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电视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探析

2016-03-01黄雅生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

黄雅生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基层电视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探析

黄雅生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电视编辑是一种信息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电视编辑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使其所掌握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新闻成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新闻节目。这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必定包含了电视新闻编辑的价值判断,也必定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可以说,编辑是整档电视新闻节目的“灵魂”。编辑在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同时,要不断提升驾驭重大题材、纵览全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新创造的能力,在编排方式、表现形式、内容结构、编辑特色等方面有突破、有创新。

基层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探析;“峰谷”思维

新闻编辑犹如烹饪小鲜,各种食材琳琅满目摆在你面前,观众就等着你如何做出一顿丰盛的晚宴。在这席晚宴上,大如鱼翅燕窝、山珍海味、各色美食,小如油盐酱醋、葱姜蒜辣、杯盏碟碗,你的主题菜肴是什么?给食客首先品尝什么样的菜肴?大小菜肴的搭配技巧在哪里?荤素之间的互补比例是多少?作料调味之间相关联的色香如何?完全考验着厨师的烹饪技巧和食材取舍。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采编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所起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中介桥梁的作用,更是舆论导向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编辑工作是影响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电视新闻编辑要在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及确立新闻表达形式上进行创新,在素材选择、文字稿整合、画面编辑、声音合成,以及其他表现元素的加入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使我们做出一档结构新颖、内容鲜活、张弛有度的新闻大餐。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作为县(区)级电视台,近年来确立了“新闻立台、栏目兴台、改革活台”的办台宗旨,并对新闻节目进行改版创新,尤其在编辑中引入创新理念,使新闻节目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以下就结合新闻编辑工作经验,就编辑创新方面的想法做进一步探讨。

1 基层媒体新闻编辑问题探析

县级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媒体,新闻节目的信息量、时效性、可看性和表现方式受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编辑技巧、后期制作、新闻地域性等因素影响,部分电视新闻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编辑思想陈旧,编辑模式老套,编辑方式单一等问题,削弱了县级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

1.1 会议新闻多,信息量少,缺乏吸引力

纵观编辑站记者发来的稿件,领导活动、会议讲话、部门工作等类型的新闻占据很大篇幅。再看稿子,讲话稿堆砌、导语单一、正文繁杂、主题散漫、背景杂乱、信息量少,通篇看下来,让人觉得平淡无味。编辑工作中,在做好与记者信息沟通反馈的同时,编辑要多花心思在主题提炼、导语创作、“修枝剪叶”上下功夫,否则整档新闻看下来,内容枯燥,时政新闻大量堆积,经验性稿子反复编排,语句不通、语感较差、画面单调,让人看而生厌。这样,受众的审美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电视新闻自身的吸引力自然也就降低了。

1.2 画面单调重复,时效性差,缺少鲜活度

县级电视台受记者主观因素、采编设备、信息来源单一等因素影响,时效性往往难以得到保障,画面质量和拍摄角度也有待提高。在笔者所编辑的新闻里,时常可以看到“前不久”“最近”或“今年以来”等时间概念模糊的稿件,有些经验性、成果类报道,画面也是用近几年拍摄的资料镜头,新闻形式老套、符号运用单一、画面剪辑单调,不少新闻采用同期声时,从头至尾只有被采访人讲话加出字幕的形式,很少有相关背景画面镜头与之相呼应,观众调换频道也就在所难免了。

1.3 编辑思维陈旧、编排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力

少数编辑在编稿时,缺乏创新意识,仅仅停留在看看领导排名有没有错、语句通不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根据篇幅删删改改等阶段。新闻编排时只遵循领导活动+时政新闻+主题报道+民生新闻的模式;文字编辑缺乏再创造力,对新闻主题的提炼、导语的创作、结构的安排、整档新闻的板块式划分等方面功夫不深;语句不凝练、语气不通顺、遣词造句缺乏文学美感,导致整档新闻亮点贫乏,毫无疑问对节目收视率有影响。

