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多维教学评价促进英语课堂教育机会均等的策略研究
2016-03-01沈冬妮
□沈冬妮
多元多维教学评价促进英语课堂教育机会均等的策略研究
□沈冬妮
教育机会均等是各个教育阶段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话题。文章主要就师范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状,研究新课程标准下以多元多维理论来指导教学,初步扭转课堂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的策略,以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英语课堂;教育机会均等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过程公平体现在学校内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中。然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有的学校仍然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准来要求和培养学生,有的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单纯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得到真正均等的教育机会。师范教学培养的是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机智的教育智慧的未来教师,将来承担着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们也期待着这些未来的教师将教育机会均等理念运用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师范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元多维理念评价学生,使学生享有平等的课堂教育机会,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了广大教师关注的课题。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起点平等、过程机会平等和最终目标的平等。起点均等指所有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过程均等指学校统一提供教学条件、教学设备、教师等教学资源,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符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给学生以符合他们能力的适当的教育,以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最终目标的平等指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学习成功的机会。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肢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8个方面的智能。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8种智能,发挥的程度各不相同,个体之间存在着智能不平衡和个体差异;多元多维的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相对独立地表现在个体的不同方面。因此,教学过程中评价一个学生也应该包含多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合作交际能力等都可以是评价的内容。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各个层次的教学实践,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堂教育机会均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目前师范英语课堂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五年制师范学校招收的生源为初中生,英语课程是五年制师范各专业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帮助学生打好够用、实用的语言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五年制师范英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重视语言技能的同时,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让学生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笔者利用平时教学和校内外公开课的机会,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不同年级80名学生和20名英语教师就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方式、教师和不同层次学生交流的情况、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等进行了有关调查。教师课堂上给予各个学生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主要表现如下:
1.教师更多关注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那些所谓的学困生
90%的教师更喜欢提问那些思维反应灵敏、口语相对比较流利、积极活跃的学生;相对忽视学习成绩差、没有明显性格特点和学习亮点的学生;提供较多机会给那些积极好学、讨人喜欢的学生或学生干部;提供较多机会给善于表达和配合的女生;95%的教师相对倾向于那些基础好、责任心强的学生;30%的教师认为学困生差得不可理喻,懒得管理或基本忽视他们。
2.课堂提问方式和内容不同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和有限的学生进行互动,而无法顾及全体学生。师生之间互动内容因人而异。教师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互动持续时间较长,而与学困生的互动持续时间较短。当学困生没有给出理想答案时,教师会给予一定的解释、提示、扩充,通过启发、重复或者换一种提问的方法来引导他们的回答。有的教师因为学困生不能较好地回答课堂提问,就认为提问学困生拖延课堂时间,索性不问或少提问。学困生没有机会参与较为复杂的问题互动。
3.教室座位的安排不合理
有些教师把优等生或有望升学的孩子安排在教室座位第一排或前几排,学困生则被安排在边排或后排。
4.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教师因为多年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家庭和工作两难兼顾,产生一定的倦怠情绪,教学没有激情,教学模式单一,工作没有创新。这种情绪影响到他们对课堂互动的掌控,更使得他们无法兼顾引导每个学生。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缺乏多元多维的评价意识、评价方式不合理,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对学生持有固有印象,大班授课,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因学生家庭背景而影响对学生的认识等影响课堂上学生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如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元多维评价理论促成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倡导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成了师范英语教师亟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育机会均等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并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更要给予每个学生公平教育的机会。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因各方面原因,我们还无法做到绝对的课堂教育机会均等,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特点,我们更倡导“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平等对待,有教无类;对不同的学生差别对待,因材施教;对有特殊教育要求的学生特别对待,让他们各有发展”。
1.增强师生的课堂教育机会均等的意识和观念
首先,学校和有关的教育部门要采取行动,多组织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指导英语教师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克服职业倦怠感,清醒地认识到多元多维的教学评价是正确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也是正确评价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育机会均等、促进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需要。学校可给教师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定期进行观摩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引导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逐渐实施多元多维的教学评价,实现课堂教育机会尽可能均等,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多元多维教学评价理念来进行和指导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才是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每个人都享有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
2.改变课堂空间环境,实施小班化教学
教室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其空间环境设计对于促进课堂教育机会均等有一定的影响。课堂上的不公平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所以,课堂环境要设计成适合学习者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的氛围,配备各类适合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和设备(如电视、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云平台等);设置板报、学习园地、专栏、标语等,布置美化教室环境和校园环境;课桌排放可灵活多样化、人性化,从“秧田式”到“圆桌式”“马蹄式”;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定时轮换座位,互换合作伙伴。这些都有利于师生有充分的空间讨论交流,拉近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距离。
