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景学在园林景观应用中的三重境界
2016-03-01王小雨
王小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科学家R.Murray Schafer教授提出了“声景”的概念,即:“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所感知和理解的声音环境。”是指人类世界中自然声环境和人文声环境的组合。“声景”概念的提出,唤醒了人们对听觉行为和声环境的反省和再认识。
近代国内声景研究最早的是清华大学李国旗,他在《声景研究和声景设计》一文中论述了声景学与传统景观学的区别,确定了声景学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中的一个基本学科地位,奠定了声景思想的美学基础。
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2007年发表《声景学范畴》,从人、声景、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了声景学在传统景观学的定义。即:人通过视觉感知环境的过程中,声音的作用;人在审美倾听声音时,景观的作用;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中声音遗产的保护和留存。
引导感知
我国在声环境创建中已有城市交通信号灯提示音改建,北京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中用音箱设备收集动物的声音来丰富公园环境。但是这些远远不够,目前的小区住宅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如果能加入适量声音元素,效果应立竿见影;课堂上无数的学生永远都期待着下课时那清脆但是刺耳的铃声,幻想如果换成柔和的音乐,再把播放器制成景石放在校园景色当中,当学生听到柔和的乐章以及看到窗外优美的景色时,又是一副不一样的画面。
对于欣赏者来说,人们欣赏美景的同时不仅仅用眼睛在看,耳朵也在听。这也正是声景学的范畴内容之一:人通过视觉感知过程中,声音的作用。可见声音在园林景观中的引导与感知作用不可小嘘。
立体景观
作为“有声有色”的中国古典园林,都始终将视觉景观与声音景观处理的完美无缺。拙政园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建筑也大多临水,因水成景。从入院宅邸的巷门,经过长长的夹道进入腰门,迎面而来一座小型黄石假山,如一道屏障,避免园景一览无余,“静”的体现也刚好和入园的视线保持一致。假山后有小池一泓,循廊绕池可转入豁然开朗的主景区,此处的声元素也只设置一泓池水来展现,声环境也只是处于开端阶段。越过小池北走是园中部建筑主体“远香堂”。堂北临水为月台,平台隔水眺望东西两山,有小亭屹立,山石玲珑,夏天荷花满池,香远益清。此时声景应处于发展阶段,有树丛、残荷等。平台西侧置“南轩”,循曲廊往西南折便是一湾水尾,廊桥“小飞虹”横跨水中,过桥往南经“得真亭”,内植柏树。又有水阁“小沧浪”三间横面,由亭、廊、桥三个层次可以看见顶北段的见山楼,层次丰富。此时声景观有圆柏波涛,飞溅曲池,雨打残荷等,也是声景发展的高潮阶段。沿得真亭北折,其西是清净的小庭院“玉兰堂”,院内植玉兰若干,配以修竹湖石。此时景园内一段路线已游完,声景观也进入尾声。
通过对拙政园一段路线的视觉与声音的分析,园中的视觉经过了从少到多,从简到繁到收多层次的视觉变换,由此配合着声景也经由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等阶段的变化。满赋诗意的园景画面,视觉与声音的融合,构成了丰富的“立体景观”。这也符合了声景学的范畴的第二部分:人在审美倾听声音时,景观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应用也应成为今天景观设计与规划的典范。
人文之声
声音是城景观中的一种记忆,能让人们产生对城市的怀念与归属感。城市中的叫卖、吆喝、说唱、吵闹、喧哗等各种声音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在声景学体系中,它既是一种美学,也是社会观察的重要对象。声景的表达和创作与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声景能够烘托场所感,并强化特定场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如重庆的川江号子、北京老城胡同的叫卖、西安古城内集市的喧闹”等都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声音。这些声音风景不仅包含了客观存在的声音的实体,也包括听不见的心声,是声环境社会性质的一个重要表现。
重庆磁器口古镇,曾经是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一个热闹非凡的码头,千年不变的浓郁淳朴的古风如今成了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古镇街道空间中的声元素以人的活动声、餐饮声、背景音乐声为主,悠扬的民族乐曲和巴渝民歌时而出现在人们脑海里,配以古朴的建筑民居环境和仄仄的石板路,时而不时地道的重庆吆喝声和悠远深邃的嘉陵江畔游船鸣笛声,极易引起游客对古镇传统生活场景的美好联想,使人们深刻体会到古朴粗犷的巴渝文化地域特色。此时的“听”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耳目感知经验,而是与“悟”一样的心灵体验,更是声景观设计的最高层次体现。
人们在景观享受过程中从看到听是一个阶层,从看与听到“联想”又是一个阶层,再从“联想”到”悟”,经过几次转变,景观性质显然升华到更高的层面,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具有地域文化性质的声景观的保护,留存以及再创造。
结语
本文从声景学在园林景观应用中不同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从声景的低、中、高三个设计层次出发,进一步诠释了声景在园林景观的三重境届。即:声景的引导感知;立体景观;人文之声。
我国的景观设计领域,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声景理论体系,声景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景观的声要素设计层次。而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塑造一个整体的环境,其中包括感受者、空间环境、社会背景、历史文脉等相互关系。最终目的是让空间的听者从“被动的听”到“积极联想的听”甚至有所“感悟”,因此研究具有地域性的声景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