2 基层媒体新闻编辑创新探索

2.1 在内容选择整合上创新

前文笔者用了厨师烹饪小鲜来比喻编辑编排新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虽然不怎么恰当,也从一个侧面引出了编辑在面对每天的新闻稿件时如何选择和整合的问题。一档新闻节目,素材和内容是观众获取有效信息的主要来源,编辑在内容选择和整合上如果过于单调守旧、平铺直叙,缺乏“峰谷”编辑创新思维,难免使新闻节目缺乏信息“获取源”和可看性,这就要求编辑在内容编排、事件由头、语言表述、声画应用等各方面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

2.1.1 内容编排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和主导价值

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形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是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多样中实现引导、多变中促进认同的实践过程。编辑在面对重大题材(主题报道)、时政新闻、民生类、人物类、突发事件和热点关注等新闻稿件时,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快速梳理整档新闻的主题基调和信息含量,做到主题鲜明、主次有别、结构清晰以及峰值相宜,使新闻节目所呈现的兴奋点紧凑有序、起伏有度。例如,2015年8月28日,一档新闻节目编排:【1、省商务厅厅长和良辉到沾益调研电子商务创业园筹建工作。2、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严以律己”专题学习研讨会。3、沾益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4、新闻特写:苗家人搬出茅草屋住进新家园。5、沾益县举行2015年大春生产现场观摩会。6、简讯: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调研组到德泽乡调研、沾益宏泰城镇建设开发经营公司开展传统文化活动。7、《民生视线》:窃贼千斤顶入室盗窃落法网。】通过以上编排可以看出,整档新闻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时政民生相结合、“波峰”“波谷”相穿插、长短详简相补充,扩大了信息量,增强了可看性。

2.1.2 内容取舍整合要突出事件由头和鲜活细节

由头是新闻的依据,新鲜的由头是新闻之所以新的基本要求,也是吸引受众兴趣的爆发点。而细节对于新闻叙事具有“放大”“深化”“激活”的作用,通过细节的刻画,有利于将新闻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编辑要善于发现新闻事件的由头,擅长挖掘新闻事实的细节,在内容整合上使新闻更加生动、更贴近大众。比如笔者曾编辑过这样一份稿件,记者初稿的新闻导语是这样的:9月10号下午,长度64米,重达8300多吨的沪昆高铁沾益特大桥转体成功,实现了桥梁精确合龙。通过认真梳理这篇新闻稿的正文部分,发现记者的采访还是非常深入,稿件篇幅也很长,既有现场详细探秘,也有同期声解疑释惑,所以在编辑时用新闻深度的思路把它分成了两部分:且看——新闻深度:沪昆高铁沾益特大桥转体合龙探秘(一)【在沪昆高铁建设中,沾益特大桥是沪昆高铁云南段主要桥梁之一,由于大桥要跨越既有的贵昆线,给大桥建设带来了不少困难。9月10号下午,长度64米,重达8300多吨的大桥转体成功,实现了桥梁精确合龙。这样的“巨无霸”桥梁是怎样转体合龙的呢?本台记者与央视记者携手对沾益特大桥成功转体进行了深度报道。】新闻深度:沪昆高铁沾益特大桥转体合龙探秘(一)【在刚才的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大桥桥身可以说是一个“巨无霸”,而在桥身转体的过程当中,完全是由高达30米左右,直径9.6米的桥墩来带动桥体转动,那么,怎么才能保证8300多吨的桥身在转体的过程当中不倾覆呢?】通过这样的编排,观众看后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对新闻事件所传达的复杂信息也很容易接受。