小班化教学是以小班为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模式,人数一般25~30人为宜。班级人数的减少,可以使教师适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增加师生交往机会,加大师生交流频率,增加单位时间内学生受教育的次数,使每位学生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进行,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堂空间环境的改变和小班化教学,使得教师可以尽可能地观察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策略来平等对待和引导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更多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让每个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精彩的自己。
3.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师生互动、课程、教学的共同创造者。多元智能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公平教学”的理念,尽可能给予学生“均等的课堂互动参与机会、均等的课堂互动资源、均等的课堂互动内容和均等的课堂互动时间”。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教材、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机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给学生自由想象、探究的空间,为他们营造自由表演、自主表现、主体参与的教学环境。教师要能歌善舞,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情景,也要善于利用课堂环境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向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可利用课上三分钟时间,适当安排英语儿歌和绕口令;因课文拓展需要介绍引入外国的风俗习惯和节日,让学生分角色策划课本剧表演节目或玩英语小游戏等。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和探究合作型等学习模式,不断尝试微课或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与学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一系列英语热身活动时,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通过交流、介绍、发言和表演等等形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配之以一定的激励机制,适当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更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予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自主学习、展现自己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4.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实施分层互动教学
实施分层互动教学,教师首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深入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需要,分成若干个小组,安排好组长,组员们互帮互学,协作完成团队任务。
其次,教师要因人而异、因组而异,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分层的教学内容,因人施教。比如,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7 The Sampler讲述的是一个顾客出于善意,想帮助一个经常去布丁店免费品尝布丁的老人买布丁,却伤害了老人的自尊心的故事。在教授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分层教学任务和目标:①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描述课文图片、连贯地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汇;②基础中等的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熟读并理解课文、以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③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己组建小组,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这一课。最后,全体学生点评课本剧表演,并讨论一下问题:Sometimes good intentions will hurt others'dignity.Will you accept such a help which will hurt you?Why or why not?分层时,让每个同一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讨论时,把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根据需要拆分组合,以思维活跃的学生带动中等层次和基础薄弱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所有潜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最后,教师要采用多元多维的教学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以往以分数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考试和测验)并不能完全正确反映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态度等。为了全面、合理、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如:课堂表现、课堂即兴评价、体态语言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学生自评及互评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建立独特的个人成长档案。学生可以根据记录内容,及时了解学习生涯中学习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不断进步,在成长和提高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快乐和成功喜悦。比如,在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7 The Sampler的分层教学中,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的学习成果,笔者都给予了相应的课堂即兴评价,更关注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鼓励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会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层互动教学合理利用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发挥组员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任务,每个学生都尽情地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多元多维的课堂教学是以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会均等、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元多维评价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推动英语课堂教育机会均等,反映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它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互动参与机会、互动时间、互动资源、互动内容等,真正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作用,能有效激励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促成课堂教学机会均等,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但我们也认识到,教育机会均等是相对的。尽管不能完全消除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但可以尽可能缩小这些差异。只要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持之以恒,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多元多维评价每个学生,就使真正实现课堂教育机会均等成为可能。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3]韩丽萍.大学英语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2009,30(5):125-127.
[4]刘旭辉.教育机会均等思想对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大家,2010,(7):214.
[5]王强.课堂教学互动中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探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1):23-26.
[6]石中英.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3-4.
[7]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编辑:秦俊嫄)
G712
A
1671-0568(2016)29-0105-03
沈冬妮,教育硕士,江苏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