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
2016-03-01廖亮
廖 亮
(作者单位:建湖县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
廖 亮
(作者单位:建湖县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个心理互动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倾听或者叙述,而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进行心理的互动,从而挖掘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的问题。本文针对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进行研究。
电视新闻;采访;心理把握;应对方法
电视新闻采访关乎到新闻的质量。新闻采访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心理互动是极为重要的,要求两者之间进行充分契合,唯有如此才会在采访期间统一状态,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对被采访者的心理充分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视新闻记者进入到采访活动中,就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采访效果。
1 电视新闻采访中对被采访者的心理分析
1.1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要认识到接受采访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
接受采访者在面对摄像镜头时,普遍会产生紧张感,即便是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与接受采访者之间通过闲聊以达到“热身”的目的,但接受采访者依然会存在“晕”镜头的现象,影响了采访效果。为了确保新闻采访工作顺利展开,就要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对接受采访者做好心理调适工作,以提高采访质量。
1.2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要面对的接受采访者多种多样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所面对的接受采访者多种多样。这些接受采访者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有所不同,性格特点和文化素养也存在着不同,就必然会导致新闻采访中出现各种意外事件,严重影响采访工作的顺利展开。所以,在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对接受采访者的心理准确把握是非常必要的。
2 电视新闻采访中准确把握被采接受采访者心理的方法
2.1 电视新闻记者要对接受采访者的心理准确把握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对接受采访者的心理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采访的质量。如果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持有积极的情绪,就会在采访共组中充满激情,带着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工作中,必然会提高效率。如果新闻采访记者带有消极的情绪工作,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意识,就会对采访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在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心理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两者相互影响,心理状态也会相互感染。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要对接受采访者的心理状态准确判断,引导他们提高合作意识,新闻记者通过与接受采访者产生心理共鸣,就会提高成功采访的概率。
2.2 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采访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采访是否成功,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心理协调性。良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电视新闻记者做好采访准备工作是保证采访质量的关键,而做好心理准备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正如新闻采访界所流行的谚语,“化学反应”是提高采访工作质量的关键,即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做到与接受采访者之间的心理交融,引导接受采访者配合采访工作。被采访者接受采访的机会并不多,自然会存在心理不适应性。在接受采访时,由于对采访环境和采访语境较为陌生,就会产生紧张感,在言谈举止和动作表情上就不自然,在回答采访记者的问题的时候,也会存在表达困难的现象。为了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展开,新闻记者就要注重接受采访者的心理调整,通过情感交流促进双方的融洽,营造出和谐的采访环境,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
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采访记者迈克·华莱士对邓小平进行采访时,在采访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即便是在准备工作中,也心存不安,当进入到采访环节后,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迈克·华莱士是通过“借烟”的方式与邓小平打开话题的。事实上,迈克·华莱士已经戒烟很久了,他的这一举动让邓小平非常感动,于是欣然接受了采访。“借烟”的举动让采访双方的心理距离很自然地拉近了,彼此的陌生感消除,轻松的采访环境就是这样营造出来的,使迈克·华莱士对邓小平的采访获得了成功。这个案例说明,电视新闻记者要想在采访工作中获得成功,就要准确把握受采访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接受采访者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做到采访中投其所好,采访工作获得了支持,采访工作质量自然会提高。
3 结语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新闻记者要在采访工作中获得成功,就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其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准确把握,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获得接受采访者的支持。使采访环境充满融洽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接受采访者消除心理障碍,配合采访记者,这就需要采访记者采取心理策略,确保采访工作获得成功。
[1]李宏波.小议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才智,2012(17).
[2]陈秋萍.新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报业,2014(2).
[3]桑海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J].新闻传播,2016(20).
廖亮(1984-),男,江苏建湖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