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2016-03-01包文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高中音乐课新课程

包文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职业教育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850)

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包文梅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职业教育中心 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850)

对于当前高中课程的教学,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可以说,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整个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教学体系迎合时代特征的产物,它打破了中国以往的传统高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正是这样的改革,为高中音乐课程注入生机和活力,也对高中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新课程改革 音乐教师 要求

目前,一些地区存在着职业高中对音乐不够重视的现状,许多职业高中从领导到教师不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不开设音乐课,没有适合的教材,教学设备形如摆设等等。正因为如此,很多音乐教师教学组织松散,职高大部分音乐课程是“信天游”式的教学,严重阻碍着《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另外,职业高中音乐教师师资严重不足,降低了音乐课程的教育质量,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育,要求激发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参与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音乐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而一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以上素养,于是音乐课成了“教歌”的课堂,成了流行歌曲的殿堂。因为上述一些原因,职业高中的音乐教育应有的地位和音乐教育在整体育人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加大音乐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成了职业高中的当务之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程组织的实施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的教育观念,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全新的教育理念,走进新课程。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想真正把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教师必须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和理论学习,在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二、加强教学实践,转换教师角色

1.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变“指挥者”为“引导者”

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在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的课堂行为类比成舞台表演艺术,把课堂当作教师表演的舞台,认为教师只要表演到位就可以了。而现在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知识”、“技能”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形象,洞察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2.关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爱心,比培养学生技术上的才能更重要。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训练,多为学生营造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使美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音乐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也要具备综合的素质

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也不能仅有音乐专业知识,必须朝着具有综合的教育素质的方向努力,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1.音乐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地提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各方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音乐教师要精通专业的知识、掌握其它学科的知识,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底蕴。一节音乐课除了与音乐有关的知识外,往往还涉及到文学、历史、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仅靠学校里学过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广泛涉猎有关方面的书籍,博闻强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并熟练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丰富教学内涵,提高教学层次,彻底改变音乐课就是教歌课、就是乐理课的落后模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音乐教师应具有多种艺术才能。如声乐、器乐、舞蹈、朗诵等的表演以及对相关作品的创编与改编。扎实的音乐基本功是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保持这种素质,就要做到“曲不离口,琴不离于”,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使自己在保持原有的音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能不断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音乐教师要具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与人交往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决定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对学生的上课、活动、与其他教师、与学校的各个部门、与行政主管部门、与兄弟学校,与社会上:有关联的单位。音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善于与同行一起,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培养学生社会性的场所。教师不仅要具备与成人交流的能力,更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不同的学生在与人交往方式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潜移默化地施以影响,逐渐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发展学生的社会性。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教师驾驭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要能够充分地利用、灵活地使用。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体现出风格和特点,充分展示出教师良好教学基本功。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中,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乱堂”现象,需要教师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做到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有点“乱”,实际上是“活”。学生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他们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教学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职业高中音乐课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CLASS STRUGGLES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