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
2016-03-01周婷
周 婷
(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博科 江苏宜兴 214200)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
周 婷
(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博科 江苏宜兴 214200)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现代城市便捷高效的生活。随之带来的,是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使得曾经繁荣的农村,逐渐走向了凋零,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大量房屋无人居住。但是在农村,仍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古建筑,留住历史的印记,值得探讨。本文将以宜兴农村的古建筑为例,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
古建筑 古街道 保护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迅猛,年轻一代逐渐向城市迁移,从而导致农村因人口骤降而逐渐衰落。然而在曾经繁荣的农村,仍然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如何保护这些历史遗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以宜兴农村的古建筑(房屋类)为例,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古建筑保护。
一、宜兴古建筑保存现状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皆是以农耕占主导地位,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其影响更为显著,年轻一代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走进城市,寻求更美好的生活。随之带来的,是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使得曾经繁荣的农村,逐渐走向了凋零。
然而在农村,仍然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了解到,在宜兴农村,保存至今的成片古街道有25处之多,而单体建筑中,规模较大的家族祠堂及地主家宅也有几十处,其余绝大多数是普通民居。
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按照传统方式建造,如今,建筑内部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生活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很多民居已是人去楼空,部分有人居住的房屋或是由老人居住,或是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而仍然居住在老街上的居民中,一部分居民常常因为老建筑里的生活配套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而抱怨,他们迫切地希望改善生活条件,但却无力承担改善条件所需的经济费用。另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居民,则直接将原有建筑改建,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农村古建筑一旦长期无人居住,便会逐渐破败;而那些仍然有人居住的房屋,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维护和超负荷使用而濒临危境。因此,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成了当务之急。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共调查了宜兴农村房屋类建筑357处,这些建筑有些成片分布,形成了古街道,有些则规模较大,多为家族祠堂或地主家宅,而更多的则是普通民居。在这些建筑中,有部分保存较好,其保护方式值得借鉴。
二、古街道等成片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在宜兴农村,保留了很多古街道,如丁蜀镇大浦老街、官林镇儒林里街、新街街道归径老街、芳桥镇扶风老街、周铁镇分水老街等。而在这些老街中,最为著名的是蜀山旧街。
蜀山旧街,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老街沿蜀山西南山脚而建,俗称“古南街”,东接东坡书院,西濒蠡河,北通蜀山大桥与古北街相接,长约一公里,目前保存完好的老街长370余米。地面均以长1.4米的整块花岗石铺砌,其下设排水用的下水道。街道两边大都为两层楼店面,下层沿街设长条木板拼门,上层雕花短格。蜀山旧街是明清时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是宜兴现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区。[1]
在如今的蜀山旧街上,仍然有众多经营和制作陶瓷的作坊,还保持着传统风貌。而对于在此生存的手工艺作坊来说,蜀山旧街现有建筑老化严重,内部设施陈旧,不利于居住、生活,因此,迫切希望改变现状。他们寄希望于当地政府,对旧街进行整体维修。
而作为当地政府,主观上,非常想对蜀山旧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改造,从而形成一个集陶瓷生产销售和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在蜀山旧街及蜀山周边,有包括蜀山窑群、东坡书院,潘氏宗祠等在内的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围绕蜀山的陶瓷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很好的项目,然而,这一项目的实施,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因此,当地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付诸行动。蜀山及其周边地区地域面积庞大,对其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势必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显得力不从心。今年,当地政府启动了对旧街部分建筑进行试点维修,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能否将这个项目推进下去,是否可以考虑引入民间资本,尤其是当地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士参与其中,在工程最终完成并运营后,可以分享利润,从而实现共赢。
宜兴的这些古街道在历史上曾经非常繁荣,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街市逐渐地衰落了。然而对于这些老街的保护和利用,需要逐步的探索,从中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
三、祠堂等规模较大单体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在宜兴农村的古建筑中,部分为家族祠堂、地主富商的宅第,这类建筑大多规模较大,用料及工艺较为讲究。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保护较好的建筑。此类建筑的保护方式主要为政府主导型和民间资本推动型。
1.政府(或村委)主导型
由当地镇政府或村委会利用相应资金,对古建筑进行维修,之后用于公共服务,此种形式以芳桥镇后村小学最为典型。
后村小学,位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是周培源之父、宜兴著名实业家周文伯于民国二年(1913)创办的。其建筑共两进,通面宽34米,进深65米,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小学搬迁后,曾一度将房舍出租给农民工居住。民工将建筑分隔成多个小房间,用作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内部环境脏乱不堪。
之后,该村收回了出租的校舍,并对其进行维修,在保存原有梁架结构的基础上,对木结构和墙面进行了油漆和粉刷出新。将其用做后村村委会的驻地,并配套设置了村图书室、综合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体化的活动场所。村委会的这一举措,可谓一举多得,不仅使学校得到了有效的维修和保护,而且使现有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节约了财政开支。
此类建筑还有太华镇董氏宗祠、万石镇贾士毅故居等。董氏宗祠现作为村老年活动室使用,贾士毅故居作为村活动室、图书室使用。
2.民间资本推动型
古建筑的维修保护由个人或家族集资,政府给予技术指导与监督,修缮完成后用于村或家族公共活动场所,此种类型以周铁镇棠下张氏宗祠,最具代表。
棠下张氏宗祠,位于宜兴市周铁镇棠下村,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共三进。通面阔35.5米,进深41.85米。祠堂西侧为崇本小学堂旧址,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共有建筑两进。张氏宗祠在清末民国初期,既是家族祠堂,也是族人的学堂,是宜兴以祠堂办学堂的典型。张氏宗祠在建国后曾一度作为解放军军械库、棠下小学、棠下中小学、棠下幼儿园等的校舍。在学校撤销后,逐渐破败,2008年,由该村较有实力的企业家带头出资,张氏族人集资维修,因祠堂规模较大,维修共分三期工程施工,期间邀请市文管办进行技术指导,使维修后的建筑保持了原有风貌。维修后的张氏宗祠,不仅使建筑本身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也使得当地的村民逐渐重视对祠堂的保护。
与张氏宗祠情况相似的,还有俆舍镇洴浰蒋氏宗祠、新街街道水北村蒋氏宗祠等,这类祠堂多由族中经济实力较强而又热心家乡建设的企业家出资重修。
结语
由上述保护实例可见,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农村古建筑,不仅可以保护农村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改善当前农村的村容村貌、生活环境,为村民提供休闲文化场所。
而古建筑的保护就是在保存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性环境。对于古街道等成片分布的古建筑而言,由政府主导维修保护较为合适,因为政府可以对古街道进行整体规划,从而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街巷,保存古街道原有的历史风貌。资金方面,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引入部分民间资本作为重要补充。而对于祠堂等规模较大的单体建筑而言,可利用民间资本推动其维修保护,政府可给予技术支持和监督。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建筑,由于分布较为分散,不成体系,并且建筑本身价值不高,今后可进行异地保护,将其整体移建至风格相似的古街道,这样既保护了民居,也保持了古街道的风貌。
对农村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既是对农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有利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我们相信,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日渐提高,农村古建筑会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保护的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宜兴农村古建筑的保护方式,仅仅是其中的一两种,更多的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从而使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
[1]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宜兴文物》,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0页。