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竞技类综艺节目研究
——以《来吧!冠军》为例

2016-03-01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竞技女排卫视

张 宁

(作者单位:白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部)



体育竞技类综艺节目研究
——以《来吧!冠军》为例

张 宁

(作者单位:白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部)

摘 要:作为一档由浙江卫视在“奥运年”重磅推出的体育竞技类综艺节目,《来吧!冠军》借助平台优势,整合节目资源,拓展了节目的成长空间,并通过全新的模式和超强阵容,完成了节目形态的创新,同时,节目组还运用多重镜像系统,实现了体育的专业性与综艺节目娱乐性的双重需求。

关键词:体育竞技;游戏;专业性;娱乐性;来吧!冠军《来吧!冠军》是浙江卫视新近推出的一档体育竞技类综艺节目,它以体育运动为题材,以娱乐明星与专业运动员的对抗为节目看点,每期邀请一项体育运动员和数位娱乐明星,使其展开真实的比赛与较量,节目刚一播出,就受到观众的热捧。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来吧!冠军》在CSM52城市网收视排名中就挤入了前十,占据了2.17%的收视份额,收视前景可观,大有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综艺节目的气势。赞助商在官方微博中宣称《来吧!冠军》是“半个娱乐圈PK全球冠军队,竞技踢馆究竟Who 怕Who”,这档节目到底有哪些新的看点或质素,足以助其在今后的综艺节目混战中脱颖而出,打开一片新的收视天地呢?试做以下分析。

1 整合平台资源,拓展新的节目生长点。

2016年是四年一度的“奥运年”,许多媒体平台都跃跃欲试,想要搭上“奥运年”的顺风车,制作与体育题材相关的综艺节目。据相关部门统计,各大卫视即将于年内推出的大型体育综艺类节目就有十多档,如天津卫视的《冰雪奇迹》,东方卫视的《报告教练》以及浙江卫视早前推出的《绿茵继承者》。但是,从目前的收视数据来看,这些节目的收视成绩都表现平平,没有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造成这些节目“失败”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经验的短缺,早前的综艺节目,在题材上大多还是聚焦于“艺术”领地,节目的客观效果主要是为娱乐而娱乐,“体育+综艺”的节目模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使二者相互融合,实现共赢,而不是相互龃龉,仍是值得大家探索与研究的问题。浙江卫视此番推出的《来吧!冠军》,无疑是整合平台资源推出的又一试水之作。众所周知,近些年,浙江卫视从众多卫视平台中异军突起,以重金打造了许多成功的电视节目,既开创了自己的一片电视蓝海,也奠定了自己在电视大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这两年,浙江卫视推出的《奔跑吧!兄弟》,连续四季的播出,使浙江卫视在竞技类综艺节目的制作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再加上此前在《绿茵继承者》中的探索,综合了正反两方面的制作案例经验。《来吧!冠军》无疑是浙江卫视重整旗鼓,整合平台资源推出的重磅之作。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到《来吧!冠军》与《奔跑吧!兄弟》在节目样态上的亲缘性,比如,《奔跑吧!兄弟》在播出过程中曾经向观众征集游戏设置与规则,我们有理由相信,除了在节目中已经播出的游戏项目外,节目组还收集了大量游戏“财富”,其中,许多游戏规则稍加变形即可运用到《来吧!冠军》中,而从已经播出的《来吧!冠军》几期节目来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在游戏环节上的似曾相识性,如节目中热身赛与正式对决赛的环节设置以及道具、锦囊的融入等。此外,二者甚至在节目名称的命名上都具有相似的辨识度,不能不说,《来吧!冠军》“背靠大树好乘凉”!

