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标下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思考

2016-03-01胡海忠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立体直观

胡海忠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对新课标下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思考

胡海忠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200)

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较多的教学难点,并且学生也不容易对其进行理解,尤其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立体几何教学期间,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课标 高中几何 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在立体几何教学期间,必须要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实施工作,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立体几何知识学习方式,在优化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遵循新课程标准下立体几个教学准则,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标下对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要求

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新课标对空间几何与其他几何教学的要求,确保能够遵循新课改大纲中的原则,进而提高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效率。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空间几何体。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或是计算机软件引导高中学生直观的观察空间几何图形,使得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圆柱、圆锥、球体等几何结构特征,并且能够根据其基本特征描述实际生活中物体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空间图形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空间图形,例如:长方形、球体、圆柱等三视图,使得高中学生能够利用三视图建立立体模型,并且能够利用相关材料或纸板制作立体模型。另外,高中数学教师还要利用观察方式引导学生画出视觉图形或是直观图形,例如: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高中学生从根本上了解空间立体几何体的不同表现形式[1]。

第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学习高中立体几何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借助长方形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抽象的理解关系定义,进而提高学生对立体几何定理的理解效率。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立体几何定义、公式等作为依托,利用直观感知与思维辩证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空间中点、线、面之间关系性质[2]。

第三,高中空间立体几何教学方面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必须要遵循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确保能够提高其教学效率。首先,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形式,要求学生利用斜二画法画出立体物体的直观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中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的理解能力。其次,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直线平行与直线垂直的判定原理,进而形成正确的立体几何教学体系。最后,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张伟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的性质定理,使得学生能够提高斜线平面与直线平面成角概念的理解程度,进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3]。

二、新课标下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要重视立体几何教学方式,制定完善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的直观感知

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型的直观性、形象性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建立直观性较强的模型,进而培养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立体几何教学效率。例如:高中教师在讲解《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一课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建长方形的立体模型,在学生观察长方形立体模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长方形立体模型理解空间中平行关系,确保能够发挥空间立体模型的教学优势,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

2.培养学生的立体几何感知与表象

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必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几何模型形成一定的感知与表象能力,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空间中的垂直关系》一课的时候,必须要为学生创建相关立体模型,此时,可以应用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模型,使得学生在体验与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安排学生对立体模型进行准确的表达,保证学生的表象能力有所提升[5]。

3.培养学生的自主抽象概括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立体模型的直观体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抽象概括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立体几何》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建立体几何模型,并要求学生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图形、符号语言,进而学会抽象概括空间立体几何模型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立体几何模型的位置关系,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稳步提升。

4.重视学生的自制立体几何模型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立体几何教学期间,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自制立体几何模型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能够自主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知识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制作简单的长方体模型、圆柱体模型、正方体模型、圆锥体模型等,并且要求学生全面观察自己所制作的模型,自主判断模型中点与点、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使得高中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制作立体几何模型,全面理解立体几何知识,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系,形成完善的立体几何教学体系。

结语

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立体几何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型制作能力,并且将立体几何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张春歌.波利亚思想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马如平.探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有效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1):265-265.

[3]王振贵.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J].学周刊,2016(6):86-87.

[4]褚红英.浅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5(6):110-111.

[5]仇夜生.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4):132.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立体直观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念个立体咒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立体登陆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炫酷立体卡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