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数据新闻的实践
——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为例

2016-03-01郑子艺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3期
关键词:财新可视化实验室

郑子艺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我国数据新闻的实践
——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为例

郑子艺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大数据时代,数据技术渗透新闻业,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数据新闻以数据为基础,以可视化为特质,注重新闻信息的呈现。本文立足于国内数据新闻实践困境,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数据新闻;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挖掘

近年来,国际知名媒体《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数据新闻实践蓬勃发展,国内主流媒体也开始尝试探索,如搜狐新闻的“数字之道”、网易新闻的“数读”、新浪新闻的“图解天下”、财新网的“数据说”,等等。

1 我国数据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数据来源有限

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数据来源主要有新闻媒体及门户网站的公开报道,除了财新网的新闻报道,如国外的BBC、CNN、《华盛顿邮报》,国内央视、新浪等媒体的公开报道都援引使用。官方部门统计资料,民营机构、研究中心、监测网站和应用软件的数据常被用作数据来源。

数据新闻的根基在于数据,但是在我国数据来源有限,基本是现有的新闻报道、网络公共资源、相关机构公开数据,数据抓取多依靠记者前期调查,容易造成数据漏洞。数据来源不足,来源不明,索引技术有待提升。沈浩教授认为,很多有社会意义的数据新闻可以被国外媒体做出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和国外数据开放的政策和完善的数据开放管理机制有关。虽然我国已经逐渐重视数据的开放,但开放程度和内容都很有限。

1.2 可视化应用水平较低

国内数据新闻表现形式大多为“静态信息图+文字解说”,可视化方式单一。很多号称是数据新闻的本质上和传统新闻没有区别,缺乏动态可视化、交互可视化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数据新闻受编程水平和程序本身限制的影响,而媒体对生产成本和周期的考虑也会限制数据新闻的发展。

财新可视化团队的作品《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事故》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2014年度卓越新闻奖”;《星空彩绘诺贝尔》入围英国“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Awards”。可见国内制作水平已在不断提升,但要达到优质数据新闻的常态化生产还有距离。

1.3 存在数据新闻滥用的现象

数据新闻刚刚起步,热度正高,各个媒体都想赶上“这班车”,选题时往往只考虑到了话题的价值和关注度,而忽视与叙述方式的匹配度,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甚至还有分散用户注意力,助长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趋势,在数据的呈现和解读上都缺乏更深入的工作。

1.4 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失

我国数据新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还比较滞后,人才严重匮乏,依靠团队化解。例如: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作为一个虚拟部门,成员分别来自编辑、设计、技术部门。实验室并行多个项目,每个项目按需抽调人手组成项目组,有时还会临时与不同记者合作。虽然团队合作的方式有其优势所在,但最理想的状态还是能拥有一些编辑、分析、设计、编程多位一体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2 促进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的对策

2.1 建立数据库、开放信息资源

积极优化数据环境,增强积累和开放数据的意识、认可度与可操作性;科学合理地规范整合国内的信息资源,建立公共数据库,开放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同时保障数据库的持续更新与扩充;真正实现大数据的全面化,包括交互信息反馈也及时吸纳。

2.2 理性考虑使用需求

数据新闻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不代表它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新闻。在新闻制作时需理性考虑实际需求,比如:财经新闻数据的专业性强,适合用可视化的方式处理化解数据的抽象性、复杂性。

2.3 注重数据挖掘、加强预测作用

数据还有一点优势就在于预测、开放性的报道,全面直观呈现相关数据,由用户自己选择角度进行思考,横纵多维度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内容。选取最有意义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深入解读,加强报道的预测作用。

2.4 丰富可视化形式和传播途径

可视化形式除了信息图表,还可以有交互网页、手机互动H5等。保证美观流畅的同时配合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注重移动端的传播延伸。将现有的模式沿用并拓展,以网站作为根基,同时开通微信、微博、APP各类传播平台,通过链接的方式将各渠道的受众聚拢。

2.5 加强数据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

数据新闻的发展是媒体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努力提升数据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有数据新闻意识、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和数据可视化转化能力的人才。融合新闻传播、视觉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各类学科特长,从更新教育理念开始,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改革。

[1]黄志敏.程序员获新闻奖,你怎么看?_解读财新网可视化数据新闻[J].中国记者,2015(1).

[2]黄志敏,陈嘉慧.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创新[J].传媒评论,2015(4).

猜你喜欢

财新可视化实验室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