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2016-03-01苗娱宁
苗娱宁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电视访谈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苗娱宁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普通、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谈话,而电视访谈类节目也是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近些年来,访谈节目以它真挚的感情和动人的语言打动了很多人,因为访谈类节目的追求自然,追求的是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主持人和嘉宾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但是他们之间的访问也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谈话类节目最主要的就是主持人,而主持人的语言也需要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访谈类主持人;口语化;对象感;亲和力
1 访谈类节目的概念和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
1.1 访谈类节目的概念
访谈是一种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对面的对话节目。一般来说由一个主持人面对一个或多个某一行业、领域的知名人士,选定一些社会大众比较关注的主题,以一种面对面对话、交流的方式开展的一种电视节目。通过这种对话访谈,让专业性较强的、不被理解的话题变得通俗易懂,容易知晓。
访谈节目,是当今社会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我国,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之后,谈话类的节目出现了更多新形式,令人目不暇接。
1.2 访谈类节目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
随着电视节目的改革和发展,访谈类节目也在不断发展,观众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心骨,需要把控节目,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因为很多话题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访谈类节目考验的不仅仅是主持人的能力,还有其对专业知识的快速掌握。访谈类主持节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考验的是主持人的应变能力。访谈类节目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有相当高的要求,主持人要在不断地实践中不断培养个人表达能力,培养倾听能力,具有专业的主持人素养,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和谈话技巧,这样才能在访谈类节目中站稳脚跟,不断地去创新。所以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不仅要有逻辑性,还要有文化感和幽默感等。
2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2.1 真实性
新闻、电视节目最基本的就是要求人物、事件的真实性,访谈节目同样应该具备这样的基础。访谈节目最大的魅力,就是现场主持人和嘉宾还有现场观众像日常交流一样有解释、有倾听,有意见不统一、有认识不相同,只有这样的“正常”对话,才能体现出访谈节目的真实性和意义所在。访谈节目由最初的受旧有电视节目的束缚,在讲话中出现官话、套话、专业性用语等逐步演变成“有一说一”“实话实说”等真实的对话形态。现阶段这种敢于讲真话、勇于发表言论的对话方式普遍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2.2 口语化
访谈节目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类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交谈过程中“口语化”,主持人和受邀嘉宾通过日常、通俗的话语谈论最受关注的话题,“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容易引起嘉宾和观众的互动,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方式来交流,能够让节目以“百姓交流”的方式体现,使节目气氛更具平民化、更具感染力。
口语化就是让节目表达的观点更加浅显易懂,语言朴实、非正式,且灵活多变,易于大众接受。口语化是让某一观点迅速让大众接受的最好的方式。但是口语化并不等同于“地方方言”,也不同于百姓在日常中的闲聊、闲侃,节目中的口语化是因为表达观点的需要,所以要求节目语言既有日常用语的简单、通俗、易懂性,也要有正式场合的严谨、有序性。
2.3 个性化
主持人是以个人身份出面主持节目的,由于主持人的性格表现、语言素养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同访谈节目也是风格迥异,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个性化的语言也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表现。但是要保证一点,主持人表现出的特点必须与该访谈节目的主题特点一致,选择合适的主持人才能让访谈节目达到应有的效果。
2.4 幽默感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能准确地表达,还必须让观众喜欢听你说话;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一种乐趣,愿意去看你的节目。所以,语言的幽默性是电视访谈节目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这也需要主持人自己具有自己独特的幽默的语言风格,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善意的嘲讽、欲扬故抑,旁敲侧击等语言技巧来获得观众真实的笑,也要化解观众的困惑,可以做到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把受众从一个沉重和压抑的境地引导到和谐的充满乐趣的氛围。
3 结语
访谈类节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当前,各类新颖的谈话类节目越来越多,而作为一个专业的访谈类主持人一定要具有口语化、个性化、幽默感等,才能吸引受众的观众。访谈类主持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总结、分析和研究,不断地突破,才能在节目中表现得更好,才能让节目的观众和嘉宾感受到访谈类节目的魅力。
[1]罗莉,付程.实用播音教程:第四册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晓英.气韵生动话访谈[J].青年记者,2002(5).
[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J].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