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新品种花溪芜菁甘蓝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03-01王应芬吴佳海杨义成杨春燕
王应芬, 牟 琼, 李 娟, 雷 霞, 吴佳海, 杨义成, 杨春燕
(1.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贵州 贵阳550006; 2.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 贵州 独山 558200)
饲草新品种花溪芜菁甘蓝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应芬1,2, 牟 琼1*, 李 娟1, 雷 霞1, 吴佳海1, 杨义成1, 杨春燕1
(1.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贵州 贵阳550006; 2.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 贵州 独山 558200)
为满足生产上对优良芜菁甘蓝新品种的需求,开展芜菁甘蓝地方品种提纯选育,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大面积推广应用,采用在花溪农家收集的芜菁甘蓝种子为育种材料,以早熟、生物产量高、种子结实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用混合选择法系统选育出花溪芜菁甘蓝。其生育期255 d左右(比对照威宁芜菁甘蓝生育期短15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全株生物产量、种子产量分别达7 348.3 kg/667m2和184 kg/667m2,均高于拿破伦灰萝卜、四川圆根萝卜和威宁芜菁甘蓝。
芜菁甘蓝;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饲料作物
芜青甘蓝(BrassicanapobrassiaMill.)又称灰萝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2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适口性佳、营养好、易栽培的高产优质饲料作物,以肥大块根和茎叶饲喂畜禽。可单独饲用或与其他草料混合饲喂,也可单独青贮或混合青贮[1-2]。为保持品种特性和纯度,大力推广优良饲草新品种,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从花溪河流域周围奶牛养殖农户(场)引进芜菁甘蓝农家品种进行试种观察,通过鉴选整理优良植株群体,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进行提纯复壮系统选育,筛选出结实性好、种子高产、全株生物产量高、块根肉质乳白色、味甜无辣味的新材料1份。2005—2008年在贵州独山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预选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进行鉴定;2010—2012年在独山、贵阳、道真、松桃、册亨开展省内多年多点区域试验;2011—2013年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在贵阳、独山、西昌、耿马4个试验点开展区域试验;2010—2013年在贵州山区进行生产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评价试验及应用推广;2014年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饲草新品种花溪芜菁甘蓝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育经过
1.1 选育目标
以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结实性强、生育期短为主要育种目标。选育品种全株(茎叶+块根)生物产量比推广品种增产8%以上;营养丰富(与对照相当),味甜无辣味适口性好;结实率好,种子产量高(150 kg/667m2)。
1.2 育种材料与选育方法
2001年,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从贵阳市花溪河流域周围奶牛养殖农户(场)收集芜菁甘蓝农家品种试种,建设育种圃。运用集团混合选择系统进行选育。
1.3 选育过程
2001年秋季,以收集到的花溪芜菁甘蓝种子为基础材料,建立资源评价选种圃,定株定期观测;以综合表现好,产量高,块根肉质乳白色为选育目标,2002年春季清除田间病株杂株,群体集团收种进入秋播。2003年春季抽薹前依据目标群体性状全面清除杂株,保留性状整齐一致的植株混合收种;2004年继续选择,经过3年提纯选育,综合性状基本稳定,表现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强、熟期一致;2005年从符合育种目标的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单独收割,混合脱粒形成原种;2005—2008年,以花溪芜菁甘蓝、拿破伦灰萝卜、四川圆根萝卜和威宁芜菁甘蓝为参试材料进行品比试验,对花溪芜菁甘蓝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进行品种比较鉴定;2009—2012年在独山、贵阳、瓮安、册亨、道真、威宁、松桃开展多年多点区域试验;2010—2013年进行生产试验(图示)。
