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专业系统性开设IT类课程的必要性及困难

2016-03-01樊春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3期
关键词:系统性计算机技能

樊春丽 郭 冲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

新闻传播专业系统性开设IT类课程的必要性及困难

樊春丽 郭 冲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成为行业新宠的环境下,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计算机相关的技能成为新闻从业人员所需的重要技能。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时就有必要系统性地开设IT类相关课程,但存在着排课困难、师资缺乏、学生不感兴趣等各方面困难,还需进一步解决。

新闻行业;大数据;IT技能;师资;学生态度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媒体领域的使用也日渐普遍和深入,这迫使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1 新闻传播专业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必要性

1.1 当今时代新闻行业与计算机互联网深度融合

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流程发生改变。过去新闻记者是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寻找信息并向公众公开,而如今被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不再缺乏信息,新闻记者需要做的是反复抓取和筛选信息,将信息重新整理呈现给公众。并且,在网络的公开性之下,公众成为了很多新闻首次曝光的源头,新闻记者需要随时跟着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来采编新闻。新闻行业越来越依赖网络,新闻从业者需要从传播者的角色随时转变为信息接受者的角色。

新媒体时代,新闻载体和呈现方式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以网络为主,公众对新闻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图像、视频和动画等的偏好使新闻的呈现方式也随之改变。通过计算机实现数据信息的图形化可视化和实现互动性阅读成为了新闻行业的新方向和新热点。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方向出现,与计算机互联网的融合更深。“大数据”的兴起,在新闻行业也引起了变革,从计算机辅助报道到数据新闻,新闻生产的思路与流程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制图、数据可视化等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数据新闻《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的卓越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程序员获得新闻奖,让新闻人看到新闻的另一种可能。

1.2 计算机技能成为当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

一方面,前文所述的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使新闻记者采编新闻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新闻记者需要在网络上收集新闻信息和编辑新闻,也需要具备新闻照片和图片的处理能力。新闻行业的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精确新闻等新方向无一不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冲击甚大,传统媒体普遍萎缩,近年来停刊的报纸杂志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老牌报刊。部分传统媒体为应对冲击,主动朝新媒体转型或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方式。传统媒体无法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机构或者企业自建平台如微博、微信、网站等开展传媒相关工作,而这两方面如果没有一定的计算机、互联网知识则难以展开。

1.3 当前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计算机技能较为薄弱

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发展不断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有越来越高的计算机水平,然而,笔者经实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媒体中的网站维护等对计算机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基本依赖于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在不断深化的新媒体变革中,各媒体也只有不断组织相关的培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相关技能,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很少能直接胜任。现在媒体从业者大多也表示自己的很多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计算机技能是在工作中边干边学的,在校期间所学并不足以支撑工作需要。

因此,随着新闻行业与计算机互联网的融合不断加深,要适应新时代的新闻报道的需求,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计算机相关技能水平,但当前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这方面技能还较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就使得在新闻传播学专业中系统性开设IT类课程成为必要,需要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当前传媒行业所需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新闻传播专业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面临的困难

虽然当前国内各大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已经开始尝试专业相关的IT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排课困难。学生四年学习的课程总量有一定的限制,在一些传统的新闻学专业培养计划中专业课已经排得很满,新增的IT类课程只能作为零散的选修课增加进来,系统性不足。

二是师资缺乏。国内高校中新闻与计算机跨领域师资较为缺乏,高校中计算机类课程教学通常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承担,授课角度也是从纯粹的计算机专业角度展开,与新闻传播学专业难以进行衔接。而新闻传播学专业领域的教师在IT领域又少有能深入研究的,双方的融合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三是学生兴趣不高,这也是最大的困难。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以文科为主,计算机基础欠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起来难度也比较大。近几年新闻传播专业在招生时开始注重文理结合,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有招生,但由于对新闻工作的传统印象就是写新闻,加上部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与专业衔接不够,学生依然普遍认为IT类课程与专业无关,心理接受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相互承接关系不明显,师资缺乏,授课与专业脱节,学生兴趣不高,心理接受度不够,使高校中IT类课程难以真正展开,教学效果有限,进而造成恶性循环,课程的更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更加难上加难。

3 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系统性开设IT类课程的对策

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也有一些IT类课程,但大多是零散地以选修课的形式穿插在四年的学习中,系统性不强,而且选修课的选课率并不太高,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很难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需要将相关课程进行长期的规划,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到相关软件使用到网络文化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融入四年的培养计划中,提高系统性,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协调好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

同时,对学生要进行一定的引导,通过介绍当前新闻行业的新方向等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当前从事新闻相关工作,IT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提高学生对这类课程的认识和兴趣。同时也要加强鼓励,很多文科生对IT类课程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如不克服心理障碍,就难以学好。

此外,可以效仿美国一些高校的做法,聘请业界资深人士进行授课,一方面业界人士更清楚了解在业内哪些技能实用性更强,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自己本身也具有更精湛的水平,他们来授课对学生来说更直接和有效;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当前的媒体从业者的工作内容和性质,让他们能够切身体会相关技能的实际使用情况,减少学习中的抵触情绪。同时授课教师可以借用自己的业界资源,让学生实际参与到真正的业界工作中,加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1]张宁.大数据时代职业新闻工作者专业素质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2]潘亚楠.大数据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6SCG166)。

樊春丽(1987-),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郭冲(1988-),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系统性计算机技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