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01欧骁
欧 骁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四川南充 637000)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欧 骁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四川南充 637000)
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就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来看,阅读题目通常占据很大的比重,阅读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现代文的阅读,还需要完成读诗词的阅读,古诗词的整个占比很大,学生对其掌握和理解的难度较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文言文阅读,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旨,深入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要性分析
语文阅读能力注重的是提升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其中涵盖了文字处理和信息接收两部分能力,就人们实际的生活来看,人们会从已经阅读完成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例如,很多人在阅读杂志的时候,和合作伙伴签合约之前都会提前分析和阅读,就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来看,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是人们重要的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初中生毕业之后能够尽早的适应社会环境,语文教师需要利用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很多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在专业化和系统化上还需努力,尤其国家实施新课改之后,人们已经将关注点放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教学有关点上,但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
二、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处在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性格十分的活泼好动,很多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很差,喜欢玩,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需要增加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学习的单调和乏味,提升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初中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初中生的思维形成 固定的模式,不利于初中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想。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初中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提升,迎合新教育理念。基于新课改的背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课堂氛围。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是利用趣味性教学来增强学生 想象,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提升初中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2]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有效的预习
初中生最喜欢用的学习方式就是课程预习,但是很多学生忽视了预习的重要性,将预习的 作用看得很轻,加之预习效果的检查难度很大,导致很多初中生忽视了预习。如果初中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丢弃了预习的过程,那么在教师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十分迷茫的情况,学习变得十分被动。有效的预习能够促进教学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前预习习惯,可以采取布置读后感作业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课程时候,教师可以加入适当的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篇文章的那一段内容呢?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段内容”,提问的开放性很强,能够良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预习习惯,不断提升初中生对文字的处理和表达能力。[3]
2.创设情境
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帮助学生融入阅读环境中,提升阅读的兴趣,从而促使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能够顺利完成很多阅读教学的课堂任务,针对阅读文章中很难理解的文字可以利用教学情境的创立来帮助理解,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的基础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十三岁的际遇》一文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作者在刚入学 时候的心情,可以利用教学 情景的设立来讲解,例如,教师可以给初中生设立一个开学的情景,使学生体验考入大学之后的心情,使其能够按照作者的语言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帮助初中生们理解到大学校园的学生十分纯洁和生机勃勃的特征,体会作者指出的“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和感悟。语文教师利用教学情境的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且快速的感受作者实际的思想表达,对文章内容深入分析。[4]
3.合作竞争
学生和学生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和相互学习,由此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就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氛围比较薄弱,学生在学校内学习和年龄段一致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和竞争获得的知识成果,是教师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就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初中生来看,其年纪都是类似的,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便捷性,实现学生之间的共鸣。尤其独生子女在班级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强化合作和学习,提升学生之间的归属感,就诗词教学的实例分析可知,诗词的理解难度较高,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利用小组合作和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于诗词的实际理解深度,例如,教师授课过程中讲解并阅读《论语》的时候,可以利用分组的形式将不同的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论语》进行表演和朗诵,当学生们阅读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时候,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其中一名学生进行阅读,其他 两名学生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如果只是上面的一些东西,表达肯定是不全面的,教师 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或者利用其他不同的方式引导小组进行阅读合作和情景合作,引导小组竞争。综合分析,阅读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累积和努力,阅读能力的提升背后肯定是不懈的努力和坚持。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并实施十分灵活且科学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制定合理目标,将教学民主的理念融入其中,由此不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分析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了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具体思路,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因此我国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举措进行深入分析,促进语文课程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初中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1]裘苏飞.如何“着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25-226.
[2]姜灵惠.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05.
[3]张秀梅.简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5-57.
[4]刘晓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动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