图示 花溪芜菁甘蓝的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花溪芜菁甘蓝春播生育期255 d左右,比对照品种威宁芜菁甘蓝生育期短15 d。中熟种,中低海拔区秋天种植,高海拔区春播,生育期430 d左右。
2.2 特征特性
花溪芜菁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有蜡粉,块根肥大,近球形或纺锤形,淡紫色,直径10~15 cm,单株重2.1~4.5 kg(其中单个块根重1.5~4.0 kg,一般块根上部出土成淡紫色,下半部入土中成乳白色,块根下部有少量须根。次年春季抽薹,株高120 cm左右,直立,分枝多。基生叶顶端钝圆,有柄;茎生叶矩圆状披针形,近全缘,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角果长4~8 cm,喙3~8 mm,每个角果有种子20~30粒,种子圆形、深褐色,千粒重2.6 g。
花溪芜菁甘蓝能适应山地、高原山区气候环境,2~3℃种子能发芽;7~8℃发芽快,但出苗慢;12~14℃时发芽出苗快;幼苗能忍耐-3~-2℃低温,成株能忍受-8~-7℃短期低温。营养生长阶段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18℃。生育早期温度较高,有利叶片生长,后期温度低可促进块根生长和糖分积累[3-6]。
3 产量及营养成分
3.1 品比试验
3.1.1 全株生物产量(鲜草)及种子产量 花溪芜菁甘蓝2005—2008年生物产量分别为6 736.7 kg/667m2、7 337 kg/667m2和7 348.3 kg/667m2,种子产量为165.6 kg/667m2、184 kg/667m2和172.2 kg/667m2(表1),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参试材料。
3.1.2 营养成分 花溪芜菁甘蓝块根膨大停止时取样测定养分(由贵州省草业研究所测定),粗蛋白含量为14.19%,比对照威宁芜菁甘蓝高0.12百分点,比拿破伦灰萝卜高0.43百分点,比四川圆根萝卜高0.61百分点(表2)。
3.2 区域试验
3.2.1 全株生物产量(鲜草)及种子产量 从表3看出,花溪芜菁甘蓝在3个试点3年平均全株鲜草产量、块根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 987.6 kg/667m2、4 045 kg/667m2和177.2 kg/667m2,分别比对照威宁芜菁甘蓝和四川圆根萝卜平均增产17.39%和24.48%、8.23%和0.37%、93.37%和821.17%。花溪芜菁甘蓝丰产性及稳定性很好,适应性强。各试点的块根平均生物量均达4 000 kg/667m2以上,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品种综合评价,花溪芜菁甘蓝很好、四川圆根萝卜很好、威宁芜菁甘蓝较差。
3.2.2 营养成分 以2012年干物质为基础,由农业部全国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从表4看出,花溪芜菁甘蓝茎叶和块根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1%和8.3%、粗脂肪分别为18%和6%、粗纤维分别为10.5%和9.3%、中性洗涤纤维分别为16.9%和13.4%、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15.8%和11.3%、粗灰分分别为22.6%和5.7%、钙分别为3.50%和0.41%、磷分别为0.57%和0.39%。花溪芜菁甘蓝茎叶的营养成分与威宁芜菁甘蓝相当,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含量高于四川圆根萝卜,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低于四川圆根萝卜。花溪芜菁甘蓝块根的粗脂肪含量高于四川圆根萝卜,其余指标均低于四川圆根萝卜;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威宁芜菁甘蓝,其余指标均低于威宁芜菁甘蓝。
表1 2005—2008年品比试验各品种的鲜草及种子产量
表2 各品种收获期块根的营养成分
表3 2010—2012年区试各品种的鲜草及种子产量
注:同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tP<0.05 level. The same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no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tP>0.05 level.
