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2016-03-0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资队伍实力

贺 苗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浅谈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贺 苗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要想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关键,师德是核心。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高校教师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

师德建设 教师 教育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师德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占主体地位,提高对师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

一、师德具有传承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流传至今。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十分重视自身品德的修养,提出了“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染子苍则苍,染子黄则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气质特征、求知精神、处世方法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学习,自己首先要勤于工作和学习。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教师只有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学生才会自觉服从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特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人,他高尚的师德和完美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对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大众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的奋斗历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深化教育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社会制度、教育内容不同,但教师在品德上起表率作用的观念是代代相传的。所以说,师德具有传承性。唯有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传承优良的师德思想。[2]

二、加强现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国家的未来。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这神圣的职责。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学习,积极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更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走在学生前面,引导他们,这是身为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义务。[3]

要想推动高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不仅表现在教师文化知识方面,更表现在教师的行为举止方面。作为教师,理应让学生从我们身上看到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可见,在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师德建设是增强高校综合实力的有效保障

要想加强高校综合实力,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修养,也就是要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师德风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的体现,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一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氛围,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更不利于高校综合实力的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呈积极向上的态势。高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但在师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部分高校的师德建设出现了一些功利趋向、轻思想、淡政治、重利益、求实惠。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事业心、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自身缺乏自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没有完善的、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高校教师的师德素质高低、师风是否端正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好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由此可见,增强高校综合实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就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4]

四、师德建设决定着高校发展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一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的质量。一个学校要想站的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可见,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还直接关系其发展和长远的生存。而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更是关系到一所大学校园风气、学术风气和社会声誉的好坏。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基地,也是精神文明的阵地。而培养人才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进教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的进展,而且有利于校园精神风貌的改善,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无论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还是研究出先进的科学成果,归根结底,在于这所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教师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师德是大学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新建高等院校不断涌现,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高校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既要不断改善硬实力的建设,更要加强软实力的建设。高校软实力建设应始终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大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校风。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才能立足于社会。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师德的建设。

[1]百度百科

[2]江苏俊.浅谈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福建三明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24卷第4期.

[3]朱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罗集小学,2012.

[4]刘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百度文献.2012.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资队伍实力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组织人事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