把握高跟鞋穿着的正确搭配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