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探讨
2016-03-01高飞
高 飞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探讨
高 飞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时代,生命教育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其较为有利的地位。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能够具有较大优势,根据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够认识生命的意义。文章中,针对生命教育意义的阐述,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高中 语文 生命教育 实践策略
目前,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只是在客观上存在的一种事实,所以,在高中开展生命教育将发挥其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也要将生命教育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去,以保证教学效果得到有利提高。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生命,而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人们在生活中只有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才能使人的生命实现一定的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发展,并让学生认识到生命质量的提升和实现自身生命的主要意义。
生命教育的积极发展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并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思考人生,并尊重生命,从而提高生命意识[1]。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很多学生都不懂得珍惜生命,由于他们对生命认识不够,导致在生活中出现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等,从而给家长、学校等造成较大压力。所以说,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生命的含义,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生命的孕育发展过程中,不仅面对比较复杂、艰难的生活,在世界不断进步过程中,还要学会感恩。我们每个人都应认识到生命的成长、发展过程,并珍爱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因此,在生命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命,认识到生命中存在的坚强与脆弱含义,并能够在生活发展中懂得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当前社会发展下,学生在不断成长过程中面对的问题都较为复杂,特别是学生与家长、教师、不断交流中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提出生命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社会进程下,每个学生都是未来发展的积极力量,他们的生命质量与和国家未来发展存在较大关系,因此,但教育学生期间,学校、教师、家长都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学生小时候对其传输生命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一个有目标的人[2]。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分,广义的生命教育不仅要的重视本身,还要重视生命以外的一些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要对生命本身给予关注。所以说,在生命教育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生命健康,还要促进生命的积极成长,这样才能发挥其教育的真正含义。
1.以教材为教育根本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展开生命教育,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价值。因为教材是学校教育中最为主要的资源,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保证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具体概念。例如:在《我与地坛》文章中,作者在文中谈到了生命,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该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深度引导学生研究生命的主要价值以及在生活中要具备的一种态度,使学生在积极发展中,能够正确认识生命,可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命[3]。
2.阅读教学中认识生命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思考到生命的真正含义。但是,仅仅依靠教材实施教学是无法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教育的主要意义,还需要扩展学生的认知程度,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世界中认识到生命产生的重要价值。其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保证学生掌握到生命教育的主要含义[4]。并且,学生还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在思想上更为成熟。学生在对一些课外文章进行阅读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并使学生能够优化自身的认识程度,在这些课外阅读教学中,不仅打开了学生的眼界,也能锻炼学生的多角度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
3.正确认识死亡
学生在生命教育学习中,要正确认识到死亡,并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敢于面对。生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出生就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人的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中的生,还要敢于面对生命的中的死亡。学生只有认识到死亡的意义,他们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才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在《我与地坛》课程教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教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生的权利,所以,死当然也是一个必然发生的问题。教师在对学生引导下,让学生理解到,我们不能消极的去等待死亡,而是在向着死亡道路上,要懂得如何生活、如何享受。在该教学中,学生不仅能以新的思想认识生命,还能在人生道路上和谐的生活[5]。
4.关注生活教育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现生命教育的内化过程。生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是客观存在的、能够被感知的事物。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观察一些动物、植物的生命过程,并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而促进生命教育的积极形成。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观察蒲公英,引导学生对蒲公英不断飘散送种子的精神进行思考,并阐述生命本能所决定的重要意义。同时,引导学生觉醒生命,在蒲公英生命的不断延续下,让学生思考人的繁育过程,在这样的积极思考下,学生不仅能经常关注生活以及周围的相关事物,还能尊重一些微小的生命。
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在实践中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 ,教师就要有耐心的指导,并使学生能够体会人生价值,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
[1]姚晨.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探析[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1):86-87.
[2]代丽萍.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J].语文学刊,2015(10):152-153.
[3]许万军.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2):48-49.
[4]常利.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生命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8):14-14.
[5]吴志军.高中语文生命教育初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