2 创新节目形态,捕捉镜头亮点

《来吧!冠军》号称是“全新模式加超强阵容”,这确是事实。节目由何炅担任仲裁,在首期节目中,何炅随机应变的解说,实现了现场赛事的无缝衔接;姚明担任体育顾问,李娜、郎平、林丹、孙扬等人担任节目嘉宾,这些人均是中国体育界的代表人物;贾乃亮与Ella担任固定的明星队队长,队长与明星队队员,均是有运动天赋的明星,首期节目中,明星队队员在与中国女排对抗的过程中即表现不俗,Ella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俨然成了场上的“发球小精灵”,甚至郎平都用“发球挺横”来评价她。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以往的体育类综艺节目或者融合体育元素的综艺节目,通常选择一些小众体育项目,比如跳水、拳击、摔、举重和溜冰等,每期到场的嘉宾运动员人数有限,大多时候呈“散兵游勇”状态,无法成为节目的主体,在节目中通常是蜻蜓点水的花式表现,在节目中的作用主要是接受主持人或其他嘉宾的崇敬和赞叹,这种赞叹有时难免失之煽情或夸张,这样的节目形态,在客观效果上使观众对运动员实力的认识,仍停留在体育赛事表现与冠军荣誉的光环中,无法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而《来吧!冠军》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摒弃了那些小众体育运动,选择了篮球、排球、网球及游泳等凸显团队精神的大众体育运动,嘉宾运动员通常整体出场,成为节目的一大主体,并以冠军队的身份与娱乐明星组成的明星队展开实力对抗,他们参与节目的初衷,并非仅为了接受观众的崇敬,而是为了展示自己真实的实力与运动状态(尽管也是一种有限的展示),比如,首期节目中,面对明星队的挑战,女排们就表示:“我们是来玩的,玩命的!”而明星队的队员也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双方之间的比赛,绝非纯粹为了“秀自己,赚粉丝”。事实上,在群体性的、运动性的、激烈的比赛角逐中,大部分明星也只能沦为团队中的一员,而不是独特的“某一个”。节目组就是通过这种全新的节目形态,实现了其弘扬运动精神的制作初衷。为了配合这种新的节目制作模式,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制作者在镜头的剪辑与组接上力求凸显亮点,比如,在各个比赛环节都增加不同观者的反应镜头,用来展现运动员非凡的实力,如首期节目的冠军能力展示环节中,当女排运动员逐一用大力扣杀击穿不同厚度的木板后,制作组适时加入了明星队队员、裁判及现场观众瞠目结舌的反应镜头,从而有效展现了运动员的风采;再比如,在最后的正式比赛环节中,制作组用高速摄像机等专业设备,实现体育赛事转播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回放”,还用录音设备还原了郎平对女排的战术指导,这些都增强了对抗的现场感与真实性。

3 找准融合点,平衡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双重需求

体育类综艺节目,归根结底是两种题材的结合,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艺节目则有娱乐性的天然属性,如何使二者在节目中有效融合,是体育竞技类综艺节目的制作难点,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两难”困境。如果太过于严肃,就容易显得枯燥,无味,并且其竞技的激烈和精彩程度远远不及体育赛事的程度,不能带来足够的收视吸引力;如果太过于娱乐,又会削弱其体育特质所具备的吸引力。而《来吧!冠军》的做法,是使体育运动的专业性和综艺节目的娱乐性相互靠拢与“迁就”,巧妙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对于体育运动员来说,一方面,通过游戏环节与可视化的镜头,呈现他们的实力与运动装态,给观众以直观化的展示,比如,首期节目的第一个环节中,节目组就通过设置人形靶桩与不同厚度的木板,有效地展现了中国女排运动员扣球的力道与精准度;另一方面,努力挖掘运动员身上的娱乐精神,比如,首期节目中的中国女排,许多观众就是通过观看节目,重新认识了女排姑娘们的风采,发现她们并不总是体育赛事中一个个严肃的表征符号,而是富有朝气,爱笑,活泼可爱,萌劲十足的一群姑娘,她们可以与明星队队员开玩笑,对他们进行戏谑与调侃,甚至连中国女排教练郎平,也变得表情丰富起来,她的一连串反应镜头还被网友及时制作成了表情包。而对于明星队队员来说,除了上文所说的,在人员选择上挑选有运动天赋的明星组成明星队之外,节目组还通过设置一些“不平等”的规则,为冠军队制造各种困难和障碍,从而为明星队创造竞技优势,以此增强明星队的“专业性”,进而实现双方之间的平等对抗。比如,首期节目中,在双方正式比赛时,明星队就通过“锦囊王”,让冠军队举着小板凳用瑜伽球完成比赛,奇特的道具使冠军队“戴着镣铐跳舞”,由此不能小觑与明星队之间的比赛。事实上,通过郎平的严肃表情,她对女排的应急指导,以及女排姑娘们严阵以待的战术安排,观众都可以切实感受到整场比赛的严肃性与紧张性。正像节目中心主任俞杭英所说的那样:“既不能让世界冠军觉得这档节目是在瞎胡闹,又要让观众觉得好看,与严肃比赛有一定的区分度。”

4 结语

总之,不少业界人士看好《来吧!冠军》,认为它极具创意,众多网友也赞其好看又好玩,对下期的冠军、明星及奇葩道具期待万分。希望这个节目能继续走下去,为体育竞技类节目提供更多的新鲜经验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力.中日韩制作力量联手,奥运冠军娱乐明星云集,《来吧冠军》在路上![J/OL].(2016-4-5)[2016-4-10].http://www.yidianzixun.com/ home?page=article&id=0Ct8QL70.

猜你喜欢

体育竞技女排卫视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红楼女排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体育竞技之跳绳
体育竞技之径赛
体育竞技只之钓鱼
体育竞技之台球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壮哉,女排精神!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