表4 各品种茎叶和块根的营养成分
3.3 生产试验
在生产试验中,花溪芜菁甘蓝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达6 756 kg/667m2和1 055 kg/667m2,分别比威宁芜菁甘蓝增产15.07%和13.08%,且变异度(0.166 0%)比威宁芜菁甘蓝(0.191 0%)低;3年平均种子产量比威宁芜菁甘蓝高94.12%。品种综合评价,花溪芜菁甘蓝很好、威宁芜菁甘蓝较差。
4 抗逆性及抗病虫能力
花溪芜菁甘蓝耐渍、抗冻能力强,不倒伏,苗期发生菜青虫危害,开花期和结荚期有一定程度的蚜虫危害(表5)。
5 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5.1 选择地块及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深耕土地25 cm,平整耙细,3 m开厢,施入过磷酸钙750 kg/hm2、腐熟有机肥2.25万kg/hm2作基肥。
5.2 种子选择及处理
选择种子饱满,纯度≥95%,净度≥90%,发芽率≥80%的花溪芜菁甘蓝种子。播种前对原种进行精选、晒种,采用多菌灵等杀菌剂1 000倍液浸种、敌克松粉剂1 g用适量水拌种预防病虫害。
5.3 播种时间及用种量
海拔1 000 m左右地区,8—9月播种;海拔1 800 m以上地区,3—4月播种。育苗移栽播种量为1 225 g/hm2,直播450 g/hm2。土壤肥沃地块行株距50 cm×40 cm,土壤肥力较低的40 cm×40 cm。
5.4 直播及苗期管理
采取开穴播种方式,每穴播种3~4粒,播深1 cm。出苗后,及时除杂,2~3片真叶时间苗,每窝留壮苗2株,结合行间浅耕除草、松土,施尿素60 kg/hm2促苗生长;在4~5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定苗,每穴定苗1株,并结合中耕除草,施用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追肥1次。
表5 各品种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注:0代表未受害;+代表轻度受害,受害率<10%;++代表受害较重,受害率10%~50%;+++代表受害严重,受害率>50%。
Note: 0, no damage; +, damage percentage <10%; ++, damage percentage between 10%~50%; +++, damage percentage >50%.
5.5 育苗移栽
5.5.1 苗床管理 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例按1∶5设置。8月中旬作苗床,翻地深25 cm后细碎耙平,按1.2 m开厢,沟宽40 cm,撒施腐熟有机肥7 500~1 5000 kg/hm2,过磷酸钙225 kg/hm2。用细土与种子拌匀,均匀撒在苗床上。在1~2片真叶期进行1次疏苗,每1 cm保留1棵苗;在3片真叶期,按每3 cm留1棵苗进行定苗。定苗时施用尿素60 kg/hm2促苗;3~4叶时,看苗施肥,如果幼苗发育不良或叶片发黄,及时追肥,相反,叶片嫩绿,生长正常,可适当少施或不施。移栽前5 d用尿素45 kg/hm2对清水施送嫁肥1次[7]。
苗床地的病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蚜虫等,可用2.5%敌百虫粉、45%甲氢菊酯乳油1 000~1 200倍液等防治;对蟋蟀、蝼蛄等,用甲敌粉200~250 g拌和油枯渣或鲜菜碎叶1.5~2 kg,撒施于苗床诱杀。及时清除苗床杂草,4~5叶期,拔除叶色、株型不一致的异型苗。
5.5.2 移栽大田 幼苗长出5~7片真叶时进行移栽。为确保移栽质量,起苗前1 d检查苗床湿度,如湿度不够应将苗床浇透,保证起苗时带土不伤根系。起苗时大小苗分级移栽,起苗少伤根系,多带护根土;当天移栽,边起边栽;栽苗时要根正苗直。不栽吊根苗和隔夜苗。为确保补缺苗,应在田边地角适当栽一些替补苗。栽苗后浇定根水,注意从窝边轻施轻浇,不能冲淹幼苗,造成泥土淹没幼苗心叶而死苗缺苗,保证苗齐。返青成活后及时查苗补苗和清除病株、杂苗。
5.6 田间管理
5.6.1 中耕施肥 育苗移栽幼苗成活后,结合浅中耕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进行提苗;第2次施肥在肉质根生长期,该期分为叶部生长旺盛期和肉质根生长旺盛期,是花溪芜菁甘蓝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生长速度快,根系和叶片生长旺盛,在管理上要促叶片快速生长,尽快形成最大的叶片同化面积,促进根系快速发育,控后期叶片旺长。结合中耕、除杂和培土追施尿素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5.6.2 病虫防治 越冬前主要防菜青虫和蚜虫,开春后重点防蚜虫。根据虫害发生情况,用45%甲氢菊酯乳油1 000~1 200倍液对蚜虫进行防治[8]。
6 收获与利用
6.1 收获及利用
秋播一般在11月中下旬可摘叶利用,次年1—3月收获块根利用。春播8月下旬可摘叶利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块根利用。收获后,茎叶可直接作为饲料,也可青贮利用;块根耐贮性强,收后可直接堆放仓库,利用时打碎或切块直接饲喂畜禽,也可与其他饲料拌饲。根据饲喂畜禽需要,可适当推迟收获期,留存地中覆土深埋,边利用边收获,确保整个冬春的饲喂质量。肉质根和菜薹还可作蔬菜食用。