2.1.3 文字表述要力求精炼和流畅

在播音文字稿的编辑修改中,编辑要学会“惜字如金”,多使用和受众平等的语言,让受众听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语言;要换掉那些书面化的语言,做到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追求口语化、大众化和平民化;语言文字要求简练流畅、语气通顺,有逻辑性、有文学美感,而不是随心所欲。例如,一条民生类新闻——记者初稿导语:【沾益区播乐乡奴革村委会村民李成周的儿子在一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沾益区红十字会积极协调爱心人士,为他家捐赠了4.5万元的治疗费到上海进行手术治疗。】编辑后的导语:【沾益区播乐乡奴革村委会村民李成周的儿子在一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整个家庭顿时陷入了困境。面对生活的磨砺、不寻常的人生道路,人们总有太多的期待,期待着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拐弯点,正当李成周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这个幸福的拐弯点来到了——沾益区红十字会积极协调爱心人士,为他家捐赠了4.5万元到上海进行手术治疗的费用。】整个导语充裕了满满的温情。

2.2 在表现形式上再创新

一档新闻节目,记者采写传来的第一手新闻稿在题材类型、新闻价值、视频素材、鲜活事例等方面为编辑提供了很好的发挥余地,也是新闻节目精彩与否的基石。在新闻节目生产流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编辑如何把这些“单一性”的新闻稿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再创作,融合到整档节目中,不仅可以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也留给观众更深刻、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2.2.1 创新“峰谷”编辑思维

新闻编排应该根据稿件的实际情况,尽量把节目编排成“山峰”和“峡谷”相间,时政和主题类相辉映,民生和人物类相穿插的框架,使新闻节目信息突显、波澜起伏,产生节奏感,让受众在整档新闻节目中不时受到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刺激,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例如,2015年8月的一组新闻编排:【1、省领导到沾益调研“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工作。2、省政府督导组到沾益督导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工作。3、“特奢汇”电子商务平台招商会在沾益召开。4、沾益区打好促投资稳增长“组合拳”。5、《寻找抗战老兵(四)》——抗战老兵蒋发能:誓言抗战到底 誓死坚守阵地。6、“心系教育 情暖师生”爱心援建晚会共募捐善款46万元。7、炎方:立足优势,以点带面,建设“景美民富”新家园。8、(简讯)县工信系统举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团县委举办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入门基础培训。9、《民生视线》——醉汉借酒非礼女性 民警劝教终悔其过。】在这期新闻节目中,第一个峰值点是头条新闻省领导调研活动,第二个峰值点是“特奢汇”电子商务平台招商会,第三个峰值点是“寻找抗战老兵”系列报道,第四个峰值点是“美丽家园”建设,第五个峰值点是民生新闻醉汉酗酒闹事,这样看下来,整档新闻的信息量大、价值导向明确,镜头语言丰富,“山峰峡谷”跌宕起伏,作为县级电视台,应该算是一档鲜活生动的新闻节目了。

2.2.2 创新应用多种表现手段

编辑在编排新闻时,要善于应用“板块式”“单元式”组合报道和系列报道,新闻综述、新闻评论、新闻特写和编后语等多种手段,提升新闻节目的深度和厚度,丰富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诉求,使节目在编排上更有节奏和章法。2014年3月,在新闻节目中推出了“最美母亲”系列报道,其中有一组新闻报道了80岁单身老母亲艰辛照顾40多岁瘫痪女儿的故事,这位母亲的女儿从小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瘫痪,只能睡在床上数时度日。而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40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顾女儿,使女儿这么多年从未生过褥疮,从未挨冻受饿,看完整组报道后让人禁不住泪湿衣衫。编辑这条新闻时,我在结尾加了一段播音员口播的编后感:【朝夕相处,冷暖自知。向存凤给予女儿的爱,犹如苦涩土壤里盛开的蔷薇,香澈心扉。拿什么报答您,这永不言弃的母爱,唯有清风明月,心香一瓣。】这样编辑后,受众在情感诉求的表达下,对传播信息的接收必然会加快,其主动接受的信息量会增大。

2.2.3 灵活运用可视元素

电视新闻拥有诸多能使新闻内容可视化的视觉传播符号,除新闻画面可视以外,还可以利用屏幕文字、电子图表、动画等各种视觉传播符号。2015年沾益“两会”期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推出了《聚焦“两会”》系列报道,分别用图表、数字、图片、音乐等表现元素,表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变化,分别是“鼓起来的‘钱袋子’”、“沉起来的‘菜篮子’”、“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信方式”。这样的“分解式”编排,将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分门别类整理,制作新颖,信息量大,是成就类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

