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解析探讨
2016-03-01徐盼盼
徐盼盼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解析探讨
徐盼盼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新课程标准的深化改革,对于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立体几何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所以,数学教师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应当发挥自身作用,使其能够几何知识进行更加全面与系统的了解和认知,而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关键的方向。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中更好地达到大纲要求,需要针对几何教学重难点进行综合性分析。
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教学 解析 探讨
一、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方向解析
在高中教学阶段,立体几何课程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高中立体几何已经突破了平面几何这一局限,因而,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特别是立体几何解析方面,一定要将教材内容中的数学理论作为重点,并且结合近年来与立体几何相关的试题题型,针对命题的思路以及解题的规律展开详细地归纳,确保对学生进行正确地指导与教育,使其在立体几何数学知识学习方面的效率有效提升[1]。
二、高中立体几何教学基本原则解析
1.空间联想性的原则
立体几何的空间解析具体指的就是在特定空间当中,通过对几何数学理论及空间原理的合理运用,对于点、线、面等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而学生对于立体几何进行研究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就是对平面几何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因而,站在客观角度分析,为了确保学生对于立体几何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最关键的就是要在特定空间当中,有效组合并联系不少于两个平面几何。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就能够在空间思维想象方面构建立体几何的形象。
2.思路多元化的原则
在对相同立体几何空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不同的角度与侧重点,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找出多种不同的探究方式[2]。与此同时,由于立体几何存在于某一个时空当中,所以,同样是由若干平面几何组合而形成的。为此,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应当重视空间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对空间思维的引导,使学生从出更多的角度出发,进而形成多元化思路,实现学生探究思维范畴的有效拓展,增强其自身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与积极。
3.规律启发性的原则
立体几何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探索解题的方式,然而,对于立体几何解题而言,其思考的顺序和解题的程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其中,在对平面角或者是三角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应当以角的研究为出发点,在找到角以后,才能够与图形中的点、线、面进行有效结合,以保证更好地解答数学问题。在立体几何教学当中,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线、面、角以及距离等等[3]。为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立体几何空间规律进行有效地总结与归纳,使学生在学习中累积经验,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有效转化。
三、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具体策划
1.加深学生掌握集合基础知识的程度
在立体几何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于其相关的公式、概念和原理等进行灵活地运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几何图形、基本符号,甚至是文字理论等进行接触,不断培养其自身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充分利用画图的方式,对立体几何图形的分解或者是变化进行观察,并且在多个方面掌握几何基本的结构,更深入地分析并概括题目的已知条件与理论规律,进一步掌握立体几何基础知识,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引导性效果。
2.对学生空间思维进行深入挖掘
学生在最初接触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会因为不能理解的原因而难以进行联想。而为了能够让学生具备处理空间几何图形的基础,就一定要对立体几何数学知识中的重点进行深入掌握与理解,也就是常说的空间几何图形转化[4]。其中,对学生接触空间几何图形转化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对以下条件进行合理地控制:
第一,结合图形、文字与符号。学生对立体几何接触的初期,应当不断增强个人空间想象的能力与联想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相对简单的数学模型,像是正方体与长方体等等。以正方体制作为例,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模型当中找出点与点之间、点和线之间、点和面之间、线与线之间、线与面之间,甚至是面与面之间的关系,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与立体几何相关的概念与知识内容。数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研究,将制作的模型展开或者是组合。将正方体展开,让学生对于空间几何图形的知识理论予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使学生更好地结合几何图形、符号与文字语言这三个要素,实现灵活地运用。
第二,增强学生想图与画图的能力,培养空间转化思维。在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充分利用个人思维与图形联系起来,针对立体几何图形中的具体图形进行逻辑归纳与组合,确保对几何立体空间的形象进行规划,进而在有限个人空间当中,实现数学理论与规律的有效转化,形成更具逻辑性与目的性的思维[5]。
3.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教材与试卷当中会涉及到诸多创新思维方面的试题。所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全面培养不仅可以对学生主动性及好奇心进行全面激发,使学生能够实现独立探索,形成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使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定期参加进修,不断丰富个人知识量,拓展知识面,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立体几何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且对于学生与教师发展的影响力极大。要想使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内容进行更为全面且客观的认知,数学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促进与帮助。文章以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为研究重点,对教学的方向与基本原则展开探讨,并阐述了全面推进立体几何教学的策略,希望对立体几何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1]苏金发.浅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解析策划[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76-76.
[2]杨卫丹.浅谈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问题的两种解析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5(7):142-144.
[3]赵伟婕.关于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方法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2):18-18,19.
[4]许艳.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问题的解析方法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8):39.
[5]高荣旋.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