6.2 种子生产
小面积原种繁育用塑料纱网隔离,纱网孔径小于0.38 mm;大面积制种安全隔离不小于2 000 m。中低海拔区9月份秋播种植,次年3—4月开花结实,种荚75%黄熟时收获留种。高海拔地区冬前挖出母根窖藏,气温回升后栽入留种地,或在留种地覆土越冬,次年7—8月种荚黄熟时收获。
[1] 王应芬.放牧奶牛补饲灰萝卜的泌乳效果比较[J].贵州畜牧兽医,2003,27(2):3.
[2] 朱邦长.贵州高产饲用植物的栽培与利用[M].贵阳:贵州省人民出版社,2008:268-274.
[3] 牟 琼.花溪灰萝卜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2011,30(2):80-82.
[4] 牟 琼,王应芬,杨义成,等.花溪灰萝卜区域试验研究[J].草业与畜牧,2013(2):16-20.
[5] 牟 琼,陈 超,王应芬,等.花溪灰萝卜生产试验研究[J].草业科学,2013,30(6):910-914.
[6] 牟 琼.饲用灰萝卜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58-59.
[7] 牟 琼,王应芬,吴有松.贵州山地灰萝卜高效间套种模式及茬口分析研究[J].草业与畜牧,2013(4)13-15.
[8] 熊先勤,李富祥.威宁芜菁甘蓝栽培利用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2009,26(8):32,74.
(责任编辑: 冯 卫)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HuaxiBrassicanapobrassia, a New Forage Variety
WANG Yingfeng1,2, MOU Qiong1*, LI Juan1, LEI Xia1, WU Jiahai1, YANG Yicheng1, YANG Chunyan1
(1.GuizhouPrataculturalInstitute,Guiyang,Guizhou550006; 2.GuizhouExtensionStationofPastureTechnology,Dushan,Guizhou558200,China)
HuaxiB.napobrassia, a new forage variety, was bred from localB.napobrassiaseeds by mixed bulk selection based on the main breeding targets of early maturity, high biomass and good seed setting to meet the demand of goodB.napobrassiavarieties in forage production. The biomass and seed yield of HuaxiB.napobrassiavariety with about 255 d growth period and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is up to 7 348.3 kg/667m2and 184 kg/667m2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Napoleon Brassica napobrassica, WeiningB.napobrassicaand SichuanB.napobrassica.
Brassicanapobrassia; variety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age crop
2016-01-07; 2016-01-21修回
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贵州山区牧草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4)6017];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饲用灰萝卜选育及高效利用研究”[黔农科院院专项(2014)028];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项目“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配套技术推广”[黔科合成转字(2014)5034];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项目“花溪芜菁甘蓝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黔农育专字(2015)005]
王应芬(1977-),女,高级畜牧师,硕士,从事草地建植及养殖研究。E-mail:276371093@qq.com
*通讯作者:牟 琼(1970-),女,研究员,硕士,从事草育种及利用研究。E-mail:gzcymq@163.com
1001-3601(2016)03-0127-0120-04
S5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