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鹧鸪》到《鹧鸪飞》
2016-03-01肖劲飞
肖劲飞
(湖北省孝感市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湖北孝感 432100)
从《山鹧鸪》到《鹧鸪飞》
肖劲飞
(湖北省孝感市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湖北孝感 432100)
《山鹧鸪》最早见于崔令钦的《教坊记》,是唐教坊曲中的经典曲子,自盛唐到清代都有关于这个曲子流传的记载。《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最早见于严固凡编撰的《中国雅乐集》(1926年),上世纪五十年代相继被陆春龄和赵松庭二位竹笛大师改编成为竹笛独奏曲,而后成为笛曲中的经典曲目。这两个曲子都以“鹧鸪”为题,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
《山鹧鸪》 拟音 《鹧鸪飞》 羽调
教坊曲《山鹧鸪》最早见于唐代崔令钦编撰的《教坊记》,《教坊记》成书于唐代宗宝应年间(762—763年),到现在已一千三百多年了。《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最早见于严固凡编撰的《中国雅乐集》,上世纪二十年代曾经以江南丝竹合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过,三十年代国乐大师卫仲乐第一次用竹笛演奏过这首曲子,建国后相继被陆春龄和赵松庭二位竹笛大师改编成为竹笛独奏曲,遂成为笛曲中的名篇。本人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二个曲子之间的关系:[1]
首先,《山鹧鸪》和《鹧鸪飞》都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乐曲。《教坊记》只记载了《山鹧鸪》曲目,对其源自何处并未做说明,也没有曲谱和歌词,现在无法从《教坊记》推测《山鹧鸪》的起源。但是在《教坊记》成书之前十年左右,大诗人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诗云:“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寒夜对酒,座中有一位来自桂阳的客人或许是因为想家了,吟唱起了一首名叫《山鹧鸪》的小曲。由于那人模仿技艺高超,听起来好像是一阵清风吹动窗边竹叶声音中,夹杂着鹧鸪鸟此起彼伏的声声呼唤,令人感觉十分有趣。桂阳,《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长沙国南部建立桂阳郡,郡治在今郴州郴县。又李白《山鹧鸪词》诗云:“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山鸡翟雉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紫塞严霜如剑戟,苍梧欲巢难背违。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诗中指明了鹧鸪鸟的家乡在“苍梧”。苍梧,应是古苍梧郡,郡治也在郴州郴县。《山鹧鸪词》应该是为依照曲子《山鹧鸪》所做的歌词,近代任半塘《唐声诗》云:“《山鹧鸪词》,唐教坊曲,别名《鹧鸪词》、《鹧鸪》。”李白的《山鹧鸪词》作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比崔令钦的《教坊记》成书约早十年,说明李白作此诗时《山鹧鸪》未曾进入宫廷,还是湖南郴州流行的民间歌曲。竹笛独奏曲《鹧鸪飞》也是由湖南民间乐曲改编而来的,严固凡《中国雅乐集》(1926年成书)云:“湖南鹧鸪飞,箫小工调、二胡外尺内合。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2]
其次,从《山鹧鸪》到《瑞鹧鸪》、《鹧鸪天》,再到《鹧鸪飞》,都是羽调曲,其主奏乐器都是箫笛类的管乐器。宋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近代曲词二》收录了二首《山鹧鸪》,作者已佚,题下有解云:“《历代歌辞》曰:‘《山鹧鸪》,羽调曲也。’”又有以鹧鸪为题的宋代词牌《瑞鹧鸪》,别名《鹧鸪词》,应该是由教坊曲《山鹧鸪》改编而来。南宋王应麟编撰的《玉海》卷一百六《太宗亲制乐曲》记载:“太宗天纵多能,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又见御集创新声者总三百九十。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在这“因旧曲造新声”的五十八首乐曲中就有中吕调(即夹钟羽)的《瑞鹧鸪》,应该是宋太宗赵匡义从唐教坊曲《山鹧鸪》改编而来。与《瑞鹧鸪》形制相近的词牌《鹧鸪天》也是羽调曲,柳永在《乐章集》中自注该曲为正平调,正平调就是林钟羽。《词谱》明确指出《鹧鸪天》就是《瑞鹧鸪》的变调,清代查继超编撰的《词学全书·填词名解》卷一《瑞鹧鸪》目有注:“《鹧鸪天》则《瑞鹧鸪》之变体也。”由此可见,从教坊曲《山鹧鸪》到词牌《瑞鹧鸪》和《鹧鸪天》,与竹笛独奏曲一样始终都是羽调式。中唐诗人许浑《听吹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渊鉴类函》注云:“鹧鸪,笛曲名。”晚唐诗人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宋史·乐志》记载:“(姜夔说)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元代马臻也有诗云:“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由此可见,自安史之乱后教坊曲《山鹧鸪》流入民间,除了用人声歌唱之外,记载最多的就是用笛箫类管乐器演奏的。无独有偶,笛子独奏曲《鹧鸪飞》也是羽调曲。[3]
其三,从乐曲的表达方式来看,《山鹧鸪》和《鹧鸪飞》都是运用拟音作为主要表达情感的手段。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诗云:“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宋代词人、诗论家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五曰:“则知《鹧鸪曲》效鹧鸪之声,故能使鸟相呼矣。”葛立方认为《鹧鸪曲》模仿鹧鸪鸟的鸣叫声是对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对“越鸟起相呼”的解释比较牵强。冬夜严寒,何来鹧鸪鸟相呼?由“何烦笙与竽”句可知,桂阳客吟唱家乡小曲《山鹧鸪》时没有乐器伴奏,是“徒歌”。由此可见,《山鹧鸪》是用人声来模仿鹧鸪鸟的啼叫声的。近代任半塘《唐声诗》认为:“《山鹧鸪》,鸟名,亦曲名也。在唐代,本为南方极流行之诗曲,中部湖南、西部陕州,亦皆有之。曲韵摹拟山鹧鸪啼声,哀苦不忍闻,南人歌之,尤动乡情;吹入横笛,益为凄怨! ”又“按此曲原起于湘楚之民间,曾摹仿鸟鸣,故其乐宜用吹声。”此论不但说明了《山鹧鸪》是模拟鹧鸪鸟鸣叫声的,而且认为唐以来的《山鹧鸪》曲子有使用横笛等管乐器来演奏的。《大金国志》:“《鹧鸪》曲歌声高下长短,如鹧鸪之声。”竹笛独奏曲《鹧鸪飞》中也有许多模仿鹧鸪鸟啼叫声的地方,如赵松庭版本开头三个小节运用气息的强弱变化模仿鹧鸪鸟鸣叫声:
陆春龄先生的版本更是用了五个小节来模仿鹧鸪鸟的啼声: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认为,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起源于湖南郴州一带的民间乐曲《山鹧鸪》,经过乐官的改编和整理,成为了宫廷宴飨时欣赏的《教坊曲》,在安史之乱后又重新流入民间,几经改编后最终发展成了当前的竹笛名曲《鹧鸪飞》。[4]
[1]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 音乐理论系. 民族器乐传统独奏曲选集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9.
[2]阎黎文.中国竹笛名曲荟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71
[3]郭茂倩.乐府诗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58.
[4]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