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师专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优化
2016-03-01廖治华
◆廖治华
拉萨师专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优化
◆廖治华
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本文将从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性格差异和学习动机四个维度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并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提出教学设计的优化建议。
个体差异;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优化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语法列为英语专业课程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交际教学法和自然习得理论的影响,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再开设语法课,语法知识可以附带在其他课程中。但是基于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专业的现实情况,语法课程的开设必须且必要。首先,拉萨师专的英语属于师范类专业,旨在为西藏地区培养优秀、合格的小学教师。对于教师而言,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扎实、准确,教师必须具备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的能力。其次,由于拉萨师专的生源质量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弱,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不开设语法课,学生将无法连贯地掌握英语语言规则和体系。
受限于教材和课时安排,拉萨师专的语法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方法目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易于让理论和实际语言适用脱节。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教学技能,优化西藏小学英语师资水平,语法教学优化设计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设计。
一、学生个体差异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且一直贯穿在他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教育教学有重大意义。学生个体差异调查分别从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性格和学习动机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对象是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个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男生占17%,女生占83%,其中藏族学生占71%,汉族和其他民族占29%。具体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1.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亦称为“学习方式”,指学习者个体在其心理、生理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接受和加工信息过程的持久性偏好。[1]亨特(Hunt)指出,学习风格反映了学生如何学习及在何种学习情境下学得最好。[2]根据学生情况,调查选取逻辑、听觉、视觉、动觉、独立和结伴学习类型进行分类。根据调查显示,有93%的学生更倾向于独立学习,同时71%的学生也喜欢结伴学习方式。43%的同学都倾向于动觉和视觉学习方式,听觉学习占36%,逻辑学习方式只占29%。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不太擅长逻辑思考和推理,更习惯于独自学习,适当游戏运动和视觉刺激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2.学习策略
Ellis(1994:539)认为,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xford (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3]根据Oxford学习策略量表调查,有83%学生在学习中会使用情感策略,58%的学生懂得使用记忆策略,42%的同学使用认知策略,只有33%的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而社交策略只占到21%,没有人使用过补偿策略。
3.性格差异
根据调查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中52%是外向性格,48%是内向性格。其中竞争态度低的学生占69%,竞争态度高的只占29%。竞争态度越积极,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就越好。但是区内学生,受到藏区文化,生活节奏的影响,大多数人并不热衷于竞争,甚至有点排斥竞争。而区外生源,有很多在学习竞争中遭遇过挫折,部分同学甚至有惧怕竞争的情绪。
歧义容忍度是指学习者在认知上对有悖于自己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思想和主张的忍受程度[4],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语言现象时心理上的容忍程度。[5]根据调查,38%的学生歧义容忍度高,62%的学生歧义容忍度低。歧义容忍度低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内容时容易产生焦虑感。对歧义的容忍度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相对语法知识,歧义容忍度低的同学会花时间把模糊点搞清楚、弄明白,更有利于语法掌握。
4.学习动机
工具性动机即外部动机,指学生学习动力来源于职业或个人发展需要。内部动机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是由兴趣驱动的。综合动机是指学习动力是外部和内部动机共同构成。如图三所示,调查显示有1%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动机,27%的学生是工具性动机,72%的学生是综合性动机。拉萨师专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是要从事教育工作,成为小学教师的,因而大家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大多数学生受综合动机的驱动。
二、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优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6]
1.教学方法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或者更加习惯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但是如果授课方式被学生所接受或喜欢,学习结果必然事倍功半。既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英语语法教学方式也要多元化。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根据内容结合学生各自学习风格来变化教学方法。在语法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独自完成的任务,也要设计一些需要团体合作的任务。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就某个语法点以自己的认知做一个简单的讲解或者总结陈述和补充,任务需要提前布置。在讲完某个时态后,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准备特定语法时态的情景对话,视频录制后发到微信群以便大家共同学习和讨论。根据调查,拉萨师专有43%的学生喜欢动觉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游戏。比如讲到名词部分,要求小组内每人轮流说一个名词或者可数名词。时态转换游戏,将一段话改成特定某个时态或语态,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在讲解某个语法点时,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视频、音频、图片、图画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复习词汇类型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图片,要求学生说出里面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冠词等。或者,播放一段听力,要求学生写下听到三单形式的动词或者动词过去式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总之,任何教学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尊重个体差异,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2.注重学习策略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对拉萨师专英专班学生学习调查发现,情感策略、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的频率较高,而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和补偿策略用的很少。这一结果与学生长期学习模式密切相关,大学以前是大班集体授课,学习内容、进度、效果都有任课教师一手掌控,学生按照老师安排背诵记忆和学习,缺乏自我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的能力,更缺乏有意识的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职高专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要沿袭高中教学管理模式,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是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英语语法教学,第一次上课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让每位学生做一张表格,以每个语法知识点为单位,做一次评估。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教师检查学生自我评价,根据学生问题讨论解决办法,自我监控和评估的完成情况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以此来让学生对元认知策略从抽象认知落实到实际应用。其次是社交策略的培养,学生不使用这一策略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学生兴趣不高,不屑于参与学习活动;第二是由于一些学生胆小害羞,不敢问老师问题。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多设计一些有效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讨论,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本人对那些向自己提问的学生提出表扬,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最后,优化记忆策略的使用。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使用记忆策略,其实大多都是死记硬背,教师要适时地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推荐好的记忆方法,如联想法、归类法和理解记忆等。
3.提高学生胆量,增强学生自信心
根据对拉萨师专英专班学生个性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惧怕和讨厌竞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缺乏自信的表现。生活和学习中竞争无处不在,并不是厌恶就能躲避的,而且适当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胆量,增强学生自信心。曾经有位老师在语法课堂上总喜欢用“比一比”的游戏,课堂上学生表现很积极,气氛热烈,可是调查确显示多一半学生并不喜欢上语法课,因为他们觉得很累,压力很大。在这种竞赛游戏中,失败次数太多的学生会自我否定,失去自信心。英语语法课相对其他课程略显枯燥和抽象,学生容易更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在语法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激励和鼓励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学习,面对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多鼓励,有耐心。课堂教学中带有竞争性游戏要适度举办,形式和难度也要设计多样化,比赛不能只面向优等生。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也要与难易之分,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来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学习好的学生不会觉得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学习略差的学生也不会因为任务过难而丧失信心。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了解班上每个同学的性格和学习能力。
4.有效利用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
根据对拉萨师专英专学生学生动机调查显示99%的学生都有工具性动机,由于师专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是小学教师,除了学校安排的教育实习之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语法教学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法讲解相对其他阅读、听力而言属于比较难的部分,由于职业要求,语法的学习不能是一知半解,必须是精确的,精准的。授课教师要提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懂和给别人讲明白的区别,锻炼学生实战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设计的优化是每位教师毕生的研究工作,好的教学设计必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状况,而盲目追求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教学设计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学设计的优化也必须满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条件。
[1]Riding,R.&Rayner,s..(1998).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M].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2]Hunt,D.E.1979.Learning style and student needs: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ual level[A].In J.W. Keefe(ed.).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C].Reston,V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les.
[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5]常海潮.学习策略在歧义容忍度和英语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J].外语界,2012(2).
[6]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7.
作者单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责任编辑: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