2.3 在提要编写上创新

新闻提要是为了突出新闻事件,指导、吸引观众收视而采用的一种编播技巧(《实用电视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随着全媒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提要式、标题式阅读已成为快节奏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阅读习惯,一档新闻节目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提要所呈现的信息量和吸引力。编辑在编排好整档新闻节目的内容和顺序后,编写提要就成了最重要、最需重点着墨的环节。

2.3.1 头条“吸睛”

头条新闻是节目的旗帜,一般为重要领导活动、重大题材、主题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类新闻,在一档节目中最引人注目。新闻头条提要编写上,编辑在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充分依据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引语式”、“聚焦式”提要创作,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比如:【结上穷亲拔“穷根”——沾益区召开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会,毕尚鹏在会上强调:找准“穷”根,寻找“困”源,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守纪律 讲规矩”专题学习会,毕尚鹏作《严以律己 率先垂范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题发言。】、【鲜花敬英烈,浩气存天地。烈士纪念日,

沾益公祭烈士活动在玉林山革命烈士纪念园隆重举行。毕尚鹏、毛建桥等区领导向纪念碑敬献花篮。】【新闻深度:主动作为、挂图督战,重点项目稳中求快。】以上头条提要的编写,编辑通过认真梳理新闻稿件,挖掘新闻事实的主旨和亮点,再配以提要片花、新闻镜头和播音员配音,让观众有一种接着看下去一探究竟的吸引力。

2.3.2 巧用修辞

修辞学是汉语言文学里很深的一门学问,在编写新闻提要时,编辑在本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新闻类型、新闻事件来确定本条提要采用什么样的修辞、引用什么样的文学典故等来丰富提要创作。一般来说,比喻、拟人、借用、对比、对偶、引申、引经据典等是提要编写常用的几种修辞,尤其是主题类、民生类、服务类、典型人物类、突发事件类新闻,在提要创作时应用修辞比较多。如:【《民生视线》今天关注: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日柳絮惹民怨。】、【《民生视线》今天关注:野果诱惑——景观樱桃挂红果 “望樱止渴”勿采食。】【“最美教师”晏露珍:育人惟道 校自成“蹊”。】【《民生视线》今天关注:“朴”亦显华——麻风病医生李建华 三十载事业堪回首。】从以上案例可看出,提要创作切忌枯燥、乏味、空洞、生硬,应该追求准确、精练、有文采和生动活泼,引起受众的兴趣。

2.3.3 把控节奏

在新闻提要编排上,也要重视节奏的控制,把提要设计成“山峰”和“峡谷”相间,使它波澜起伏,产生节奏感,让受众在整档新闻开始前不时受到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刺激,使整档节目富于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例如,2015年3月5日的一组新闻提要:【1、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蔡春生到沾益区调研综治维稳工作。2、“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女子作品在龙潭公园展出,和亚宁、李微等市领导到沾益展区观看展出。3、沾益区首届“梦想成真”乡村广场舞大赛在玉林广场举行。4、《巾帼风采》今天播出:致富能手温丽芳 山里飞出“金凤凰”。5、《民生视线》今天关注:一品落花 几许闲愁——城区各公园呈现落“樱”缤纷盛景。】在10余条新闻中,编辑通过删减取舍,提炼出以上5条提要,既有时政新闻,也有主题类、人物类、民生类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提要时,能够很好地把控节奏,给人一种韵律的美感。

3 结语

一档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细操作,而新闻编辑对题材的精心组织,对稿件的细致处理,对编排的巧妙布置,对提要的精彩编写,则是新闻节目提质上档的前提。换言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是决定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根本所在。作为基层媒体的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认识传媒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更好地吸引观众眼球,推动电视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1]陈作平.新闻报道的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高晓虹.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关于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改革的思考
对广播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思考
电视新闻节目的自我营销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